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營改增”問題及對策研究

時間:2022-12-07 04:04:08

導語:旅游業“營改增”問題及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業“營改增”問題及對策研究

【摘要】全面實施“營改增”,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的“重頭戲”。廣西旅游業2016年5月1日起全面實施“營改增”后減稅降費效果顯著,有力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本文分析廣西旅游業全面實施“營改增”四年后的現狀,探討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的對策和建議,有利于促進廣西旅游業的平穩健康發展及產業結構的優化。

【關鍵詞】“營改增”;旅游業;問題及對策

1廣西旅游業全面實施“營改增”的現狀

隨著國內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上漲和“智慧旅游”的全面實施,廣西旅游業作為廣西第三產業的代表性和支柱性行業,近十年來發展迅速,2019年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旅客8.76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消費10241.44億元,其中國際旅游外匯消費35.11億美元,國內旅游消費9998.82億元。圖1廣西2011-2019年旅游外匯收入(百萬美元)圖2廣西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旅游業快速健康發展帶來零售業、住宿業、餐飲業等相關第三產業發展,近年來廣西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如圖2),顯示出廣西經濟的良好運行態勢。全面實施“營改增”,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的“重頭戲”。“營改增”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開始試點,歷時4年多時間,逐步推廣和擴大到全國所有地區和全行業。根據財稅[2016]36號文的規定,廣西旅游業自2016年5月1日起全面實施“營改增”,通過將繳納價內稅的營業稅改為價外稅的增值稅,消除營業稅重復增稅的弱點,切實減少旅游業稅負,有利于促進廣西旅游業的平穩健康發展及產業結構的優化。2018年3月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2019年5月增值稅稅率進一步降低,這些宏觀層面決策的實施,更有利于“營改增”改革的順利進行。特別對于可抵扣進項稅額較多的一般納稅人企業來說,雖然稅率由營業稅的5%提高到增值稅的6%,但扣除可抵扣進項稅額,實際需要繳納的增值稅額少于改革前,能充分享受改革帶來的政策紅利。從圖3、圖4可以看出,此項改革進行4年多以來,廣西限額以上住宿業、餐飲業減稅降費效果顯著。

