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中國的法務會計

時間:2022-02-23 08:08:00

導語:剖析中國的法務會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剖析中國的法務會計

一、法務會計的內涵、起源與特點

(一)法務會計的內涵

法務會計雖然早已存在,但對于我國來說還比較陌生,在實務中,它既是會計中涉及法律的會計事項,又是法律中涉及會計的法律事項。美國著名的會計學家杰克C貝洛各尼與洛貝特J林德奎斯特,曾對法務會計(FOrensieAeeounting)做出簡明的解釋。他們認為,所謂”法務會計”,就是”運用相關的會計知識,對財務事項中有關法律問題的關系進行解釋與處理,并給法庭提供相關的證據,不管這些法庭是刑事方面的還是民事方面的”。我國著名的會計學者李若山認為,法務會計是指”特定主體運用會計知識、財務知識、審計技術與調查技術,針對經濟糾紛中的法律問題,提出自己的專家性意見作為法律鑒定或者在法庭上作證的一門新興行業”。由此可見,對于法務會計的理解可歸納如下:從學科的角度看,法務會計是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以會計理論和法學理論為基礎、將會計學與法學融于一體的新興的邊緣會計學科;從實務的角度看,法務會計是為適應市場經濟法制規范的需要,以會計理論和法學理論為基礎,以法律法規為準繩,以會計資料為憑據,處理涉及法律法規的會計事項的技術方法。我國的法務會計的概念是根據我國實際情況進行定義的,即我國的法務會計是指以會計理論為基礎,運用審計方法和偵查措施,分析并解決法律實踐中有關問題的一門科學。

(二)起源與在我國的發展

法務會計的產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行業、各單位會計核算、經濟管理的情況和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將各類知識融會貫通并在真實的經濟環境中進行磨練,并通過實踐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才能使我國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得到根本提高。

法務會計最早于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產生于美國,它是因應大量內部股票舞弊案和儲蓄信貸丑聞的出現而在美國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行業。法務會計在西方發達國家發展得相當快,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雜志1996年開展的對美國21世紀2(j種熱門行業追蹤調查的結果,會計領域中的法務會計在這20種”熱門行業”中名列第一。目前,一些大的國際性會計師事務所(如美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紛紛在內部設置了法務會計部門,大量增加法務會計人員,其業務收人也迅速增長。1997年3月,美國成立了法務會計委員會;最近幾年,美國還創辦了一些內容涵蓋會計欺詐、審計、稅收等的法務會計期刊。美國的一些高校也設立了法務會計專業。法務會計的出現,當初主要與內部股票舞弊案以及儲蓄信貸行業的丑聞有關。在我國,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后,第九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于1999年2月15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在往法》第五條中增加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因此,我們也需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法務會計。

(三)我國法務會計的特點

1.法務會計涉及學科領域廣。法務會計與傳統的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成本會計等不同,它不是某個”單一會計”,而是更廣泛意義上的會計。法務會計以會計理論和法學理論為基礎,同時吸收了審計和統計的部分技術方法,融會計、法學于一體。與此相適應,法務會計人員須具備的專業知識要求:首先,必須具備豐富的會計知識和財務知識,這是了解經濟事項的基礎;其次,必須具備豐富的法律知識,這樣才能利用自己的專業能力,配合律師的工作,維護法律的尊嚴和保障客戶的利益;再次,必須學會運用審計技術和調查技術,具備獨立的調查分析能力。

2.法務會計以經濟糾紛中的法律問題為重點,涉及民事和刑事,一般多見于民事案件。針對企業經營過程中出現的間題,法務會計人員站在為當事人服務的立場上,通過調查分析,確定責任的發生原因及其歸屬,并通過法律手段來追究有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以保護當事人的利益。

3.法務會計的最終目的是提出專家性意見,以作為法律鑒定或者法庭作證的依據。一般來說,法務會計的最后結果是一份報告,這一報告對企業的經濟情況(尤其法庭所關注的問題)進行描述、說明、調查分析,并根據調查分析的結果提供專家性意見,作為法律鑒定或者法庭判決的依據。

4.適用法律多樣性。我國法務會計適應多種法律。如刑法、刑事訴訟法、經濟法、民法、行政法、會計法、會計制度、會計準則等法律、法規,呈多樣性特點。

二、國際法務會計對我國的借鑒以及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法務會計

21世紀的中國將是一個越來越健全的法治國家,同時會計也將面臨越來越復雜、越來越完善的法律環境。在此情形下,我國對法務會計的需求更顯迫切。國外的實踐表明,法務會計是治理財務報告舞弊的新型利器,是財務報告舞弊的克星,是企業治理”鏈”中新增的一外部環節。法務會計在西方發達國家的成功運用,有賴于其成熟的市場經濟體系、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高素質的從業人員、超前的理論研究等現實基礎,而我國在這些方面明顯存在不足和缺陷。有鑒于此,我國目前可以有選擇地推廣運用企業稅務會計、司法會計、債權債務理算會計、保險賠償責任理算會計等法務會計,這幾個方面在我國實務中具有一定的基礎;至于社會福利保障會計、物價利得會計、海損事故理算會計等,由于客觀條件不甚成熟,可待條件相對成熟后再予以推廣。為使法務會計在我國順利開展,可以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加強:

