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游助推貧困村產業發展思考
時間:2022-12-08 11:25:52
導語:鄉村旅游助推貧困村產業發展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發展鄉村旅游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途徑,對于更好地加快農村生態宜居步伐有著重要作用。同時,鄉村旅游發展可以有效助推鄉村產業發展,進一步助推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本文以天祝藏族自治縣大紅溝鎮鄉村旅游發展為例,分析了當前貧困村鄉村旅游發展存在的短板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鄉村旅游;貧困村;產業;建議
黨的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部署,為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天祝縣大紅溝鎮轄9個行政村,其中5個深度貧困村、3個建檔立卡貧困村、1個非貧困村。2020年,隨著天祝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的全面完成,以鄉村振興戰略激發貧困地區內生動力和外在活力,助力破解相對貧困,實現共同富裕的重大課題擺在了我們面前。為此,本文就天祝藏族自治縣大紅溝鎮鄉村旅游發展助推產業發展淺談一些認識和思考。
一、大紅溝鎮鄉村旅游現狀分析
近年來,大紅溝鎮搶抓納入天梯山大景區建設機遇,通過整合資源,調整產業結構,實施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大力盤活生態資源,成功舉辦了兩屆鄉村旅游節。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加快推進農業農村改革,加大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優勢產業,實施精準扶貧等方式,著力改變發展方式,積極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現已培育成以油菜花、藜麥、中藥材為主的種植產業和以牛、羊、雞為主的養殖產業,在大紅溝村、紅溝寺村分別建成菜籽油和中藥材深加工扶貧車間,夯實了產業發展基礎。積極發展鄉村旅游業,建成以生態農業觀光、民俗風情體驗、精品民宿接待、鄉村戶外運動為一體的鄉村旅游框架。以油菜花為例,大紅溝鎮目前油菜花種植產業已形成一定規模,相比其他周邊鄉(鎮)有較為明顯的優勢。一是交通便捷、出行方便。大紅溝鎮距離武威市區70多km,全鎮9個行政村全部實現了村村通硬化路,通過萬畝梯田花海賞花游的輻射帶動,大紅溝鎮成為武威市區居民鄉村旅游、夏日避暑的最佳目的地。二是油菜花種植向規模化、產業化發展。近年來大紅溝鎮大力實施“坡改梯”項目,共建成梯田666.7hm2余畝,涉及東片4個行政村,集中力量打造全鎮油菜花海景觀帶。2019年建成一所菜籽油加工扶貧車間,帶動群眾致富增收。三是油菜花花期較晚,每年花期為7、8、9月份,因氣候原因相比4、5月份盛開油菜花晚至2到3個月,7、8、9月份正值學生暑假,可進一步加大客流量。
二、鄉村旅游發展助推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規模化程度不高,經濟效益單一油菜花目前規模化程度還不夠高,且油菜花用途單一,多用途的開發和應用不夠,經濟附加值效益不高。(二)產業鏈條較短對油菜花的精深加工不足,副產品綜合利用程度低,且產品從加工、儲存、銷售等環節發展滯后,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三)缺乏品牌知名度目前還沒有打造出真正代表大紅溝鎮特色的地域化品牌。大紅溝鎮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稟賦優勢,可主打綠色生態品牌的特色菜籽油,但因缺乏系統的宣傳、生產、銷售商業渠道,沒有形成統一的地域商標,營銷方式也是以分散型自產自銷為主,經濟效益帶動不明顯。(四)產業融合度不高利用生態資源發展生態經濟不充分,農業發展與鄉村旅游產業融合度不高。大紅溝鎮油菜花種植產業還存在低水平模仿、模式單調等問題。產業類型的重復降低了競爭力,分散游客消費能力,進而降低效益。(五)新型業態構建不夠沒有跳出傳統的景點式體驗模式,還停留在走馬觀花式的旅游階段,鄉村旅游新型業態發展上創新求異不夠。