2廣西旅游業全面實施“營改增”存在的問題

稅收作為國家和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在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生活保障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018年,廣西稅務總局口徑稅收同比增長9.7%,為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了稅務力量。廣西旅游業全面實施“營改增”4年多以來,在自治區政府、稅務機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減稅降費效果顯著,但也確實存在如下問題:2.1進項稅額抵扣問題。根據現行《增值稅暫行條例》的規定,旅游業作為生活服務業的代表行業,繳納營業稅時以營業額為納稅基數,但可以扣除向旅游服務購買方收取并支付給其他單位或個人的住宿費、餐飲費等后的余額為計算基礎,該項扣除只需提供從其他單位或個人取得的完整、合法有效憑證。“營改增”后,對于小規模納稅人而言,其征收率為3%,稅負明顯降低:對于一般納稅人而言,其稅率為6%,看似高于營業稅5%的稅率,但選擇差額征稅的試點納稅人仍然可以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上述費用后的余額為銷售額(需憑票抵扣),扣除范圍比原來新增了簽證費,對出境游業務較多的企業比較有利。同時作為一般納稅人,可以抵扣其它正常進項稅額,舉例說明如下:例12019年10月廣西A旅游公司與北京C公司簽訂旅游服務合同,合同含稅總價2120000元,約定游覽廣西、貴州著名景點,貴州境內旅游業務由B旅游公司分包,分包金額506000元。A公司接待C公司員工游覽廣西,旅途中共計支出住宿費215400元、餐飲費184200元、交通費361200元、門票費321200元、游客人身意外險保費30000元,均取得普通發票。本月A公司支付水、電費,采購辦公用品,支付房屋租金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有可抵扣進項稅額12500元,假設無其他業務發生。分析:無論是繳納營業稅還是增值稅,游客人身意外險保費均不可從銷售額中扣除可扣除銷售額為506000+215400+184200+361200+321200=1588000元應稅銷售額為2120000-1588000=532000元“營改增”前,應納營業稅532000Í5%=26600元“營改增”后,A公司為一般納稅人,當月應納增值稅=532000÷(1+6%)×6%-12500=17613元,減稅8987元。從舉例可以看出,“營改增”完成后,無論是小規模納稅人還是一般納稅人均可以享受到稅制改革帶來的政策紅利,前提條件是一般納稅人在日常經營活動中需獲得可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如投放廣告、購買辦公用品、雇傭臨時人員等。我國目前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控較為嚴格,對于廣西旅游企業而言,經營收入以自然類風光的門票收入為主,可抵扣固定資產支出較少,購買初級農產品支出、人力資源成本和上游供應商提供服務較難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極大制約了進項稅額的足額抵扣。2.2企業自身管理水平問題。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9年繼續深化稅制改革,全年共累計減稅降費2.36萬億元,超過原定的近2萬億元規模。2020年肺炎疫情發生后,全國稅務系統堅決貫徹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高精度”落實減稅降費優惠政策,加強稅收“大數據”分析,采用各種服務平臺,出臺各項措施,全力確保5000多萬戶企業納稅人順利復工復產復銷,2020年上半年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5045億元。肺炎疫情爆發導致境內外旅游人數大幅度減少,旅游業企業遭受重創,每月入不敷出,舉步維艱。為減輕旅游業企業損失,財政部出臺臨時性稅收政策“財稅[2020]8號”對“納稅人提供生活服務業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自2020年1月1日起生效。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企業(包括旅游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盡管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積極出臺各項稅收政策為促進“六穩”“六保”貢獻力量,但旅游業業務涉及的行業較為廣泛,包括交通運輸業、餐飲業、住宿業、零售業等,從業人員學歷有高有低,素質參差不齊,對進項稅額發票的了解和重視度不夠。另外旅游業企業多為小規模納稅人,為節約成本,所招聘和雇傭的財務人員大多學歷較低或為兼職人員,雖然稅務部門多舉措加強了最新政策解讀、納稅申報、發票管理等方面的培訓和宣傳,但企業管理者和財務人員基于自身素質和學習能力的限制,對如何進行網絡申報,正確判斷應使用的增值稅稅率,正確進行含稅價與不含稅價的轉換,進項稅額的抵扣和轉出,合理使用優惠政策等存在較多錯誤理解,更不用談合理開展稅務籌劃的可能性,企業自身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3廣西旅游業繼續深化增值稅改革的建議

