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推進會計國際化研究
時間:2022-07-10 02:51:56
導語:“一帶一路”推進會計國際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如今,全球經濟一體化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各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離不開相互之間的經濟交往。全球化浪潮對于我國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針對我國特殊國情,我國提出了“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以適應我國與周邊國家的經濟發展。其中會計作為經濟發展的核心,推進會計核算國家化,有利于國家之間的經濟信息交流,且能夠保障各國經濟利益,是“一帶一路”戰略發展至關重要的環節。文章將結合“一帶一路”相關內容,了解該戰略內涵,分析在“一帶一路”戰略下對會計國際化的影響,最后提出推進會計國際化發展措施與建議。
關鍵詞:“一帶一路”;會計;國際化
會計核算是新時期經濟交流媒介之一,隨著國際資本交流日漸頻繁,各國經濟主體不但需要各類經濟信息制定發展策略,更需要高質量經濟信息對經濟發展趨勢做出判斷,以此來實現自身發展目標。“一帶一路”戰略是國家發展重要戰略,經濟社會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對會計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好地與他國建立經濟交往,加強會計核算體系與絲綢之路的聯系非常必要,但會計核算與發達國家尚存在一定距離,故推動會計國際化發展進程不容忽視。
一、“一帶一路”概述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當今世界正發生著復雜的變化,經濟緩慢復蘇、發展分化,各國面臨的發展問題非常嚴峻,單獨發展違背了世界發展趨勢,共建“一帶一路”能夠順應世界多極化、文化多元化,使得各類資源能夠有序、自由地流動,實現市場深度融合,從而促進沿線各國實現經濟協調發展,為世界和平貢獻更多力量。該戰略是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綜合戰略,對于推動國內改革意義非凡,將以往發展戰略有機融合,更好地統籌我國進出口,兼顧全球與區域[1]。“一帶一路”本質是經濟行為,對于歐亞非經濟合作創造了極好的平臺,涉及政治、安全等,賦予了“一帶一路”獨特的內容,在實踐中不能背離古絲綢之路承載的人文、商貿精神,還需要考慮到政治、安全等其他內涵,而這也是“一帶一路”的優勢。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會計國際化的必然要求
1、經濟開放深化促進會計國際化。我國經濟發展經歷了漫長的過程,由改革開放、加入WTO、“一帶一路”三個階段,我國經濟開放規模逐步放開,越來越多的新合作方式、運營模式涌現出來,對會計國際化而言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具體而言,國家頂層設計,需要政府將更多精力放在重點項目,而會計是經濟這輛大車的車輪,新會計準則等都需要得到國家的支持[2]。另會計建設是經濟發展的一部分,也可以說是一門通用語言,如若語言不夠完善,無法實現順利溝通,勢必會阻礙本國經濟發展,故加快會計理論建設,與國際接軌,成為會計國際化發展的巨大挑戰。2、政治環境交互促進會計國際化。會計制度內容與模式,與政府對經濟干預程度息息相關,從時間軸看,我國由計劃經濟朝市場經濟轉變,會計法規、手段都發生了深刻變化,會計法、準則與制度綜合運用到實踐當中。在“一帶一路”建設環境中,不同政治環境孕育出的會計制度,會發生碰撞與摩擦,無論是規定、還是監管,都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差別,故要求我們會計準則要汲取準則的優勢,借助會計國際化完善我國會計準則,解決跨國經濟發展問題。3、會計師行業受到沖擊。“一帶一路”建設意味著市場的開放,其中服務市場勢必是最先受到影響的領域,會計師是會計行業的智力群體。當下,我國高端會計人才匱乏與普通人才過剩矛盾突出[3]。而發達國家會計師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且通過了完善的理論培訓,在整體上素質更高,能夠為企業發展提供支持,對本土人才構成了極大的沖擊。此外受到會計制度的影響,我國會計師難以勝任跨國公司業務,隨著“一帶一路”戰略不斷推進,服務行業受到的沖擊愈發明顯。
三、基于“一帶一路”戰略中推進會計國際化策略
