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9-15 08:21:24

導語: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問題及對策

一、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存在的問題

1.缺乏健全的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制度

在我國現行的行政事業單位中,大多數并沒有建立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的制度。第一,固定資金的使用與支出沒有詳細規定,申請審批程序過于隨意,支出與預算極度不符;第二,財務部對預算計劃只是敷衍了事,沒有按照實際情況進行深入調查,致使資金去向不明,資金使用效率無法保障。第三,固定資產管理與財務核算相互孤立,溝通協調不暢,信息不對稱,造成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的混亂。

2.單位職員固定資產管理于核算意識薄弱

行政事業單位的各階層領導,對固定資產的管理與核算未能給予足夠的重視,導致固定資產申請審批程序敷衍了事,沒有進行深入核實,造成固定資產的嚴重浪費;預算人員抱著不得罪人的心態,只是根據申請人填報的資料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簡單的羅列,卻沒有對開展工作的實際固定資產需求做詳盡的了解,容易造成資金支出超出計劃;財務人員僅按領導批復進行資金支出,而不管支出是否真正合理,造成固定資產專項資金的浪費;會計從業人員只是對資金流轉過程進行簡單的試算平衡,只是簡單的完成自己會計核算的工作,并沒有對資金的去向和使用效果進行詳細的了解;基層人員濫用單位固定資產,抱著“不用白不用”“沒花自己錢”的心態,隨心所欲的做出資金使用申請,公款私用情況時有發生。上述因素導致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使用率較低,容易滋生資金的浪費與流失、貪污腐敗等問題。

3.缺乏功能完備的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監督部門

在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中,根本就沒有專門的資產管理監督部門,或者只是表面上成立了一些監督機構,但卻未開展實際工作,這就容易造成資金去向不明和資金亂用等現象,降低資金使用的實際效果。如果對固定資產的管理與核算監督不到位,不僅會產生實際開支超出預算的現象,容易滋生貪污腐敗等問題。

4.單位職員綜合素質較差

在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中,都存在一種現象,就是單位職員的責任感和歸屬感較低,不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第一,單位職員職責分工不明確,在工作過程中相互推脫,出現問題時相互脫責;其次,核算人員填寫原始憑證未嚴格遵守會計法規的要求、填寫不規范、填寫信息不真實、審批手續不全,未能詳細記錄單位的賬目明細,造成單位固定資產難以真實的衡量與流失;第三,多數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人員的專業知識不足,未接受專業的財會核算培訓,不能嚴格遵守會計制度相關規定,職業道德較低,私自修改單位賬目,造成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與核算無法順利開展。

5.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統計信息不實

“賬賬相符、賬實相符”是對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的最基礎的要求。然而在實際操作與管理過程中,記賬人員疏忽大意,很多統計信息不實或不詳細明確。第一,對于公用設備或不常使用的設備,無法明確記錄固定資產的數目與所屬部門,造成重復記錄或漏記;第二,未能準確衡量固定資產的價格與折舊。這就要考慮到市場的動態性,展開定期的資產審查,掌握固定資產的經濟價值與市場價值,準確的對固定資產價值進行衡量評估;第三,固定資產的管理與核算部門脫節,對于資產的管理通常由資產所屬部分分管,而核算統一由財務部門進行專門開展,這就容易造成固定資產核算發生偏離與信息不真實,造成管理與核算信息出現多記或漏記。第四,忽略了捐贈或無償調入的固定資產的核算。

6.購買、報廢固定資產不合理

第一,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意識不強,只知道考慮本部門的利益,向上級申報固定資產的購買,造成固定資產出于閑置或半限制狀態,降低資金的使用效率。第二,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往往忽視了對報廢固定資產的處理,未能嚴格按照國有資產處理程序操作,未經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審核備案批準和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資產評估,擅自買賣國有資產,私自定價,造成固定資產的嚴重流失,也容易滋生貪污腐敗行為。

二、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與核算水平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制度

通過建立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相關制度,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與財務核算部門之間的溝通與聯系,實現對固定資產的流入、支出與實際使用及效果整個過程的監督。構建以購買、使用、分配、處置、管理與核算為主要內容的固定資產有效地管理管理機制,建立健全相應的權責發生制、管理機制、預算機制,全方位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進項科學合理地管理與核算。第一,嚴格固定資產使用資金的審批;第二,明晰固定資產使用資金的預算明細,建立嚴格的報批制度,確保審批的資金能夠嚴格按照資金申請進行支出,并對資金實際使用效果做出評價,以確?!板X花在刀刃上”;第三,加強資產管理與核算部門之間的溝通,不僅可以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而且可以有效地提升各單位的工作效率。

2.提高單位職員的意識水平

單位職員是提高固定資產管理的效率的載體。第一,大力宣傳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的重要性,提高對固定資產管理重要性的認識,嚴格管理領導對資金申請的審核批復,提高財務部門固定資產支出的標準,要求預算部門做出詳細的預算,使單位員工對資產管理有著更清晰明確的認識;第二,建立獎懲機制,對公款私用、支出超出預算等現象進行嚴格懲罰,并追究相關法律責任,對資金使用效率較高、取得良好實際效果的人員給予物質和精神方面的獎勵,如晉升、加薪等。

3.加強資產管理與核算的監督力度

選擇原則性強、專業水平高的職員成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監督機構,堅持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真實完整”和“合理使用”兩手抓,及時發現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對監督部門授權,保證監督人員能夠按照要求切實執行監督任務,監督資金的申請、支出、去向、實際使用情況和實際效果,定期對固定資產的盤點清查,使資產清查工作實現制度化、常態化,提高固定資產審批標準,確保固定資產得到合理利用。此外,要建立離任審查制。當單位領導或資產實際管理者離開工作崗位時,要組織相關人員對固定資產進行嚴格的審查,嚴格辦理資產移交和監交手續,確保人走賬清和進一步工作的順利安排,防止固定資產流失。

4.提高管理與核算人員綜合素質

單位職員是保證固定資產使用效率的關鍵,可以從專業知識和職業道德方面入手,提升相關人員的綜合素質。一是明確管理和核算人員的職責,防止出現問題時,單位職員相會推責;二是規范從業人員考核機制,通過對職員定期進行專業知識培訓與考核,提升其專業水平;三是強化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培訓,增強會計人員的責任感,端正工作態度,對謊報財務信息等現象進行嚴肅處理。

5.建立信息化資產管理系統,實現固定資產電算化管理

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龐大,需要依托現代科學技術,建立先進的資產管理系統,對固定資產實施電算化管理,不僅可以保證資產管理與核算數據的真實性,還能夠降低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核算成本。利用計算機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用計算機代替手工記賬和賬簿管理,不僅及時、高效、清晰明確,而且還可以降低錯誤率。

三、結束語

行政事業單位實現可持續發展、公開化、透明化,必然要對固定資產進行專門的管理與核算。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對固定資產實施電算化管理,不斷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制度,提高單位職員的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意識和使用意識,加強對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的監督,提升管理與核算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這些措施能夠有效地解決固定資金管理與核算中存在的問題,提升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

作者:王平 單位:武警新疆警衛局后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