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財務與電子商務問題詮釋

時間:2022-04-20 03:12:00

導語:網絡財務與電子商務問題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財務與電子商務問題詮釋

網絡的出現是全球IT領域繼PC機后的第二次產業浪潮,它帶來了全球經濟和社會的重大變革,大量的信息通過國際互聯網迅速傳播,將世界原有的有形界限全然打破,對企業的影響是最直接和深遠的。企業經營和管理信息逐步以電子方式進行,實現數字化管理,網上企業、網際企業、虛擬企業等新型企業系統開始出現,可以說,電子商務是人類經濟、科技、文化發展的必然產物,它是信息化社會的商務模式,是商務的未來。網絡財務作為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掀起了會計史上的一次新的革命。在這種大氣候下,用友集團率先提出“網絡財務”的概念,并公開了“網絡財務”戰略,深圳金蝶也公布了“網絡財務”戰略。本文對網絡財務與電子商務的關系、網絡財務發展中的問題及解決對策進行研究與探討。

一、網絡財務與電子商務的關系

網絡財務是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網絡技術為基礎,幫助企業實現財務與業務協同、遠程報表、遠程報賬、遠程查賬以及遠程審計等遠程處理,實現事中動態會計核算與在線財務管理,實現集團型企業對分支機構的集中式財務管理。它支持電子單據與電子貨幣,改變了財務數據信息的獲取和利用方式,財務數據也將從傳統的紙質頁面數據、磁盤數據發展到網頁數據。作為把網絡技術與財務管理方法結合起來的一種新的財務管理模式,網絡財務可以說是會計電算化的未來,也是財務會計的未來。

網絡財務是電子商務發展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產生的,即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導致了網絡財務的出現,并帶動了網絡財務的發展。網絡時代的來臨、因特網和WWW技術為電子商務的產生奠定了基礎,更為網絡財務的產生建立了技術前提。網絡財務依賴于電子商務技術,其技術水平也必然還要隨著電子商務水平的發展而發展。電子商務技術中,電子支付、電子查詢、電子數據交換等多項技術給網絡財務的發展以有力的支持,為網絡財務工作領域的不斷擴大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電子商務技術每前進一步都會為網絡財務技術帶來有益的促進,如電子商務技術中,電子加密技術的發展,必然使網絡財務受益匪淺。

網絡財務是電子商務的基礎。電子商務的廣泛應用有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沒有解決,這就是在結算、付款、物流系統方面的缺陷。因為電子商務的實現勢必要求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銀行之間能夠通過互聯網進行財會業務往來,不可避免地要發生支付、清算和稅務等對外的財務往來業務,這是電子商務的最終目標。因此,電子商務將不得不面對著支付手段和運營信譽的考驗。從技術角度來說,就必須有一套完備的能夠支持電子商務的財務軟件系統,自動無誤地幫助企業完成這些工作,這套基于WEB技術的財務軟件系統就是“網絡財務軟件”。

所以說,電子商務不僅需要有互聯網作為物質基礎,而且還需要有功能強大的“網絡財務軟件”來支持其運作。可以說,網絡財務是電子商務應用的基礎。這是因為,其一,網絡財務能夠支持并從根本上解決企業與其他組織的協調業務。從內部的協同來看,網絡財務使得財務部門的預算控制、資金準備、網上支付、網上結算等工作與業務部門的工作能夠協同進行;從外部的協同來看,網絡財務使得企業的網上詢價、網上催賬、網上保險、網上報稅等工作與其他企業和社會部門的工作能夠協同進行。其二,網絡財務能夠支持電子貨幣,這是電子商務實現的必要條件。眾所周知,支付過程是整個商貿交易過程中的關鍵性環節,也是雙方實現商貿交易的目的,而電子貨幣的出現解決了諸如支付效率、支付質量、支付信譽等令財會人員頭痛的難題。

網絡財務的核心是財務管理的數字化和遠程化,其技術保證一方面來自企業財務管理軟件,另一方面則來自保證網絡安全的軟件和硬件整體方案,這一切充分保證了電子商務的核心環節——物流、付款、結算的順利進行。一旦電子商務的關鍵性難題得到了解決,電子商務的全面實現與普及便只是時間問題了。

網絡財務概念的推出是一場企業運營與管理的革命,它極大地推動了電子商務的發展。從形式上看,網絡財務實現了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從桌面走向網絡,體現在財務管理空間、時間和效率上。空間上使得財務管理更加從企業內部走向企業外部,從企業外部走向企業周邊。時間上使得會計核算從事后走向實時,財務管理從靜態走向動態。顯然,財務管理時空的改變從本質上極大地提高了財務管理的水平與效率,也拓展了電子商務的應用深度,這對于電子商務的發展是一個了不起的貢獻。從內容上看,網絡財務解決了電子商務的目標環節,即支付過程中的技術性問題,為電子商務的普及掃清了很大的障礙,這對于電子商務的發展更是一個了不起的貢獻。或許,不久的將來,當網絡財務全面展開時,企業決策者將不會再為電子商務中出現的貿易信譽、質量與效率而感到憂心忡忡,疑慮萬千。

