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旅游開發的全民參與社會意識

時間:2022-06-27 02:32:52

導語:淺談旅游開發的全民參與社會意識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旅游開發的全民參與社會意識

所謂鄉村旅游產品,應該是以城市居民為主要目標,以鄉村社區為載體,以鄉村自然人文景觀,鄉村產業和鄉村文化為媒介,以鄉村地區的一系列鄉村旅游活動為手段,達到旅游者對鄉村自然和人文的感知和體驗,從而達到精神升華的新型旅游產品。鄉村旅游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只有讓農民參與并成為市場開發主體才能解決鄉村旅游產品開發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既需要政府的積極引導,更需要群眾的積極參與,拓寬渠道、打開市場。在旅游開發中營造全民參與的社會氛圍,發揮民眾的主體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優勢資源目標定位上需要全民參與,我國北方農業人口居多,至今有60%的人口居住在鄉村,并多從事農業生活活動,創造了獨具鄉村特色的田園景觀、民居建筑、農村農耕文化等文化形態,而且不少地方仍然保留著自然純真的生態環境。因此,優勢旅游資源應該是鄉村自然生態環境資源和鄉村文化旅游資源,即涵蓋了存在于縣域鄉村內的各色旅游資源在內的鄉村旅游資源。而且這也是都市休閑游,民俗風情游的真正魃力所在。而這項活動恰恰是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性來參與的活動。在主導旅游產品定位上需要全民參與。隨著近些年來興起的“生態旅游”、“綠色旅游”,一種以城市居民為主要目標市場,以農業文化景觀、農業生態環境、農村生產活動、農民日常生活與環境,以及農村民俗風情為資源,融觀賞、參與、休閑、度假、療養、考察、科普、美食、娛樂、購物等方式于一體的鄉村旅游活動正呈現出迅猛發展的勢頭。因此,以城市居民自然回歸,綠色消費為主題的“鄉村生態旅游”、“農家樂”亦即“鄉村民俗旅游”、“觀光休閑農業”等鄉村旅游產品,更使百姓有廣闊參與空間的大舞臺。需要營造全民參與的社會氛圍。在旅游產品客源目標市場定位與吸引客源上需要社會的全民參與。從鄉村旅游開發的角度分析旅游客源市場。將發展鄉村旅游同新農村建設及小城鎮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根據各地鄉村旅游發展的實際經驗,其旅游細分目標市場還應該個體業主、企業家、商人等城市里先富起來的人;工薪階層;城市大、中、小學校學生;老年人,特別是已離退休的老年人;有小孩的家庭,樂于追求不同體驗的各類城里人。引導廣大群眾闖市場、研究市場、尋找市場潛力巨大。

營造全民參與社會氛圍是形成旅游產品開發巨大推動力。具體還表現在:(1)農家樂旅游產品的進一步開發“農家樂”旅游又稱鄉村民俗旅游。它是以農業、農村、農事作為載體,主要利用庭院、池塘、果園、花埔、農場等農、林、牧、漁的資源優勢,最大限度的保持和突出了原汁原味的農家風味,為游客提供觀光、娛樂、運動、住宿、餐飲、購物樂趣的旅游方式。它以“吃農家飯、品農家菜、住農家屋、干農家活、娛農家樂”為特色。在經營思想上農家樂強調“農”字、“家”字和“樂”字。即經營風格上,要有農家特色,要給游客以“家”的感覺,要向游客提供可參與性的特色娛樂活動而且在硬件上要“外土內洋”,即外觀民俗古樸,內部裝飾要干凈衛生、舒適。在產品形式上有家庭旅館(家院)、觀光農園、果園和花園(家園)、休閑魚塘(家塘)、民俗節慶等多種形式,內容豐富多彩。(2)鄉村生態旅游產品的進一步開發所謂生態旅游,其實就是指與一般的文化景點旅游相區別,其游覽過程中游客的注意力不是放在風光景色和物質文明上,而是通過對綠色環境的游覽,開發和制造一些商業旅游項目或者創造一定的就業機會,促進生態環境中野生動物和植物的多樣性,保證生態系統的平衡。鄉村生態旅游產品的開發對生態環境的建設和鄉村地方文化的發展都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在一些臨近中心區域城市的鄉村,其生態旅游的主要形式有農田或花田景觀的觀光、田園果園作物的采摘、自行車或摩托車旅游等等。所有這些的建設都離不開農民的參與。旅游業是新時期的朝陽產業,更是需要社會公眾積極參與的產業,只有讓旅游產業發展與大眾的自身利益相結合,形成旅游開發事業與大眾全民的利益共同體,激發群眾的參與熱情,才能搞好旅游開發。只有從實際出發,所定目標所采取的措施讓群眾認可,才能激發群眾的參與熱情,只有在政府的引導下,政府起主導作用、帶頭作用,真抓實干讓群眾真正的信服才能激發民眾的參與熱情,這是一切旅游開發成功的重要步驟,按照國家領導人的話說,道路決定命運,發展才能自強、國家的宏偉目標是建立美麗中國,百姓的長遠目標是建立美麗城鎮、鄉村,把這一美好的目標愿望與美好的旅游城市結合起來,能就起到凝聚民心的巨大力量,也就能形成全民參與的社會氛圍。

本文作者:顧育工作單位:哈爾濱市阿城區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