高校經濟信息管理專業發展探索

時間:2022-02-22 08:29:14

導語:高校經濟信息管理專業發展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經濟信息管理專業發展探索

【內容摘要】經濟是一個時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從分析經濟信息管理專業對經濟信息社會的需求及現狀入手,對經濟信息管理專業進行全方位了解,探究學院培養高素質經濟信息管理人才的需要。

【關鍵詞】高等教育;經濟信息管理;課程體系;人才培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正式宣布,人民幣2016年10月1日起將被正式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由此標志著我國與世界的接軌更加緊密,因此相對于國內人才的需求,要求高職院校要培養更多的經濟信息管理專業人才。經濟專業人才的培養不僅要求高職院校要明確教學目標,而且還要清晰認識到當前高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我國經濟發展的需求,經濟信息管理人員應該將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社會使用能力作為重中之重,著重學生的基礎能力。如果學校不能夠在此形勢下很好地處理社會需求與專業設置的關系,提高學生對社會的適應度,該專業畢業生將不能夠高比例順利就業或是找到滿意的工作,那么,本專業在社會的影響力將會逐步下降。這就需要人們全方位對該專業進行探究。

一、國內外經濟信息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現狀

我國圖書情報隊伍建設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情報隊伍建設的質量越來越高,而且在某些領域已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據有關文獻資料,我國目前從事圖書管理工作的人員共計22萬左右,其中7萬人從事情報工作。自我國高等教育發展以來,我國圖書管理工作人員的素質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以從事圖書情報工作人員的學歷為例,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具有專科學歷的人員就非常少,而目前具有高等學歷的人員非常多,基本上實現了專業以上學歷的人員隊伍結構。而且這些人員普遍都接受了專業的知識培訓,因此從總體來看,我國情報人員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素質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立足于我國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國科技情報人員的綜合素質還是表現出了很多的缺陷,以下數據就充分說明了該點問題:從事科技情報人員在科技人員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少,還不足1%,同時從事科技情報的人員在年齡上也存在斷層的問題。在信息管理人才推動要求下,歐美等國家都建立了完善的信息管理人員教育體系,比如美國就建立了多層次的信息管理專業教育,滿足了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考慮,有效地為社會提供了專業化的人才。另外其它院校也都設置了關于信息管理的專業,并且開展了信息管理系統課程。

二、經濟信息管理專業就業問題分析

(一)就業概況及困難情況。通過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2012屆經濟信息管理專業的學生就業情況分析了解到,大多數的學生選擇的就業方向是行政,約占13%;管理約占4%;銷售約占2%,學生91人,目前就業的只有21人。就業的21人中,行政方向的有12人,管理方向有4人,銷售方向有2人,其他的有3人。從2013屆經濟信息管理專業的學生就業情況分析了解到,大多數的學生選擇的就業方向還是行政,約占26%;管理約占8%;銷售約占4%,學生95人,目前就業的只有43人。就業的43人中,行政方向的有30人,管理方向有5人,銷售方向有5人,其他的有3人。從這兩屆就業生人數上看,經濟信息管理專業就業還是存在一定的困難性。

(二)就業困難的基本成因分析。

1.社會方面。大學生屬于市場產品,大學生就業屬于產品消費過程,因此在市場自由化的環境背景下,大學生能否就業的重要標準就是其是否能夠滿足市場的認可,評價大學生的就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用人單位對大學生是否存在需求的意愿,也就是用人單位是否有適合大學生的工作崗位;二是大學生是否具有用人單位要求的素質,也就是大學生的個人能力要滿足用人單位的崗位。基于經濟學角度分析,只有滿足以上兩點之后,才能實現大學生與市場的雙向擇業,如果其中存在任何一個環節的問題都會導致大學生就業不成功。

2.學生方面。學生是社會就業因素的主導,通過對本院系學生的實際調查問卷發現,很多學生對于自己以后的就業崗位非常迷茫,尤其是在校期間的學生不知道自己應該學習哪些知識。結合實際問卷調查結果,大多數的經濟信息管理專業的學生首先會選擇會計崗位,他們認為自己的學習目的就是學習會計專業知識,由此可見學生的專業定位不明確。

3.教學方面。教師在授課時,沒有將各個專業學生應掌握的知識區分開來。同樣的課程對不同專業的學生的知識掌握內容是不一的,不同學生對同一門課程的學習能力是不一的,教師授課過程中,對學生的專業引導少之又少。

三、經濟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式分析

(一)教學模式分析。所學的主干課程有初級會計實務、經濟學原理、程序設計基礎、數據庫應用、管理信息系統、計算機網絡應用、企業資源計劃(ERP)、業務流程管理與重組、市場營銷。教學模式所要達到的素質就是培養學生的分析與處理能力、產品營銷與策劃能力、財務核算與管理能力。

(二)必須掌握的統計學理論與方法。

1.統計學是經濟專業的基礎科學知識。統計學說的通俗點就是讓學生懂得如何運用專業知識對相關的數據進行總結與分析的方法。基于當前經濟的發展,經濟環境越來越復雜,因此經濟管理專業崗位對相關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經濟管理知識,還要懂得如何進行綠色GDP核算等,以此適應互聯網+戰略。當然作為學生而言,需要不斷地豐富與拓展自己的專業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

2.掌握市場調查技術特別是抽樣調查技術。經濟信息管理專業就是要通過自身的技能對社會中出現的各種信息技術進行調查與分析,因此作為專業學生要掌握必要的抽樣調查技術,能夠根據抽樣調查掌握全社會科技水平,總結出高質量的數據,從而為社會發展提供數據支持。

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信息管理專業最根本的任務就是根據抽樣調查的結果,找出事物發展的規律,而概率論就是通過對數據的研究而發現其中規律的學科,因此作為專業的學生要重點學習該知識,能夠熟練地應用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知識,以此提高自身的數據推理與加工能力。

4.掌握統計分析應用軟件。為了配合多元統計分析、時間序列分析等數理統計分析方法的應用,信息專業學生還應熟練掌握SPSS、SAS、MINTAB、STATISTICA、TSP和馬克威等專業統計分析軟件的使用。例如SPSS統計分析軟件,此種軟件是我們經常會用到的軟件,尤其是該軟件包括了很多方法,具備強大的全方位的統計分析功能,為各種研究提供了相應的統計學方法,因此需要重點學習。

四、對經濟信息管理專業教學模式的建議

(一)結合普通高校辦學特色,確定專業培養目標。該專業的開設時間短,但高校培養人才的總體目標應該與教育部下達的專業總體目標一致,致力于培養技術型人才。

(二)加強校企聯合培養的創新教學模式。人才培養的起點在高校,人才的使用在企業。目前本校經濟信息管理專業與揚海科技合作,以進行在校培訓方式對大三學生進行培訓,但力度需加大,應從大一開始讓學生接觸這種培養方式。

(三)提高學生對該專業的認識度。大多數學生對該專業的了解不夠,可適當請些名師教授開設該專業的講座,讓學生充分了解該專業。

(四)正確引導網絡學習。隨著現代網絡技術的普及,教師應當在教學課程中正確引導學生通過網絡學習更多的知識,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與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高校經濟信息管理專業的發展,既要培養學生掌握信息系統的理論知識,又能保證學生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及自我創新能力,既符合企業的人才需求,又滿足當代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

作者:何順 周美霞 曾家燕 單位: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