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計報表分析問題與對策

時間:2022-06-17 11:57:29

導語:企業會計報表分析問題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會計報表分析問題與對策

摘要:企業會計報表分析能夠為會計報表的使用者提供有效的決策依據。文章采用問題分析法對目前企業在會計報表分析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發現當前企業會計報表分析中存在的分析方法、報表質量、報表附注、人員能力四個方面的不足,并在分析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對策,以期能夠為企業會計報表分析提供借鑒。

關鍵詞:會計報表;財務分析;會計準則;附注

一、引言

會計報表是一個企業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的集中體現,它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發生的業務信息、管理信息、現金流信息等通過一系列的確認、計量、記錄和整理,最終以各個會計科目及對應金額的形式反映在表格中。因此,對會計報表進行分析,不僅有利于及時發現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更能挖掘企業潛在的發展優勢,對于企業經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企業會計報表分析的現實意義

(一)檢驗企業經營管理成果

會計報表是企業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的集中體現,通過對會計報表的分析,既能夠將會計報表中各個科目之間的勾稽關系予以明確,又能夠綜合各個會計科目的數據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情況予以展示。通過將報表的結果與前期的預測以及相關標準進行對比,可以對企業經營管理的成果進行充分檢驗,找出目前企業發展所存在的優勢與不足,揚長避短,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為企業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通過會計報表分析,報表使用者能夠對企業的資產和負債情況、營運和盈利情況、收入和利潤增長情況等有充分的了解。從企業內部來看,管理層可以根據報表分析結果,找出自身經營管理中的弱勢,制定相應的應對之策,從而改善經營管理;從企業外部來看,投資者、監管機構等可以利用會計報表的分析結果,決定是否投資以及判斷企業運行是否合規。因此,對于報表使用者來說,會計報表分析能夠為其提供決策依據。

三、目前企業會計報表分析中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報表分析方法存在局限

目前,企業會計報表分析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分別是比較分析法與比率分析法,然而這兩種方法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缺陷。對于比較分析法,在運用此方法對會計報表分析的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比較對象是確保此方法分析結果準確性的關鍵所在。企業在進行會計報表橫向比較分析時,可以選擇行業平均值或者行業內代表企業平均值作為比較標準,然而通常來說,選擇行業平均值往往不具有代表性,選擇行業內代表性企業的平均值則有可能使比較的結果與自身發展的需求不匹配。而在進行縱向比較的時候,由于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面臨的經濟環境、實施的企業戰略也就不盡相同,就會出現不同時間同一企業會計報表數據不具有可比性的情況。因此,在運用比較分析法分析企業會計報表時,由于比較對象的判斷與選取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會計報表比較分析的結果也就可能不盡人意。比率分析法是基于企業財務報表數據,利用既定的指標公式計算得出一系列的財務比率指標,用這些指標來判斷企業經營管理情況的好壞。然而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針對企業同一種能力的分析往往會有多個財務比率指標,這些指標的計算所選取的報表科目和數據不盡相同,從而很有可能導致運用不同指標對同一能力的分析出現兩種截然相反的結果,因此,如果不能選擇合適的財務比率指標,就會使得企業會計報表分析結果產生一定的誤差。

(二)會計報表質量控制亟需加強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會計準則正在不斷修訂和完善。目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仍處于初級階段,各行各業企業的規模、經營方式、經營特點等都有所不同,在這種情況下,持續更新修訂的會計準則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就產生了較大的障礙,很多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在對新會計準則的應用往往受制于內控水平、會計人員素質等因素,使得財務核算最終形成的會計報表質量較差。以收入準則為例,新收入準則下,需要以合同作為收入確認的前提,要嚴格按照五步法來確認收入,但是由于新收入準則應用時間較短,仍有較多企業在應用時難以把握收入確認的時點,甚至仍然以控制權與風險的轉移作為收入確認的依據,這樣一來就使得會計報表最終形成的數據,未必就是企業經營成果的真實情況。會計報表的質量是會計報表分析的基礎,如果是針對一份低質量的會計報表進行分析,不管采用何種方法,分析出來的結果也只是空中樓閣,不具有參考性。

(三)會計報表附注披露存在缺陷

當前,會計報表附注的披露表述方式不盡相同,雖然這樣可以結合企業自身特點來進行充分披露,但編制標準的不統一使得不同企業間對于同一會計報表事項的描述可能差異較大,甚至有的企業為了表現披露的全面性,會計報表附注披露過于繁復、不突出重點、毫無條理。同時,會計報表附注對相關事項的表述主要取決于附注編制人員的專業素養,對于難以把握的會計報表事項,編制人員在表述上很有可能會含糊其辭,使報表使用者對該事項不明。除此之外,對會計報表科目在附注中進行具體明細的披露時,明細維度的劃分依賴于編制人員的主觀判斷,比如往來科目款項性質的劃分,很多企業都是依據編制人員自身對于款項性質的理解予以確定,一旦理解與實質業務發生的情況不同,就會使得報表附注所要表露的意思與實際情況大相徑庭。而當附注披露存在欠缺時,所進行的會計報表分析也必然是難以反映企業的真實情況。