可以看出,網絡財務的發展促進了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使電子商務的水平躍上了一個新臺階。網絡財務的出現,使企業在網絡上實現的經濟行為更多,更有可靠性,因而,企業對于電子商務的信心也更足了,企業會把更多的經濟業務放在網絡上,也會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網絡財務在技術上和學術上的客觀要求,會給電子商務技術帶來許多新問題,而這些新問題的解決,不僅會給予網絡財務領域技術前進的動力,更會給電子商務技術的發展助一臂之力。

電子商務是商務的未來,網絡財務是財務的未來,二者都是在知識經濟、網絡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不斷創新的形勢下,與最新的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結合產生的。可以預見,在將來的社會中,網絡財務作為電子商務的產物和電子商務發展的促進劑,必然導致電子商務技術發展水平的新局面的產生。

二、網絡財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發展到今天,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使全球的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工作者大傷腦筋。

1.基本硬件設施問題

眾所周知,基本的硬件設施是保證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正常運行的物質條件。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的基礎是企業信息化、商業電子化和金融電子化,只有金融網與商業網互通,才有電子貨幣流通的可能。我國目前金融業自身有的沒有實現完全的電子化,全國性的金融網絡還沒有形成,商業電子化又落后于金融電子化,有的甚至還沒有起步。所以,在大規模的商業電子化和金融電子化網絡形成并正常運行之前,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不可能有很大的發展,至少它的生存、發展空間是有限的。

具體來說,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的成功應該具備以下幾個設施條件:第一,整個企業社區的局域網建設要達到一定水平;第二,國內要有大面積的廣域網;第三,實現Internet和Intranet的改造升級;第四,商業電子化和金融電子化所需的基礎設施完備;第五,實現電子貨幣的流通,如IC卡等;第六,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的成功,IT技術能解決的是信息流和資金流的問題,商品流、物資流和社會的基礎建設有很大關系。加強基礎網絡的建設,形成閉合的全電子化的循環,這樣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才有意義。

2.信息意識和觀念問題

國內的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發展,因互聯網絡和銀行系統聯網建設滯后,金融管理部門意見不明朗而進展遲緩,人們也習慣于等待政府部門出臺新的管理細則和技術標準,形成了現在這種不因商業利益而動,幾乎無視貿易發展原則的窘迫局面。

對中國絕大多數企業來說,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似乎還只是技術專家討論的學術問題,很多企業面對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總是持觀望態度,不愿嘗試。惟恐企業和地區的局部利益受損,只愿做信息的使用者,不愿做信息的提供者。

觀念的轉變應該是企業面臨的首要問題,在我國,這一點尤為重要。企業要考慮如何將傳統意識向現代化信息環境轉移,充分意識到21世紀的社會是信息社會,21世紀的運轉結構是以網絡為基干的計算環境,21世紀的經濟應該由工業經濟向信息經濟轉移。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家、各階層人員都應該有這樣的意識。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不要把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看成是神秘的高新技術,不要把它當作純粹的技術解決方案,更不要等到單證傳遞與電子支付的安全性得到保證,所有的標準已經統一以后,才考慮本企業的發展戰略。那樣將遠遠落后于先行者,有可能失去競爭能力。

另外,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的推廣需要人們在認識觀念上的轉變。例如,在采用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系統后,制造企業最基本的工藝、生產以及庫存過程等許多原來的“內部”信息將公開給銷售商,作為制造企業是否愿意打破原有的“圍墻”,讓相關的外圍關聯企業真正參與到業務中來,的確是一次文化觀念轉變。再比如,網上購物不直觀,顧客缺少身臨其境的購物體驗,“眼看、手摸、耳聽”的購物習慣已根深蒂固。用戶對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的意識淡薄,很少有這方面的需求。

3.安全問題

安全問題是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發展的最大制約。沒有網絡交易的安全,就不會有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的發展。從最初幾個具有實驗性的網上電子交易到完全成熟的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這之間的距離有多大,恐怕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楚的。而且要使這種想法讓顧客相信,并將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在網上通過銀行調度,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安全問題成了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全面發展的一個難關。

Internet的誕生并不是因為商業目的,而是為了能方便地共享信息資源。所以,Internet的TCP/IP協議及源代碼的開放與共享是合理的,是適應當時需要的,但要在Internet上進行安全要求很高的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活動,也就顯得勉為其難了。因此,人們要在現在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安全技術措施,如防火墻、加密、數字簽名、身份認證等技術,以保證數據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賴性。

