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健康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探析
時間:2022-12-07 04:10:21
導語:加快健康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健康旅游滿足了人們對旅行體驗和健康服務的雙重需求,已逐步成為現代旅游業中最具活力、最受歡迎的形式之一。發展健康旅游對我國擴內需、穩增長、促就業、惠民生、提升國際競爭力都具有重要意義。在健康中國建設的背景下,我國健康旅游產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代,亟待深度挖掘并整合資源,結合數字時代特征,實現高質量發展,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關鍵詞:健康旅游;創新發展;探析
一、健康旅游產業風生水起
健康旅游是近年來健康服務業中涌現出的一股熱潮,是旅游業與健康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業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公眾對健康日益關切,對健康服務的需求也趨于多層次、多樣化。旅游作為國民的“幸福必需品”,也逐漸增添了備受青睞的健康要素。高端醫療、特色專科、康復療養、休閑健身、養生保健等健康資源均成為旅游吸引物,“旅游+醫療”“旅游+康養”等類型的旅游模式越來越受到追捧。與傳統旅游相比,健康旅游將康復、養生、健身等項目貫穿于旅游全過程,契合了人民群眾追求生活品質、樂享健康愉悅的時代需求,成為滿足人民群眾休閑旅游和醫療服務雙重需要的新方式,是當前最能體現幸福感的產業形態。健康旅游大致分為醫療旅游和養生旅游,二者均擁有強勁的增長態勢和廣闊的融合發展空間。2020年,我國旅游業和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分別達到7萬億和8萬億元。預計到2030年,中國健康旅游產業將達到30萬億。當前,發展健康旅游對擴內需、穩增長、促就業、惠民生都具有重要意義。抓住機遇推動醫養健康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創新性健康服務產品和服務,是我國健康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二、我國現階段健康旅游業發展概況
我國的健康旅游已步入發展黃金期,產業潛力巨大,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客戶群體廣泛。公眾的健康需求迅速增長,健康群體、亞健康群體及患病群體對健康旅游均有消費需求。尤其是老年群體和女性消費群體對健康生活、養生旅游、購物娛樂得越發關注,對健康旅游消費的拉動作用顯著。二是產業環境優越。在健康中國的目標引領下,健康旅游行業政策紅利豐厚。國內豐富且極具特色的旅游資源、中醫藥等特色市場,都為發展健康旅游提供了支撐。三是實踐探索活躍。海南、北京、上海、山東等地都對健康旅游進行了積極布局,北戴河、秦皇島、三亞、九華山、桂林等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全面建設。中國首個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海南博鰲醫療旅游先行區已領銜對接大批國際一流醫療機構、院校和醫療器械企業,匯集了高端國際醫療養生資源。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也在加快建設,山東東阿阿膠世界等基地全面展示了中醫藥健康旅游的獨特魅力。雖然我國健康旅游產業蓬勃發展,但產業國際競爭力有待提高。原因有以下幾點:(一)實踐模式不成熟不豐富。全球健康醫療旅游業已向產業化發展,但我國健康旅游卻多處于小眾試點階段,大多項目在“摸石頭過河”,缺乏適合推廣的運營模式。健康旅游的產品優勢和特色不突出,信息整合平臺缺失,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難以得到精準匹配。(二)專業人才相對不足。精湛的專業醫療技術和良好的醫養配套服務是發展健康旅游的關鍵支撐。與醫療旅游強國相比,我國專業化醫療技術人才和醫療旅游的復合型管理人才都極為匱乏。(三)品牌效應尚未形成。我國的健康旅游產品缺乏品牌優勢,中醫藥的民族特色沒有充分彰顯,國際吸引力弱。雖然中醫藥的療效日益受到國際認可,但到中國接受醫療服務的外國游客數量很少。(四)服務保障不健全。健康旅游作為新型融合產業,涉及中介、信息通信、簽證等多項服務保障,需要交通、醫療、住宿等配套設施支持。中國在入境醫療旅游方面,遠落后于韓國、泰國、印度、新加坡等健康旅游產業鏈成熟的國家。國內的健康旅游也多集中于觀光游覽和康復體驗,醫療旅游比重小。一方面,是因為國內優質醫療資源多集中于一線城市,現有醫療機構不具備為大批游客開展醫療旅游的能力;另一方面,國內游客在異地醫療社保報銷方面無法完全實現便利化,國際游客則在簽證、翻譯陪同方面存在障礙。另外,國內醫療旅游服務機構缺乏統一的行業規范和全面監管,健康旅游中產生的醫療糾紛時有出現。