3.1稅務機關積極借鑒外省經驗,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為保障“減稅降費”和“營改增”政策落到實地,鞏固前階段改革成效,促使更多企業享受政策紅利,廣西稅務機關推陳出新,在原有的稅務部門網站、政府和稅務微信公眾號、APP、短信等多途徑滾動宣傳基礎之上,積極拓展“非接觸式”辦稅渠道,微信辦稅平臺可辦理大多數常見高頻業務。加快出口企業退稅辦理速度,提速50%以上,由“先核后退”調整為“先退后核”,上半年共為1351戶出口企業辦理退(免)稅28.04億元。同時稅務部門主動出擊,積極聯系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到企業宣講稅收最新優惠政策,針對企業現金流受影響,融資難的問題,建立“銀稅互動”長效機制,通過本地銀行的線上服務平臺,幫助企業申請信用貸款。盡管廣西稅務機關在保障“減稅降費”成效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是應該取長補短,吸收和借鑒外省的先進經驗。以湖南省和重慶市為例,湖南各級財稅和人社部門以人民群眾容易接受和學習領會的方式開展“減稅降費”宣傳。省稅務局搭建“湘稅通”稅企互動平臺,長沙制作“滿妹子說稅”系列動漫和“曉得啵羅”稅收宣傳短視頻,岳陽打照“岳小藍說稅”,婁底開展“掃萬碼”向納稅人宣傳稅收政策。重慶市則借用視頻會議和在線課堂的方式培訓納稅人,啟用“點即報”系統,2分鐘完成增值稅申報和計算工作。這些宣傳和服務方式的創新,措施到位,服務提速,一改過去納稅人對稅務機關的高冷印象,使納稅人早接觸、早熟悉、早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確保申報人員學得懂,會執行,鞏固前階段改革成效。廣西稅務機關應積極借鑒外省成功經驗,結合區域實際,調研“營改增”前后企業稅負升降情況,為宏觀政策出臺奠定數據基礎,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3.2企業優化內部管理,充分利用稅收優惠,合理進行納稅籌劃。3.2.1優化內部管理,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旅游業全面實施“營改增”4年多以來,國家和廣西區政府均出臺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扶持和促進旅游業企業平穩過渡,健康發展。企業作為納稅人,要主動出擊,健全會計核算制度,優化內部管理,加強內部控制機制建設,積極組織管理層和財務人員參加稅務機關的培訓。聘請學歷較高或實務經驗較豐富的專職財務人員,專人負責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和納稅申報事宜,對政策讀懂讀透,用活用好,舉一反三。例如對于“財稅[2020]8號”文,符合條件辦理免征增值稅的旅游業企業,需記住還可以同時免征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最大化享受政策紅利,合理降低企業稅負。3.2.2積極與稅務部門溝通,合理進行納稅籌劃。所謂納稅籌劃,是指企業在不違反法律的前提下,對企業的涉稅事項提前進行策劃和安排,來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區別于逃稅、騙稅等違法行為,政府尤其倡導企業積極開展節稅籌劃和涉稅零風險籌劃。旅游業企業應積極與稅務部門溝通,積極爭取政府政策支持,深入學習和理解稅收法律和政策,不僅僅局限于增值稅,結合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等稅種綜合進行納稅籌劃,降低企業整體稅負。例如根據“財稅〔2019〕13號”文的規定,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的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對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按20%的稅率計算繳納。大型集團化旅游業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將符合小規模納稅人條件,且進項稅額抵扣不多的業務拆分出來,單獨成立小規模納稅人企業,充分享受小規模納稅人免增值稅或低企業所得稅率的優惠政策。3.2.3合理選擇供應商,擴大進項稅額抵扣范圍。“營改增”完成后,作為一般納稅人的旅游業企業為加大可抵扣進項稅額,降低增值稅稅負,需多渠道取得可抵扣進項稅額專用發票。旅游業企業多為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對于住宿業、餐飲業和旅游景區來說,服務人員的人力資源成本是最大的支出。若能采用勞務外包的方式,將旅游業企業的環衛、安保和引導等勞務外包給第三方企業,由第三方企業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則可擴大進項稅額抵扣范圍。同理餐飲業企業也可以定點購買初級農產品,幫助農民成立各種農業企業,一方面農民可以訂單式、專業化生產,提高產品質量和競爭力;另一方面農業企業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餐飲業企業能夠完善增值稅抵扣鏈條。在購買商品和服務時,合理選擇供應商,優先選擇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企業,擴大進項稅額抵扣范圍,合理降低稅負。

4結束語

全面實施“營改增”,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頭戲”,對廣西旅游業產生了積極影響,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問題。除了稅務機關積極借鑒外省經驗,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之外,廣西旅游業企業需迎難而上,優化內部管理,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擴大進項稅額抵扣范圍,合理進行納稅籌劃,以期降低稅負,促進旅游業健康平穩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新星.探析“營改增”對旅游業的稅負影響及稅收籌劃[J].經濟管理文摘,2019(16):72-73.

[2]李肖雙.“營改增”對Y旅游公司財務績效的影響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9.

[3]馬英杰.“營改增”對餐飲住宿業影響及其對策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9.

[4]陸瑞娟.全面實施“營改增”對旅游產業稅負的影響研究[J].財會學習,2018(31):157.

[5]李萬蓮,郭雯潔.全面實施“營改增”對旅游業上市公司的影響研究[J].稅務研究,2018(11):60-65.

[6]李細妹.論旅游產業營改增后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8):58-59.

作者:劉嬌嬈 單位:河池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