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高職會計模擬教學

時間:2022-12-23 09:18:49

導語:淺析高職會計模擬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高職會計模擬教學

一、高職院校會計模擬教學的內涵及必要性

(一)高職院校會計模擬教學的內涵

會計模擬實驗是以企事業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實際發生的業務、會計核算及監督程序作為模擬實驗對象,用直觀、真實的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會計賬簿和報表進行會計業務模擬演練,從而使學生對企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獲得直觀、全面系統的認識。因此,會計模擬實驗教學的目標就是使學生理解、鞏固及掌握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熟練掌握會計核算與監督的技能,積累初步的工作經驗和能力,培養嚴謹的態度和求實精神,為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后盡快勝任工作任務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高職院校會計模擬教學的必要性

1、高職院校會計模擬教學是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需要。它體現了基礎教育的性質、宗旨與任務。提倡素質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礎教育中存在的“應試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有助于把全面發展教育落到實處。從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來的要求看,素質教育勢在必行。會計學科應該以素質教育為核心,進一步提高各層次人才培養質量,尤其是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各層次的會計人才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能適應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具有創新能力,培養知識結構合理、專業過硬的復合型高級會計管理人才,將本學科點建設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會計管理人才培養基地。

2、高職院校會計模擬教學是完善會計教學環節的需要。通過會計模擬教學,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進行操作訓練的過程,將書本知識轉化為操作技能的過程,是會計模擬教學的關鍵,是鍛煉和提高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根本途徑。針對高職院校會計實踐教學的特點,編寫適應模擬實踐教學的會計專業實踐教程,使學生對會計工作的全貌有清晰直觀的了解,既培養了動手能力,又加深了對會計基礎理論和會計工作內在聯系的深刻認識。

3、高職院校會計模擬教學是推進會計教學內容體系結構改革的要求。通過會計模擬教學,可以突破原有的固定體系,使之符合高等教育的教學規律,制定符合高職院校會計教育要求的教學計劃、發展規劃和課程體系結構;以會計模擬實驗為依托,建立起適應現代企業會計需要的“學校—企業—社會”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體系結構調整后,充分體現了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要求。

4、高職院校會計模擬教學是社會人才培養的要求。要培養學生從事本專業的實際工作能力,培養知識應用型人才,僅向學生灌輸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理論知識是不夠的,必須抓住模擬實踐性教學這個核心,通過會計模擬教學,一方面,學生與會計憑證、帳簿、報表直接接觸,為學習財務會計理論提供感性認識,并通過分析、概括、想像、推理等思維活動,對一些概念理解得較完整、較深刻;另一方面,直接訓練他們的實際操作技能,使學到的書本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會計專業學生畢業前到企業實習,這對增加學生實踐知識,改變理論脫離實際的傾向,對高職院校教學質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這種做法卻有兩個難以解決的問題:一是實習費用大;二是實習點太多,管理比較困難。而開展會計模擬實習教學,可以有效地彌補以上兩點不足,對縮短學生步入社會的適應期限,提高高職院校教育的社會效果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5、高職院校會計模擬教學可以提高會計專業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方面,會計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素質和業務水平。要獲得良好的會計模擬教學效果,必須首先提高會計專業教師的模擬實踐教學水平。而當前的實際情況是,大多數會計專業教師是從學校畢業后直接任教的,很少參加社會實踐,實踐能力較為薄弱,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提高會計專業教師的模擬教學水平,是提高教學水平的關鍵。

二、高職院校會計模擬教學效果及應注意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會計模擬教學效果

能夠使學生將所學的分散會計知識進行整合,適當地運用到會計模擬實訓中,使會計教學生動、逼真,調動了學生學習會計知識及其他相關知識的積極性;樹立學生的成本意識,并且掌握找到公司內部降低成本和提高收益的辦法。理解以銷定產、零庫存、便捷生產等業務模式的改變;透徹掌握三大財務報表,理解各個數據的形成過程和相互關系;深刻理解企業內部各個環節的活動如何影響財務結果;靈活分析企業各項活動的財務意義;通過創造逼真的企業環境,形象地再現公司損益表和平衡表的形成過程以及各個財務比率的因果關系,使學生能夠在模擬的過程中看到改進公司業務運作的機會;強化了學生的理財概念,增強他們最大限度利用時間和資金的能力,使學生理解價值創造過程。

(二)高職院校會計模擬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課程。案例教學與模擬操作相互結合,實現縱橫結合的實踐教學的創新。縱向上明確單項實訓與綜合實訓相互結合,對會計循環中的具體操作內容重點根據單項訓練的要求獨立進行操作,從財會書寫,到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等,完成綜合訓練的內容;橫向上建立手工與機錄相互配合的訓練環節,要求手工模擬實訓和電算化模擬實訓互相結合。從設計賬套、設置科目和賬簿、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到會計分析報告的生成,手工和電腦都同時進行,訓練內容相同,訓練步驟和進度均相同。

2、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與實踐技能。教師不再單單是講解者,而是在不同階段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調動者、觀察家、引導者、教練員、分析評論員和業務顧問等。應該制定一個教師整體的輪崗制度,要有時間計劃安排,要進行崗位總結,要實施信息交流,實現校內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淡化理論教師和實驗指導教師的界限,實現一專多能。

3、正確認識會計模擬教學在會計專業應用中的局限性。會計模擬畢竟是模擬經營,模擬再逼真終究也不是實戰。學生在學過模擬課程后,不能就認為自己已經大功告成了。商場如戰場,瞬息萬變,因此還要在模擬學習的基礎上,聯系實際,積累更多的實戰經驗,不斷充實豐富自己。

4、手工模擬應與會計電算化相結合。目前,大多數企業已全部或部分實現了會計電算化,會計知識和計算機知識已成為會計人員的“左右臂”,缺一不可。但在教學中,會計模擬實習中還是把重點放在手工操作訓練上,忽視計算機的模擬訓練,應重視會計電算化,尤其在綜合模擬實驗時,最好采用手工模擬操作與電算化操作相結合的方式,以便相互印證,取得最佳的實驗效果。會計專業學生不僅要掌握本專業知識,而且須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即必須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利用計算機軟件進行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分析、財務控制等會計管理技能以及利用計算機進行審計的技能。這就要求綜合實訓必須以手工模擬為基礎,將手工模擬取得的一系列憑證資料輸入到計算機進行處理,輸出財務資料,并利用計算機將本期和前期的財務數據進行對比、分析、預測、決策和控制,為下一階段的財務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議,真正實現以手工模擬為基本、電算化效用最大化的宗旨。

作者:楊久慧單位:河南農業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