三、鄉村旅游發展助推產業發展的建議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振興是重中之重,必須要根據本地區實際,立足產業興旺這個著力點,找準差距,補齊短板和弱項,集中力量,重點從優質品種推廣、訂單基地建設、綠色技術模式開發、農旅互動融合為發展導向,加快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增加農民收入。(一)以市場為導向,推進農民調整產業結構采取“訂單+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鼓勵群眾因地制宜發展油菜花等種植產業,推行“訂單種植模式”,實現以產定銷,農民只管把地種好就行,不用操心價格。(二)加強油菜花附屬產品的研發要加強油菜花“菜用、油用、花用、飼用”等功能開發,加大油菜花多用途的開發與應用,加快形成完整的開發利用體系,大力發掘油菜花經濟附加值,改變油菜花用途單一的現狀,提高油菜生產效益。(三)要突出綠色化、品牌化特點,打造具有高原特色生態品牌的菜籽油產品新建一所古法榨油作坊,保留傳統的工藝特點,用最傳統的手工工藝展現榨油的整個過程,在生產壓榨過程中最大程度保留油脂的固有香醇,從而確保產品的綠色、健康、營養、生態。同時,也可讓游客參與其中,增加其深度體驗感和高度的參與度,感受自己榨油的喜悅之感和勞動成果,讓游客買得放心、吃得安心。(四)以農促旅、農旅融合,繼續在油菜花上做深做細做好文章一是在油菜花海中增加一些趣味性場景和元素,放置不同造型的稻草人、風車、動物、卡通人物等,或者是打造花海徒步木棧道、油菜花海觀光小火車等游玩項目,以及最美風景打卡點,進一步豐富賞花游玩的體驗感。二是積極探索創意農業,將數字農業與農耕文化融合,嘗試在農田間繪制彩色圖案,打造油菜迷宮區和五彩油菜花海區。三是以旅游體驗為目的、促產業升級。開展“暢游花海•回歸自然”花海徒步觀賞、“暢享激情•放飛青春”鄉村旅游自駕游、“多彩夏日•魅力大紅溝”攝影大賽、“鄉村騎行•親近自然”低碳健身、“田園風光•寫意山景”文學采風、書畫寫生、“習俗獨特•風情濃郁”民間文藝表演等系列活動。(五)補齊公共服務短板,提升旅游信息與服務功能以游客服務中心為支點,在各個村莊及景點修建服務e站,提供充電、飲水、休息以及產品推介功能,通過關注大紅溝旅游二維碼,借助公眾服務平臺,對大紅溝鎮特色旅游資源、精彩旅游活動、特色民宿、特色土特產、旅游服務等進行全面推介和宣傳,為游客更好地了解大紅溝鎮提供便捷的服務。通過增加智慧元素,讓大紅溝旅游產業蝶變升級。(六)“直播+電商”助力鄉村振興培養一批農民網紅通過直播展現鄉村生活、草原牧歌、藏式文化風情、土特產品制作等,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搭建城鄉互動、文化溝通的橋梁,將最原始的生態美、風吹草地見牛羊、萬畝梯田油菜花的美景展現給觀眾,勾起游客對美麗鄉村的向往,從而帶動鄉村旅游和產品銷售,以“直播+電商”的形式助力鄉村振興,讓藏在深山無人識的土特產搭上互聯網的快車道走向更廣闊的市場,盤活資源優勢、發揮資源稟賦,使鄉(鎮)的特色產業煥發出更大的光彩。(七)因地制宜,引入社會資本以市場為導向,盤活農村閑置資源,著力打造集產業培育、地域文化、自然風光、鄉村民宿等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的產業集群,把民間資本引到建設美麗鄉村當中,資本的進入一方面可以完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的配套建設,另一方面可大力助力產業振興,帶動產業規模化、機械化,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
作者:王斌文 單位: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大紅溝鎮農技農經站
- 上一篇:民政局村務公開開展情況報告
- 下一篇:鄉村旅游發展模式與思路創新
精品范文
5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