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所面臨的安全問題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第一,信息泄露。即商業機密的泄露,主要包括交易雙方進行交易的內容被第三方竊取,交易一方提供給另一方使用的文件被第三方非法使用等情況。第二,纂改。即商業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問題。電子交易信息在網絡傳輸的過程中,可能被他人非法修改、刪除或重放,這樣就使信息失去了真實性和完整性。第三,身份識別。涉及到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中的兩個問題:(1)如果不進行身份識別,第三方就有可能假冒交易一方的身份進行破壞交易、敗壞被假冒一方的信譽或盜取被假冒一方的交易成果等活動。進行身份識別后,交易雙方就可以防止“互相猜疑”的情況。(2)“不可抵賴”性。交易雙方對自己的行為應負有一定的責任,信息發送者和接受者能不能對此予以否認。進行身份識別后,如果出現抵賴的情況,就有了反駁的證據。第四,信息破壞。這也涉及到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中的兩方面內容:(1)網絡傳輸的可靠性。計算機網絡的硬件或軟件可能會出現問題而導致交易信息傳遞的丟失與謬誤。(2)惡意破壞。計算機網絡本身容易遭到一些惡意程序的破壞,而使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信息遭到破壞。如為數眾多的計算機病毒、神出鬼沒的遠程監控軟件(黑客軟件,如BACKOFFICE、特洛伊木馬、YAI等)、臭名昭著的計算機蠕蟲和惡劣之極的邏輯炸彈等,如今都成了計算機網絡世界的公害。

利用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的安全問題來非法獲取信息、攻擊網站的黑客,是目前Internet上最令人頭疼的問題。他們非法闖入軍方網站或世界知名站點,或散布聳人聽聞的消息,或盜取大量重要信息,其中有數以萬計的信用卡賬號和密碼,有極為敏感的核試驗數據。更有甚者,根本就無所謂獲取,只是用自己的高超技術將目標網站擊毀,使其陷入癱瘓,給網站經營者和消費者造成巨大的損失。2001年初,世界幾大著名網站如Yahoo(雅虎)、AOL(美國在線)、Amazon(亞馬遜)、Sina(新浪)、CNN(美國有線新聞網)等均遭受郵件炸彈的瘋狂襲擊,遭受襲擊的網站幾小時甚至幾天陷入癱瘓狀態,無數的消費者和網民無法登錄網站,造成的損失無法估計。

4.人員素質問題

目前,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已經成為一種全球性的具有戰略意義的經營管理手段。但是也應該看到,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的應用絕不是簡單地購置一些計算機設備和軟件,制定一些標準,建立一些通信網絡就能實現的,它的實施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人才和教育問題在電子商務及網絡財務飛速發展的今天顯得特別重要,人才和教育問題解決不好,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的應用就不會順利實施,也就發揮不出應有的效益。

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所需的人才可分為三個層次:技術服務支持層、一般管理人員層和高級管理人員層。

其中,第一層次的人員主要著眼于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的技術方面,如網絡建設、系統管理、主頁制作、程序開發等。目前的情況是,程序員的數量還是較多的,已有的教育手段基本上能滿足需求,但是系統管理員一級的人才還比較缺乏。在我國,網絡管理員、UNIX系統管理員和數據庫管理員更是十分缺乏,而培訓費用又比較高,造成目前很多系統的管理員水平不高,只能做一些日常性的維護工作,像安全性調整、性能調整等高級管理工作都很少進行,這也使得國內的不少系統都存在安全性的隱患。第二層次的人員是最龐大的,他們是企業或部門中的一般管理人員,是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的直接受益者。他們并不關心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的技術細節,而只需知道如何在電子的方式下開展工作就足夠了。但是,目前的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這一層次人員的需求。第三層次的人員即高級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不高。目前的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教育,可以說基本上沒有考慮到這些人員。企業和政府部門中的高級管理人員應該懂得一些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方面的知識,諸如如何使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有利于企業競爭等。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教育問題解決不好,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就不可能持續健康發展。

因此,應從三個方面解決目前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教育所面臨的問題:(1)在實施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應用時,把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的教育問題提到議事日程上來。高度重視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的教育問題,避免或少走國外在應用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時由于教育問題而走的彎路。(2)繼續目前的各種教育手段。如研討會、培訓班及通過Internet、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雜志等進行宣傳,增強全社會的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意識等。(3)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進行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的培訓工作。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是應用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在實踐中體會,但實際的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系統由于涉及企業或政府部門的關鍵數據,只能由專人操作。因此,在培訓時,如果一方面傳授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的知識,另一方面讓學員在一個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的仿真(模擬)環境下進行實際操作,效果就會大大加強。

[參考文獻]

[1]張曉燕.網絡與財務會計[J].遼寧大學學報,2002,(1).

[2]馮巧根.網絡組織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四川會計,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