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計準則下的會計監督論文
時間:2022-07-30 05:17:00
導語:新會計準則下的會計監督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政部公布的“財政部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公告(第十二號)”指出:財政部將結合新的會計準則體系和審計準則體系,進一步提高會計監督的層次和效果,全面提升會計信息質量和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同時,財政部將加強同有關部門的協作,綜合治理會計信息失真問題。而在此之前,財政部已對一些房地產企業和會計師事務所進行了檢查,發現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和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總體上有所提高,但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仍然存在。一些房地產企業會計信息虛假、一些會計師事務所內部質量控制薄弱,財政部已對這些問題企業進行了相關的處理。
上述內容反映出國家在指導層面正在進一步加強會計監督,尤其是政府監督和社會監督。不斷揭露的一些上市公司的財務問題(如ST科龍、S*ST長嶺)及公司強制性會計信息披露繼續加強,尤其是新會計準則將投資性房地產從固定資產中剝離出來,不僅不提折舊,而是采用公允模式定價,直接與房地產市場的波動掛鉤的作法,結合美國的次貸危機看,監督具有前瞻性。這些實例可以部分說是兩大準則體系的實施,進一步強化會了計監管工作,從而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維護經濟秩序和社會公眾利益的體現。
二、新準則下我國會計監督需解決的新問題
1.對同類型的資產,其取得來源不同則采取不同的計量屬性。如:對于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外購的采用歷史成本計量;對于接受投資、企業合并、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等方式則分別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和歷史成本計量模式。這與國際慣例有較大的出入,在實際操作中也會有一定難度,如果操作不當會帶來會計信息失真的后果。而且新會計準則首先在上市公司實行,上市公司的帳面價值不一定能反映企業的真實財務狀況,而在成熟的市場經濟中,公允價值反映的會計信息更為可靠。
2.新準則的變動幅度較大,變動內容較多。新會計準則要求上市公司在2007年初按照新準則調整原來舊準則下的財務處理。由于新準則變動幅度較大,會計人員如果對新制度掌握的不夠熟練或理解有偏差,同樣會對輸出的會計信息的質量帶來嚴峻考驗。
3.我國會計監督的法律約束機制不健全。比如:個人所得稅的交納。一些納稅人在社會上有多重收入,但由于缺少會計監督,這類人群的個人所得稅的交納根本達不到國家相關法律的要求,造成事實上的偷稅、漏稅現象,如《云南信息報》C12版所述。歸其原因,我國并沒有相應的法律約束機制來完善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個人的經濟監督的監督作用。如對于上市公司披露虛假的會計信息,《證券法》只對處罰造假者做出了法律規定,卻沒有明確其賠償責任,處罰力度也很有限,在處罰的金額遠低于獲益金額的情況下,處罰就難以起到威懾的作用。通過制定嚴格的會計準則來抑制證券市場的虛假重組、利潤虛增等操縱利潤的行為,打擊證券投資市場上的投機活動是有一定作用的,但長期來看,作用是有限的。如果市場不規范,企業同樣可以繞過新會計準則達到操縱利潤、操縱市場的目的。會計信息真實可靠的保障條件主要有規范的市場機制、合理的會計準則、公平的中介機構、獨立公正的外部監督和執法機構以及具有足夠職業判斷力和相應職業道德的會計人員。
4.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難以適應新會計準則。會計監督作用發揮的好壞與否同會計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相關,一般來說,會計人員業務素質越高,發現問題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越強,會計的監督作用就越大。近幾年我國會計人員奇缺的問題雖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但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一般,知識結構、學歷結構和業務水平偏低。再者,有的會計人員監督意識不強,法制觀念淡薄,缺乏職業風險意識,在“權大于法”的思想支配下,有意造假,使得會計信息失真在所難免。
三、新會計準則下完善會計監督的對策構想
1.完善會計法規、制度,保證會計監督有法可依。進一步完善以《會計法》為中心的會計法律、法規體系,對《注冊會計師法》、《證券法》等法律、法規根據實際需要進行修改完善,切實有效執行《新企業會計準則》和《新企業審計準則》,加大法律法規的處罰、賠償和執行力度,加快會計法律體系的建設步伐,使會計監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2.要逐步建立健全包括企業、負責人、會計人員、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在內的會計信用評價系統,通過制定會計信用評價規則,協調稅務、審計等部門搜集整理會計信用信息,建立會計信用檔案,加強信用軌跡跟蹤,并開設會計信用網站,促進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建設。對于注冊會計師,有必要在中國和各地方注冊會計師協會設立職業道德監管機構,以保證監管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同時完善注冊會計師繼續教育制度,杜絕繼續教育走形式的現象;采用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水平追蹤制度,建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信用檔案,以保持注冊會計師提高職業道德水平的外在驅動力。對于企業內部會計監督的主體——會計人員,可對其實行“職業化管理”,其任職資格的取得、考試、考核、后續教育等統一由中介組織負責,會計人員擇業與單位用人雙向選擇,企業只需向負責會計人員管理的機構繳納聘用費,不再支付其他任何費用,會計人員的工資、福利等由管理機構根據工作能力等支付,這樣做使會計人員以相對獨立的身份對企業實施有效、獨立的會計監督,公正地維護各方面的利益,另外,由于存在一定的優勝劣汰機制,又可以促進其業務素質的提高,更好地為所服務的單位提供真實有用的會計信息,還可防止企業負責人的違法行為。
3.應提高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質量。首先,財政部對會計師事務所要實行全方位的質量控制,用制度來保證執業質量。其次,會計師事務所需要結合工作認真制定全面質量控制的政策與程序,并采取措施保證其實施。第三,為保證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質量,防止客戶風險轉移,可要求客戶要向事務所承諾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計資料,否則,要承擔相應的經濟法律責任。公務員之家:
4.培養高素質的會計人才。由于會計人員出具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經濟活動的整個過程,其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會計信息的輸出結果,因此,加強對會計人員的監督管理,提高會計隊伍的整體素質,是強化會計監督的根本要求。企業應多給會計人員提供學習新理論知識的機會,鼓勵會計人員參加更高專業知識(新會計準則、碩士學歷等)學習的時間和經濟支持。
參考文獻:
[1]結合新準則加強會計監管.中國證券報,2006.
[2]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新企業會計準則.新企業審計準則,2006,2.
- 上一篇:基層創先爭優活動學習心得體會
- 下一篇:森林分類經營特點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