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旅游開發與可持續發展研究
時間:2022-04-22 04:57:50
導語:森林旅游開發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森林旅游是依靠森林資源所開展的有關森林的旅游活動,森林旅游導游受旅游景區管理部門以及履行社的委派,為游客提供享受森林、認識森林等各種旅游休閑活動的服務。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森林旅游業逐漸呈現出規模,已經成為了當前我國旅游業的龍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但是,長久以來困擾著森林旅游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缺少這方面的導游人才。森林旅游導游人才培養具有嚴格的要求,要具備扎實的歷史、地理、文化知識,而且還要愛崗敬業,還要了解必要的政策法規以及其它極地旅游的常識。當前,我國的專職的旅游導游人員不足兩萬人,這遠遠難以滿足當前我國日益發展的森林旅游業的發展。如何培養高素質的森林旅游導游人員,這已經成為當前旅游業發展的重要研究課題。屈中正編著的《中國森林旅游文化》一書,在這方面做了系統的研究,探索總結了一些培養森林旅游導游人才的有效措施,對于培養我國森林旅游人才、進一步促進我國森林旅游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該書一共分三篇,分別是基礎篇、業務篇、技能篇,在這三篇中系統地論述了森林旅游的產生與發展、導游服務的理念與常識、導游服務的基本要素等理論知識。特別是在該書的業務篇中,作者詳細的闡述了森林旅游導游人員培訓的有效策略,對于培訓機構以及旅游管理部門有關這方面的人員培訓提供了具體的指導,這些培訓森林旅游導游的措施具體如下:
一、實行資格認證制度
基于森林旅游的特殊性,有必要對森林旅游導游人員頒發專項資格證書。要按照該行業的從業技能標準或者任職資格條件,通過有關旅游方面的權威機構的考核界定,客觀、規范、合理的評價這些旅游人員的技能水平和職業資格,從而給予合格者森林旅游導游資格證書,這一專項資格認證制度可以作為我國在旅游人才應用資格證書認證制度方面的補充,以完善長久以來我國旅游業中存在的旅游導游人員資格證書認定方面存在的缺陷,從而理順旅游業導游人才使用的機制。其宗旨就是培養這方面的專項人才,規范森林旅游導游業的行業標準,提高這方面導游隊伍的綜合素質。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旅游導游人才的就業路徑,促進人才流動,促進森林旅游導游人才隊伍的規范化建設,使其能夠更加適應當前社會的多元化發展。
二、依托高等教育體系構建森林旅游導游培訓中心
當前,我國森林旅游導游人才相當缺乏。由于長期以來傳統培訓機制的制約,我國有關這方面的旅游人才培養一直停滯不前,難以滿足森林旅游業發展的人才需求。為解決這一問題,政府職能部門應該發揮這方面的主導作用,積極組織各培訓機構依托當前我國的高等教育體系,利用我國相關高校在師資和教學方面的資源優勢利,構建一個有關這方面人才培訓的中心,從而優化森林旅游導游人才培訓機制,強化有關這方面的專項人才培養。當前,我國的農林類高校在生態旅游中都設置了有關這方面人才培養的專業課程,由于這些課程開設具有較久的歷史,而且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這方面的教師素質又相對較高,因此這方面的教學成效顯著。如果按照教學大綱,在當前的教學課程基礎上整合相關的優勢資源,培訓中心就完全可以承擔起為我國森林旅游培養一大批高素質的導游人才的重任。另外,在解階段,隨著我國高校教育的信息化建設,這些農林高校在實訓室、多媒體教室、實訓基地等硬件基礎設施方面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并日益完善,完全能夠滿足各項培訓教學活動的開展需求。
三、要加強森林旅游導游管理的制度與法規建設
當前,我國的森林旅游業發展迅猛,有關職能部門應該對這方面形成深刻的認知。政府職能部門為了適應這一項旅游事業發展的需求,應該在提升有關人員這方面的整體素質的同時加強這方面的法律法規以及制度建設,以加強森林旅游業的監管力度。在這一過程中,相關部門首先要認真審視現有的這方面的法律法規存在的缺陷以及局限性,要結合當前我國森林旅游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制度,以完善森林旅游的監管機制,更好地促進我國森林旅游業的發展。
《中國森林旅游文化》一書系統地介紹了我國森林旅游業各方面的知識,并且有針對性地研究了當前森林旅游導游人才培訓存在的問題,而且在這方面提出了一些具體的人才培訓措施,對于當前我國的森林旅游導游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實踐價值。
作者:楊存棟 單位:內蒙古大學
- 上一篇:西藏旅游發展與環境保護措施
- 下一篇:生態旅游多元化投資機制分析
精品范文
10森林保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