(四)財務人員綜合能力有所匱乏

企業會計報表分析既涉及到純會計科目數據的分析,又涉及到對會計數據背后相關非財務信息的分析,既會涉及到企業內部的數據信息,也會涉及到企業外部的相關信息,如經濟環境、金融環境等。因此,會計報表分析人員除了要具備一定的財務會計相關知識外,還需要對經濟、金融、市場等方面的知識有所了解。當前,企業會計報表的分析人員主要是財務人員,這些人員雖然在專業的財務知識儲備上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但是往往卻僅局限于財務層面,對于會計報表分析人員所需要具備的其他能力卻有所欠缺。因此,導致了目前企業會計報表的分析結果大多都停留在財務層面,對于企業經營過程中所面臨的產品與服務提供、經濟環境、市場環境等情況很少涉及。因此,會計報表分析人員綜合能力的欠缺很可能會使得報表分析結果難以應用于企業的戰略調整及外部環境變化的應對。

四、強化企業會計報表分析的對策建議

(一)構建完備的會計分析方法

選擇科學的會計報表分析方法是進行報表分析的關鍵所在。首先,在進行報表分析時,除了要對報表數據進行定量分析外,還應當進行定性分析,通過定性分析來對定量分析的差異進行解釋與補充,使會計報表分析的結果既能體現數據間的勾稽關系,又能體現報表數據產生的來龍去脈;其次,要選擇合適的財務指標對會計報表進行分析,不同企業、不同業務、不同會計科目所適用的財務指標可能有所不同,在進行會計報表分析時要充分考慮各種差異化的因素,將財務指標分析精細化、層次化,從而使得運用財務指標進行報表分析時更加符合不同企業的實際情況。如針對制造業企業與高新技術企業這兩種企業,會計報表分析所側重的財務指標就會不同,制造業企業側重營運能力指標的分析,而高新技術企業則更注重研發相關的指標分析;最后,在進行比較分析時,要充分結合企業自身的經營規模、經營特點、經營周期等因素,選擇恰當的比較對象,使比較分析的結果更有參考意義,從而為企業的發展決策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

(二)提升會計報表編制質量

高質量的會計報表能夠為會計報表分析提供科學的數據基礎,因此,提高會計報表質量是進行會計報表分析的又一重要前置條件。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各個環節連接的ERP信息系統已經日益在我國各行各業的企業管理中開始應用,極大的實現了業務信息與財務數據的實時交互,為企業財務報表數據的形成提供了有力支撐。因此,為了提高企業會計報表質量,優化企業的ERP系統流程不失為一個優質的方法。企業可以將自身的內控矩陣、更新的會計準則、相關的稅務要求等通過專業的技術手段,內嵌于ERP系統中,這樣一來就能極大的促進業財融合,使企業各種經營活動所產生的數據通過系統形成財務數據,這樣財務數據的準確性人為干擾的因素就降到了最低,使得會計報表的數據既符合各方要求規范,又符合企業的業務實際,為會計報表分析提供更加真實的數據基礎。

(三)豐富會計報表附注內容

會計報表附注是進行會計報表分析時的重要參考依據,因此,附注內容越充實、越全面,在進行會計報表分析時所能利用的信息也就越多。除了要對會計報表中的重要會計科目進行說明外,會計報表附注還應當就一些非財務信息進行披露,如土地與房屋建筑物的現值、擔保情況、未決訴訟、研發創新、市場環境等,通過這些非財務信息的添加,使得報表附注的內容更加完整。同時,對于本期企業所采用的會計估計及會計政策情況,在進行報表附注編制時也應當充分披露,從而使報表分析人員在進行分析時能夠清楚的了解會計報表中數據核算的方法及依據,從而對會計報表進行全面而豐富的分析。

(四)培養復合型的分析人才

會計報表分析人員的能力將直接關系到會計報表分析的輸出結果。當下,企業除了要對會計報表分析人員的財務會計知識進行培訓外,還應當重點培訓在進行會計報表分析時所需要的其他專業能力,如經濟專業能力、金融專業能力、市場專業能力等。除此之外,企業還需要及時關注國家對于會計政策、稅收政策等財經法律法規的更新,督促報表分析人員緊跟財經法規的變更,及時了解,并在報表分析時予以運用,從而使得報表的結果更加具有實際應用性。

五、結語

會計報表分析對于企業來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企業應當通過克服各種報表分析所面對難題,使會計報表分析的結果更加可靠,從而為企業的發展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參考文獻:

[1]周敏.民營企業會計報表分析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商訊,2020(23):19-20.

[2]李慶.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納稅,2020(12):84+86.

[3]林燕玲.企業會計報表分析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商業,2020(06):156-157.

[4]黃桃仙.企業會計報表分析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納稅,2019(36):104-105.

[5]宋云霄.淺談企業會計報表分析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市場,2019(18):118-119.

作者: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