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內部控制實踐探討
時間:2022-03-29 04:46:00
導語:會計內部控制實踐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嚴謹的內部控制不僅要對會計核算全過程的各個方面實行全方位的有效控制,把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全面置于監控之中,而且要對會計核算過程的重要方面、重要環節實行重點控制。面的控制與點的控制要有機結合,內部控制才能發揮良好的效益。因此,要實施好會計電算化的內部控制,就要著重分析會計電算化與手工記帳在哪些方面發生了變化,筆者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計算機的使用改變了企業會計核算的環境。企業使用計算機處理會計和財務數據后,企業的會計核算的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會計部門的組成人員從原來由財務、會計專業人員組成,轉變為由財務、會計專業人員和計算機數據處理系統的管理人員及計算機專家組成。會計部門不僅利用計算機完成基本的會計業務,還能利用計算機完成各種原先沒有的或由其他部門完成的更為復雜的業務活動,如銷售預測、人力資源規劃等。隨著遠程通訊技術的發展,會計信息的網上實時處理成為可能,業務事項可以在遠離企業的某個終端機上瞬間完成數據處理工作,原先應由會計人員處理的有關業務事項,現在可能由其他業務人員在終端機上一次完成;原先應由幾個部門按預定的步驟完成的業務事項,現在可能集中在一個部門甚至一個人完成。因此,要保證企業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系統對企業經濟活動反映的正確和可靠、達到企業管理的目標,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就顯得更為重要,內部控制制度的范圍和控制程序較之手工會計系統更加廣泛,更加復雜。
(2)電算化會計系統改變了會計憑證的形式。由于電子商務、網上交易、無紙化交易等的推行,每一項交易發生時,有關該項交易的有關信息由業務人員直接輸入計算機,并由計算機自動記錄,原先使用的每項交易必備的各種憑證、單據被部分地取消了,原來在核算過程中進行的各種必要的核對、審核等工作有相當一部分變為由計算機自動完成了。原來書面形式的各類會計憑證轉變為以文件、記錄形式儲存在磁性介質上。因此,電算化會計系統的內部控制與手工會計系統的內部控制制度有著很大的不同,控制的重點由對人的控制為主轉變為對人、機控制為主的,控制的程序也應當與計算機處理程序相一致。
(3)計算機的使用提高了控制舞弊、犯罪的難度。計算機犯罪具有很大的隱蔽性和危害性,發現計算機舞弊和犯罪的難度較之手工會計系統更大,計算機舞弊和犯罪造成的危害和損失可能比手工會計系統更大,因此,電算化會計系統的內部控制不僅難度大、復雜,而且還要有各種控制的計算機技術手段。由此可見,計算機會計系統的內部控制制度與手工會計系統的內部控制制度相比較,計算機會計系統的內部控制是范圍大、控制程序復雜的綜合性控制,是控制的重點為職能部門和計算機數據處理部門并重的全面控制,是人工控制和計算機自動控制相結合的多方位控制。
根據以上變化,筆者就在實際工作中遇到問題后所改進的會計電算化控制的具體辦法進行總結歸納,與大家一起進行探討。
(1)加強會計人員的計算機業務素質。目前,不少單位的電算化人員是由過去的會計經過短期培訓而來,他們在使用微機處理業務的過程中,往往很多是除了開機使用財務軟件之外對微機的軟硬件知識了解甚少,當微機出現故障或與平常所見的界面不同時,就束手無策,而且這些會計人員操作很慢,在上機時經常出現誤操作,一旦出錯,可能就會使自己很長時間的工作成果付之東流,造成財務數據丟失,嚴重的導致系統崩潰,使會計電算化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在實施會計電算化時,必須首先培養電算化人員的會計和計算機專長,兩者缺一不可。
(2)建立和加強計算機環境的安全控制。在會計電算化中,主要財務數據都保存在計算機中,一旦計算機遭到損壞,將使計算機中保存的會計資料永久丟失。因此要建立計算機的環境保護制度,主要包括:機房環境保護,保護性設備配備,安全供電系統的安裝,正版殺毒軟件及防火墻的安裝,裝有財務數據的微機不能同時上互聯網等。
(3)計算機的軟件和硬件系統的維護管理。計算機的軟件和硬件是會計電算化工作的基礎,只有做好軟件和硬件的維護工作才能保證電算化工作的順利進行。軟件維護是指當單位會計業務發生變化時進行的軟件修改和軟件操作過程中出現故障時進行的排除修復工作,硬件維護是指在系統運行過程中,出現硬件故障時的檢查修復,以及在設備更新、擴充、修復后的調試等工作。會計部門應設立系統維護崗位,設立專門的系統維護人員負責系統的硬件設備和軟件的維護工作,根據不相容原理,該人員不得操作會計軟件進行會計核算工作。
(4)建立上機操作控制制度,為了保證信息處理質量,減少產生差錯和事故的概率,保障會計資料的安全、準確、完整,應制定上機守則與操作規程的辦法,這是操作控制制度化的具體體現,主要內容包括:①無關人員不能隨便進入機房,進入機房的人員不能隨意操控用于電算化工作的計算機。②開機后,操作人員不能擅自離開工作現場,如需離開,應退出工作界面,等回來后重新進行登錄。③各種錄入的數據均需經過嚴格的審批并具有完整真實的原始憑證。④數據錄入員對輸入的數據如有疑問,應及時核對,不能擅自修改。⑤對于外來的移動存儲介質,在應用前必須進行殺毒處理。⑥發生輸入內容有誤的,應按系統提供的功能加以改正。⑦要做好數據備份,包括每日工作完成后進行備份、周備份、月備份等。
(5)建立健全檔案管理制度。會計電算化下的檔案除了與傳統會計下相同的紙制會計資料,如打印輸出的各種帳簿、報表、憑證外,還包括存儲會計資料和程式的光盤及其他存儲介質,這些檔案的管理與紙制檔案的管理有很多特殊的要求,為防止發生損害,應通過制定與實施相應的檔案管理制度來實現,一般包括:①存檔的手續必須有會計主管和系統管理員的簽章才能存檔保管。②采取安全保證措施,如備份的磁盤介質應貼上保護標簽,存放在安全、潔凈、防潮防磁的地方,最好進行雙備份或三備份,并存儲于兩個空間位置不同的地方分別保管。③對保存的磁盤介質要定期進行檢查和復制,防止磁性介質損壞而使會計資料丟失。④對于磁盤介質原則上不予外借,如有必要,可采取復制的辦法借出。如果原件借出,必須嚴格進行登記并告之其使用辦法,收回時應嚴格檢查存儲內容的完整性及安全性(是否染毒或刪除文件等)。
摘要:會計實行電算化后,在會計工作的效率大幅提高的同時,會計核算和會計管理的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出現了許多與從前不一樣的控制點,為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保護資產安全完整,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對會計電算化的內部控制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信息技術;會計核算
參考文獻
[1]常士劍.會計電算化應用[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2]嵆俊康.會計電算化[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5.
[3]劉金文.內部控制基本理論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
- 上一篇:警示教育活動個人剖析材料
- 下一篇:民資造林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