(一)借助自貿區建設,加強國際開放合作。我國多個自貿區的定位中都點題發展健康旅游。比如:海南自貿港中的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旨在聚集國內外高端醫療旅游服務和前沿醫藥科技成果,創建國際化醫療技術服務產業聚集區;河南自貿區開封片區重點發展醫療旅游等服務業;四川自貿區開展中醫藥國際健康旅游線路建設;陜西自貿區重點推動中醫藥健康旅游發展等。因此,宜抓住各地自貿區建設契機,借鑒先進經驗,擴大國際合作,對接國際醫療標準的支持政策,將地域特色和國際經驗相結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健康醫療旅游目的地。(二)立足特色優勢,聚焦中醫藥健康旅游。目前,中醫藥健康旅游是一個全新的探索性領域,也是我國中醫藥名揚世界的新契機。因此,宜探索中醫藥健康旅游發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應用互聯網技術,堅持走創新發展道路,推進中醫藥產業化改革創新,讓中醫藥和旅游的發展相得益彰;通過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的中醫藥海外中心,充分推廣中醫藥文化,推介中醫藥健康游線路,提供中醫藥保健服務、調理療養服務等中醫嵌入式體驗項目;豐富中醫藥旅游產品和服務。突出健康旅游產品的獨特性,提升游客的互動參與度。在度假區開設五禽戲、八段錦、武術等體驗課程,打造膳食療養、養生茶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養生項目等,讓游客在中醫藥健康旅游中,不僅能體驗中醫藥養生、康復、醫療的技術方法,達到健康促進、疾病防控的目的,還能感受天人合一、陰陽平衡等中醫藥健康文化理念的博大精深,進而弘揚我國的中醫藥文化,傳承民族醫特色,增強我國健康旅游的獨特性,提升產業競爭力。(三)突出新技術引領,強化融合創新發展。豐富健康旅游體驗,不僅要讓游客在旅游中收獲健康,還應舒心、驚喜地享受這個過程。可充分發揮我國先進的數字技術優勢,搭建一站式健康旅游智慧服務平臺,提供“全過程、定制化、個性化”服務,既能匯集服務需求,智能規劃路線,提供配套服務,又能進行數據分析并提供后續保障,形成一個便民、利商、促宣傳的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健康旅游基地則可運用全息投影、虛擬現實、裸眼5D體驗等技術,營造宏觀和微觀不同場景,為游客帶來直觀的、趣味性、科普化的健康文化體驗。讓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貫穿于理療、健康餐飲、健康購物、健康住宿等旅游的全過程,把智慧科技轉換成健康旅游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強勁引擎。舉辦健康會展,開展健康講座、健康管理評估、養生項目體驗等,引導游客通過深度沉浸式互動,提升健康旅游品質,進而激發對健康、養生和生活方式的思考和追求。(四)結合重大戰略,突出市場導向。發展健康旅游應與“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黃河生態旅游帶建設等充分結合,鼓勵更多市場主體把握機遇,積極參與健康旅游發展的產業實踐,實現健康旅游發展的共建共享。整合區域優勢醫療資源、特色養生保健資源、綠色生態旅游資源,面向國際國內市場,發展養生、體育和醫療健康旅游。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及周邊國家的健康旅游合作,舉辦國際健康旅游展會,開展國際醫療服務項目。積極拓展保健、康復、療養、照護等市場化較強的領域,開發和推介一批體驗性強、參與度廣的精品健康旅游路線和產品。打造一批健康服務產業集群,擴大醫養健康產品供給,完善全方位、全周期的醫養健康產業鏈條,重點發展健康研學、中醫中藥、健身休閑、健康食品等特色產業領域,催生健康新業態、新模式。(五)突破發展瓶頸,強化產業保障。創新體制機制,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引進培養健康旅游創新型高端旅游人才,為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持續動力。成立國家級健康旅游協會,統籌協調醫療標準化、健康旅游保障等相關事宜;建立高標準的行業準則及監管制度,規范健康旅游行業的發展;為境外消費者發放“健康旅游簽證”,提供翻譯、稅收等多維度的便利化服務保障;完善醫保異地結算功能,為患者流動就醫提供便利;鼓勵試點地區對本地居民進行健康補貼,鼓勵商業保險機構推出健康旅游保險產品,使更多消費者有能力享受健康旅游。
參考文獻:
[1]葛君書,王貴生,孫穎,李瑞鋒.韓國健康旅游的發展對我國中醫藥國際健康旅游的啟示[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15(06):1160-1164+1168.
[2]孫源源,倪昊翔,王慧華,王玉芬.“一帶一路”背景下中醫藥健康旅游競爭力評價[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0(04):255-262.
作者:張妍 單位:中共開封市委黨校
- 上一篇:旅游業“營改增”問題及對策研究
- 下一篇:高校報賬難的現狀及對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