1.加強宣傳力度,使法務會計深人人心。目前,在我國少有人問津法務會計,甚至連許多會計理論工作者或專業人員也對此知之甚少。所以大力宣傳法務會計、使法務會計深人人心是使其在我國順利開展的關鍵所在。

2.加強法制建設,健全完善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體系,盡快完善司法體系,建立統一的法務會計鑒定技術標準。建立健全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法律法規體系是規范會計行為的前提,單憑會計知識難以正確處理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所有會計事項,而法律對市場經濟的規范也需要通過會計計量和記錄。并在此基礎上,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統一的法務會計鑒定技術標準,這一標準一般包括:鑒定證據的提取標準、對比檢驗標準、綜合判斷標準、鑒定結論出具標準等幾個方面。

3.加強人員培養,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法務會計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會計,法務會計人員也不再僅僅局限于從事傳統會計工作的人員,而應該是跨學科的復合型人才。除上述所應具備的專業素質外,法務會計人員還需具備以下素質:高尚的職業道德,保密、自律是從業者職業道德的最高要求;獨立敬業的精神,以保證其執業行為及其結果的客觀性和獨立公允性,這是從業者綜合素質的體現。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加人WT(〕的需要,我們應當大力培養法務會計人才。為此,有人設計了”三步走”的方案:第一步,從現在起用10年左右的時間,鼓勵會計學專業的學生在本科階段輔修法律第二學位,尚不具備條件的學校可以鼓勵學生參加法學自學考試。同時,在會計專業教學計劃中適當增加法學課程,鼓勵學生畢業后直接攻讀法學雙學位。第二步,從本世紀初到后敘年代,在繼續上述工作的同時,在高校會計學碩士方向中設立法務會計研究方向。制定法務會計規范體系,初步建立法務會計資格考試制度。第三步,從40年代后,我國已具備較強的法務會計師資力量,可以將一些重點院校的會計學專業培養目標轉向法務會計,同時建立法務會計博士學位,進一步完善法務會計資格考試制度。也有人認為,由于法務會計應有的廣泛性,所以,單靠高等教育的培養是不夠的,這就要求在職會計人員補習相關法律知識,從單一樹人才成長為復合型人才。并且因為在職會計人員業務能力較強,有實踐經驗,能夠很快把所學知識消化吸收。

還有人認為,由于法務會計的特殊性和注冊會計師的特有專業勝任能力,有條件的會計師事務所應設置法務會計部門。現有的注冊會計師可以通過取得律師資格的方式從事法務會計業務。注冊會計師協會應加強注冊會計師以及法務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工作技巧的培訓教育,向其提供有關方面的資料和服務,使其跟上社會發展步伐,掌握法務會計中的最新技術和信息。

4.加強理論研究,以理論指導實踐。在理論研究方面,可以借鑒西方法務會計并結合我國具體情況。我國會計理論界工作者應重視并加快有關法務會計的研究工作,建立在開展法務會計業務工作過程中應嚴格遵循的基本準則、具體準則、工作程序與方法、執業規范與職業道德等完備的規范體系,使法務會計的開展有規可循、有章可依。國家有關部門和組織應當引導會計學界或組建專門課題組進行法務會計理論研究,借鑒國際經驗,結合中國實際,建立起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法務會計理論體系與規范體系。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會計信息是通用商業語言,市場經濟環境下的會計法律問題會日漸增多。會計要與時俱進、要不斷創新,大力推進法務會計理論研究,對于充實和豐富會計理論,對于促進會計學科建設,對于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應該將法務會計作為我國未來會計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應該成為我國的會計研究戰略目標之一,只有這樣,我國會計研究才能成為會計實務的預言者和指導者。目前,我國對法務會計理論研究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從整體上看,尚處于起步階段。應該說,大力推進法務會計理論研究,建立法務會計理論框架,既有理論意義,也有現實意義。

5.加強各相關機構、部門之間的協調、協作,恰當處理其關系。法務會計的開展涉及到諸多機構、部門,如作為需求方的政府、司法機構、律師事務所等,和作為供給方的國家審計部門、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協會等。只有這些機構、部門之間通力合作,相互協調,才能使法務會計在我國的開展具有更為堅實的基礎。并且,在法務會計的主體中應突出會計師事務所的地位,逐步將法務會計行使的權利歸于會計師事務所,這既符合國際慣例,又符合獨立性原則。

通過以上幾點,我相信法務會計將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并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