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業會計論文

時間:2022-08-19 10:39:37

導語:施工企業會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施工企業會計論文

一、施工企業加強會計內控的必要性分析

(一)能夠更好的防范財務與經營風險

會計內控機制的一項實施目的便是幫助企業有效防范風險。施工企業由于其自身性質,自己需求量較大,且項目周期較長,企業自身往往需要墊付大量資金。因此,無論是經營風險還是財務風險都相對較大。有效防范這類風險便成為施工企業會計內控機制的一項主要目的。會計內控機制能夠對風險因素進行有效評估,將風險測定在合理范圍之內,從而有助于提高企業的風險管控能力。

(二)能夠使施工企業的經營管理更加規范

每個企業的經營都有其自身特點,施工企業也不例外。其不僅周期長,且工程所在地較為分散。這使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存在一定難度。目前,我國大多數的施工企業在內部管理上都較松散。而加強會計內控,能夠對各個部門、各個崗位的工作人員等進行有效監督,有助于其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態度,從而有助于施工企業的經營管理更加規范。

二、我國施工企業會計內控機制的有效性分析

(一)針對會計內控環境的有效性分析

在會計內控環境方面,施工企業存在著以下問題。首先,公司治理結構“形同虛設”。施工企業的管理者權力過大,常常是“權力凌駕于制度”。此外,結構設置也不甚合理,崗位設置和人員職責落實不明;投資等重大事項的辦理未實行集體決策制,從而給企業埋下了風險隱患。其次,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施工企業除了崗位設置和人員職責落實不明之外,并未實施有效的競爭約束與激勵機制。不僅不利于充分調動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而且相關考核可能也不甚公允。再者,在社會責任方面,施工企業對工程質量管理存在不到位的現象,導致產品質量存在隱患。因此,施工企業的會計內控環境亟待疏導。

(二)針對會計內控活動的有效性分析

目前,我國的施工企業雖然普遍都能建立比較規范與完善的會計內控機制,但是實際的執行效果卻并不佳,執行力度也不強。導致企業的會計內控機制成為“擺設”。在內控活動方面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首先,在全面預算管理方面,施工企業無論是在預算的編制,還是在審批與執行方面,都并未體現為“全員參與”的局面。普遍是由企業財務部門的財務人員負責編制、審批,以及執行追蹤等,預算管理流于形式。其次,在對工程款的結算、收回、欠款管理,以及合同管理、工程質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管理職責不清、未按合同約定執行、獎懲不到位等現象。再者,在財務信息管理方面,很多施工企業并未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從而無法對財務信息的真實可靠給予充分保證。

(三)針對會計內控監管狀況的有效性分析

在內部監督方面,有些施工企業對會計內控機制并未建立有效的監督檢查機制,并缺少對會計內控機制實施有效性的評價機制。內部監督顧名思義,就是對企業的會計內控機制的實行情況進行檢查與監督,并評價其有效性。然而,我國大多數施工企業在此方面的工作并不到位。此外,良好的會計內控監管機制還需要內部審計人員對會計內控機制具有充分的了解與評價。然而,我國大多數的施工企業并不具備這種先進的審計模式。內部監督也僅限于賬項審計等方面,無法對風險、制度執行的有效性等進行全面而有效的監督。

三、施工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關鍵細節分析

(一)關鍵點之一:強化施工企業的會計內控能力

強化施工企業的會計內控能力主要有三種措施,詳見表1。

(二)關鍵點之二:強化內部監督

作為會計內控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內部審計主要用于監督與評價會計內控的執行效果與風險衡量,并及時發現企業內部管理中的潛在問題,及時提出改進建議,實現審計的增值服務,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然而我國目前大多數的施工企業內部監督狀況都并不盡如人意。對此,筆者建議施工企業除了進一步提高內審人員的專業素養之外,還應改變原有的內審模式,適當引入“風險導向審計”,將風險評估作為審計重點。在日常的審計工作中,重點對企業的經營、財務風險進行分析與評估,并根據風險評估結果確定審計范圍與重點。繼而分配審計資源,確保審計工作的效果與效率。此外,施工企業還應有針對性的實施審計程序,針對潛在問題從專業角度提出審計建議,以提高企業的風險管控能力和內部控制能力。

(三)關鍵點之三:強化內控考核

除上述措施之外,筆者建議施工企業還應定期對會計內控機制的執行情況進行考核,并針對考核結果給予獎懲。考核標準可以設置以下三點,詳見表2。

(四)關鍵點之四:提高風險防范與控制能力

前文已述,施工企業所承受的風險較大。因此,企業應樹立風險意識,針對建立風險防范體系。通過識別、評估、控制等手段,提升企業的風險管控能力。首先,施工企業應建立“信用評價體系”,積極搜集和分析供應商及客戶的信用狀況,并進行追蹤。其次,施工企業應加強合同風險管理,將合同風險防范作為企業一項重要的任務。圍繞合同的起草、審批、執行等進行全過程的風險管控。再者,施工企業通過不斷強化內部監督,將風險管控融入至內部審計之中。內審人員要全面掌握企業的項目招投標情況,以及工程施工、完工、驗收、結款等情況,全面把握企業的財務風險。

作者:焦東霞單位:青島和瑞城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