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議我國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及戰略
時間:2022-12-09 10:00:34
導語:試議我國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及戰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會計信息披露意識淡薄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是一種強制性的制度,用于約束企業的經營者對企業內部產生的經營狀況,財務信息等一系列信息予以披露,但是在這種制度下,企業的決策層沒有主動披露信息的意識,因此,對于企業而言,信息披露機制的被動型將導致企業信息披露不及時,或者不全面等問題,這也會造成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結果。
2.信息披露監管制度流于形式目前,我國信息披露監管體系尚不完善,缺乏統一的法律規范。而現行的信息披露制度體系對法律責任的規定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對會計信息造假者處罰過輕。如《證券法》規定,對已經上市的造假公司僅處以募集資金的1%~5%的罰款。這對所募集的資金來說,簡直是九牛一毛。因此,為了能夠上市,一些企業因自身動機蓄意造假會計信息,一些注冊會計師片面追求利益做出虛假的審計報告。二是對連帶責任者的法律責任模糊和過輕。公司上市涉及各種利益主體,包括企業本身、中介等關聯企業,還可能涉及地方政府,因地方政府有可能向擬上市公司提供虛假的納稅證明等幫助其上市,無疑會影響到監管制度的落實,影響證券市場的公開、公平、公正。
3.會計信息失真處罰力度不夠我國會計信息披露失真的處罰力度不足,使會計信息失真過程中,企業獲得的收益遠大于企業因會計信息失真而被處罰的損失,在收益和損失不正常的差異下,部分企業的管理者甘愿冒著企業披露失真信息處罰的風險,而獲得大量的違法收益。另外,會計信息失真在我國司法上難以確定和追溯,例如我國會計錯誤和會計失真的界定:會計錯誤是指會計人員因行為不當而造成會計信息不真實的現象,一般不影響使用者的判斷;會計失真則是會計人員故意,有針對性的財務造假和欺詐行為,直接影響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正確判斷。
二、加強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
1.加強會計信息披露監管必須參照國際慣例,對現行證券市場管理體制和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制度進行相應改革。證券監管部門的設置應集中到兩個層次:一是中央級的證券監管部門,負責對全國上市公司進行宏觀監管,統一制定證券市場政策和會計信息披露規范;另一個是證券交易所,遵循中央證券監管部門的規定,對上市公司的日?;顒雍蜁嬓畔⑴哆M行具體的詳細監管。同時,應建立上市公司信息監查員制度,由我國證監會及其駐各地派出機構委派信息監查員到各上市公司,信息監查員對證監會負責,獨立行使職權,對上市公司信息包括招股說明書、中報、年報、股利分配信息等的生成和披露加以監督。
2.完善會計信息披露相關制度證券的證券法的法律制度和改善系統的建立,取決于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信息披露系統的根本好轉。第一,建立以會計準則為核心的會計信息披露規范體系。要使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達到真實、充分、及時的要求,必須建立有效的會計信息披露規范化體系。第二,需要不斷改進新會計準則。新會計準則雖然更加接近了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但是在很多方面也仍然存在著不足之處,需要各方共同的努力,各盡其責,防范道德風險的發生。第三,從不同角度增加信息披露的內容。為了彌補財務信息披露內容的有限性,也可以考慮增加表外信息的披露,豐富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含量,提高相關會計信息的質量,幫助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報表的內容。
3.引入新聞媒體等的監督力量會計信息披露的及時、充分和有效,需要通過新聞媒體誠實公正的報道、通過社會輿論來監督,有效的社會輿論監督不但可以讓投資者及時知情;也可以促使上市公司為了公司形象,嚴格遵守相關規定;更可以反饋信息給有關政府部門,據此更好更快地調節資本市場。充分發揮媒體的監督作用,關鍵在于賦予并從各個層面充分地保障新聞記者的調查采訪權。修訂現有的不合理規定,建立相應的機制,對涉嫌阻撓、威脅記者深入調查的人員進行懲罰。4.加大對會計信息失真的處罰力度我國針對會計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主要有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兩種,無論是哪種法律責任,對于企業而言,其會計失真的成本遠小于會計失真使企業獲得的利益,因此要從根源上杜絕會計信息失真,加強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的可行性,首先就要加大會計失真的處罰力度。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為企業建立信用記錄,并直接關聯到企業籌融資等各種經營過程中,如會計信息失真,誠信評級下降,那么該企業在籌融資中,因誠信下降而難以獲得融資機會。
三、結論
綜上所述,只有不斷完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準則,加強內外部的環境治理,提高監管機構的監管和處罰力度以及引入媒體的監督,才能使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制度走上規范化的道路。
作者:修新魯單位:山東黃金集團財務有限公司
- 上一篇:安監局安全生產工作安排
- 下一篇:鎮區街統計考評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