1、完善會計理論與規范。“一帶一路”戰略中,經濟開放程度越來越大,資本市場范圍擴大,吸收了大量資本,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跨境籌資、投資增多,要求關于外資核算理論也要做到與時俱進,為實踐提供理論參考。一般來說,國家之間會計規范差異性越小,能夠更為科學地衡量企業管理者的責任完成度,如公司財務狀況、經營狀況。與以往不同的是,“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能夠減少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的過渡以來,形成全新的經貿網絡[4]。而這些都需要我國要加強對向西沿線國家經濟模式及會計制度,如伊斯蘭經濟等。故會計國際化進程下,加快對會計制度的規范至關重要,根據現有國際會計學術界提出的觀點,處理一些繁雜的經濟事務,為經濟互動奠定堅實的基礎。2、培養高端會計人才。高端會計人才重要性不言而喻,推動會計國際化離不開人才的支持。未來,“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對人才要求越來越高,人才不僅要具備扎實的會計理論基礎,掌握法律、法規等內容,具備熟練的會計技能,并廣泛涉獵經濟、金融等內容,為完善會計準則提出自己的建議。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可以從在校和從業兩個階段入手,前者強調學科綜合性、完整性,豐富知識考核方式,采用雙語教學,以更好地順應“一帶一路”發展趨勢[5]。而對于從業階段,對人才再教育不容忽視,受到行業性質的影響,會計準則更新速度快,從業人員要不斷更新知識儲備,熟知新準則、新制度,故會計再教育質量、考核規范要作為重點,提高人才含金量,使得本土人才能夠大放異彩,成為會計領域佼佼者。3、端正會計國際化思想。“一帶一路”戰略推進中,我國經濟對外開放水平提升,但這并不代表我們要摒棄和丟掉自己的特色。會計是一門復雜學科,計量屬性豐富,其中涉及技術、社會等,前者是各個國家都需要遵循的規范,并不會受到國家特色影響。而后者是各國家根據自身需求做出的調整,以此來滿足本國經濟發展需要。推進會計國際化進程中,要同時兼顧到前兩個屬性,為此端正會計國際化思想有利于會計事業發展。不要崇洋媚外,片面認為國外的就是好的,而要結合我國基本國情制定準則,確保會計準則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積極作用。再者不要過分強調我國特色,認為會計準則制定要完全根據我國情況。正確的做法是積極引進國外經驗,結合我國實情,制定會計國際化發展政策[6]。如今,我國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是第二大經濟實體,所以我國有必要積極參與國際會計準則制定中,如爭取國際會計咨詢委員會席位,提出新會計準則中肯意見,捍衛發展中國家利益。4、規范區域資本市場。資本市場形成與國家經濟發展相關聯,換言之,在某種程度上,資本市場要先于國家經濟發展,規范好資本市場,能夠增強經濟發展后勁。在“一帶一路”環境中,我國與周邊國家的聯系更為密切,如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他國資本涌入我國,無疑需要資本市場信息更加透明、提升監管力度[7]。故在推進會計國際化過程中,務必要聯系發達國家,加強對現有問題的處理,如多邊債務、監管力度不到位等。為了使會計國際化準則與制度能夠順應國際發展,需要對二者予以協調,如根據二者共同發展目標,要明確人員職責,更好地為企業提供服務。同時要彰顯出會計國際化準則與制度的實用性、合理性等特點,通過綜合權衡,滿足會計行業發展高要求。將上述措施整合到一起,能夠加快會計國際化發展進程,推動我國在世界經濟發展浪潮中爭取更多機會。
四、結論
綜上,經濟一體化趨勢下,“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是迎合時展的必需,更是國際之間交流和溝通的紐帶,有利于提升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故我國要把握時機,勇于面對挑戰,制定立體化實施策略,加快發展步伐。會計國際化建設和發展是一項長期性、艱難性的任務,單純依靠自己的力量遠遠不夠,各個國家都要參與其中,加強交流,正確對待各問題,加強對會計高端人才的培養,并積極參與到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當中,從而促進國際間貿易合作。
參考文獻
[1]馬佳莉:論“一帶一路”戰略中如何推進我國會計國際化[J].財會學習,2018(09):108+110.
[2]信紅敏:淺談“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會計改革的困境與出路[J].納稅,2017(35):80.
[3]王萬光、嚴玉康:會計國際化進程中的政府作用研究——對美國、日本經驗的再思考[J].財會通訊,2017(16):111-114.
[4]路一凡、王軼英、曹理: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我國會計國際化趨同建設的思考[J].商業會計,2017(05):19-22.
[5]賴瀚海:新時期金融會計國際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探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6(09):232.
[6]何雪霜:我國會計國際化進程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商,2016(10):151.
[7]張美琳: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利潤差異問題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4(01):241.
作者:劉媛 單位:東北石油大學
- 上一篇:“一帶一路”產品市場研究
- 下一篇:“一帶一路”武術價值取向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