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文化旅游產業論文

時間:2022-10-20 04:28:03

導語:地區文化旅游產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區文化旅游產業論文

一、仍需完善的問題及對策

雖然目前西充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開發出了多個具有高知名度的文化旅游景區及產品,但是不能否認,其中也有一些不足亟待進一步完善。

(一)仍需完善的問題

1.旅游商品地地域特色不足。游客選擇到某個旅游景點旅游,或多或少都希望帶回一些旅游地特色商品,而結合本地特有的文化元素的旅游紀念商品更能吸引游客注意,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促進旅游商品的開發和經營。而目前,西充的旅游商品品種較多,但是多為其他旅游景點常見的品種,或是保存時間有限的農副產品,而彰顯西充地域特色化商品為數不多,不能更好的吸引游客的注意,刺激他們的購買欲望。2.非物質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利度不夠。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悠久的歷史文化沉淀,西充擁有眾多得天獨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特色產品,比如祥龍鄉板凳龍,西充剪紙等等。但長久以來,由于種種原因目前市場化的程度不夠,這些帶有厚重文化歷史感的產品,與西充文化旅游市場的結合度不高,欠缺一定的市場開發力度,所發揮的旅游市場效應遠未達到規模。3.旅游市場定位不夠明確。由于人們知識結構以及興趣愛好的不同,他們對所需旅游產品都帶有一定的選擇性,即前來旅游的人群對旅游市場的選擇,比如年輕人比較喜歡具有新穎刺激、特色明顯的旅游產品項目,而年紀大的游客往往偏好自然風景優美,人文色彩濃厚的景區。因此,對于旅游市場的準確定位是十分必要的。目前西充文化旅游項目多,但是定位較模糊還不夠明確。4.旅游市場的創新參與度不夠。創新是發展的動力,旅游市場要發展,必須依靠加大創新力度。西充縣文化旅游產業開發力度大,微電影基地、多扶古鎮、張瀾故居等也已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創新程度不高,與其他同類產品的區別度不高,仍然停留在初級景區建設方面。5.營銷理念、營銷方式、營銷渠道上針對性不強,與其他縣市區旅游景點的合作意識不突出。目前西充的游客來源以西充周邊地區為主,旅游線路多為短途旅游以及家庭休閑度假游,宣傳營銷范圍廣度有待進一步提高。另外,西充與全國大多數景區一樣,還存在著與周邊省市縣區相關旅游景區的合作意識不強的缺陷。

(二)對策

1.完善旅游商品的地域化特色。西充縣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及眾多充滿特色的地方產品,因此在旅游特色商品開發上具有極大的可開發性。對此可以借鑒國內其他特色旅游地區的方法,比如湘西鳳凰古城的旅游紀念品中,通過民間藝人的剪紙藝術、在一塊塊小石頭上雕刻圖像、文字等形式,很好地吸引了游客注意力,既提升了湘西文化品位,又使游客對湘西文明有了深層次了解。2.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化旅游開發的結合力度。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專屬于某地的特色產品,是旅游開發中的無價之寶,因此要在充分認識到非物質文化旅游資源的特殊意義與珍貴價值的基礎上,明確各方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開發中的既得利益與相對應的責任和義務。但是在開發時也應該注意,不能一味盲目的復制模仿,而是要找準品味,特色定位,不然就會失去這些特色的原汁原味,也不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進一步保護。3.加大旅游特色創意開發與大眾參與度。可以通過設立旅游商品研發推廣展示中心、開展旅游商品設計大獎賽等形式加大旅游商品的開發和經營力度,吸引公眾對當地創意旅游的了解,增加旅游地的美譽度和知名度。比如成都市在旅游創意開發中選用知名度較高的熊貓概念,推出一系列相關產品,帶動了旅游經濟的增長。因此西充也可以借鑒這些成功經驗,選擇能帶動整個城市、整個地區的增長的創意,不僅讓人們分享價值創新的成果,而且實現文化創意的價值最大化。4.準確定位旅游市場。在繼續建設張瀾故居、微電影基地等游客認知程度較高景區的同時,還要進一步要整合縣內其他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好百福寺、大佛寺等景區,連點成片,相互補充,形成組合多樣、內容豐富的旅游線路供旅游者選擇。一方面,針對家庭休閑為主的旅游者行為特征、消費特點,在旅游產品和旅游線路的開發、定價和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盡量與其需求保持一致。另一方面,針對青年、青少年市場,通過開展市場調查和研究分析,將動態的展示融入靜態的文化旅游景區,比如可將板凳龍表演融入微電影基地以及多福古鎮中,動靜結合來吸引這類游客目光。5.在選擇營銷理念、營銷方式、營銷渠道上要有針對性,在進一步保持西充周邊短途旅游以及家庭休閑度假游的基礎上,加強在全國各重要城市宣傳營銷,增加旅游者西充的旅游次數。另一方面還可以加強同全國其他省市縣的旅游合作,尤其是南充市其他兄弟縣市的合作交流,比如西充張瀾故居可以與南充市張瀾故居合作,使游客全面了解張瀾在南充的生活面貌;另外也可以與故居紀念館合作,開發愛國主義教育紅色旅游線路,通過互送客源等合作形式,達到共贏的目的。

二、前景展望

通過以上措辭,以及繼續大力建設與文化旅游線路相配套的基礎設施;完善旅游標識系統;強化旅游從業人員素質和服務意識;改善景區旅游接待條件,提升硬件設施的規格檔次;在購物、娛樂等環節,加強旅游商品、娛樂項目的創新,強化行業管理,改善服務質量,提高旅游者的滿意度等文化旅游景區項目細節的精準把握與完善,相信將不斷提升西充文化旅游的品位檔次,西充的文化旅游產業將會更加充滿創新與活力,吸引更多各地不同層次的游客,打造出更多的文化旅游品牌產品,從而帶動全縣旅游產業快速發展。

作者:劉西蓬李仕平鄧芳單位:西充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