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持股計劃與國有股減持
時間:2022-03-22 03:40:00
導語:職工持股計劃與國有股減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國有經濟從非戰略性領域撤出已成為必要。1999年秋召開的"中共中央十五屆四中全會"上已明確提出"要適當提高公眾流通股的比重,選擇一些信譽好、發展潛力大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在不影響控股的前提下,適當減持部分國有股。"國有股的減持不僅關系到國有經濟的戰略轉移、國有資產的增值保值,而且和投資者的切身利益以及證券市場的穩定發展密切相關。關于國有股減持,當前提出的方案很多:如國有股配售、回購、拍賣、縮股流通、股轉債等等。本文則提出一種以職工持股為基礎的國有股減持思路,即借鑒國外職工持股計劃的某些做法,對職工內部持股進行重新設計,由國有股向職工股的轉移,以實現國有股的減持以及彌補社保基金的缺口的目的。
一、職工持股計劃的再認識
職工持股計劃,源于美國,即"EmployeeStockOwnershipPlan"(簡稱ESOP)。1956年,一家小型的加利福尼亞報紙連鎖公司--潘尼蘇拉報紙公司(PeninsulaNewspaperInc)實施了ESOP,為了使其雇員只借助于無抵押權的信貸,從其退休的雇主手中購買該公司,而不必降低他們的薪水或動用個人積蓄。此種股票獎勵計劃,在20年代股票市場上升階段中逐漸變得流行起來。而且《1974年雇員退休收入保障法》中也給予了ESOP官方認可,并將其作為禁止借款購股的例外,該法將雇員養老金計劃分為兩種主要類型:①確定福利計劃;②確定捐獻計劃。確定福利計劃是根據事先確定的公式,明確參與者在退休后將收到的金額。確定捐獻計劃對最終的養老金水平不作出任何承諾,只明確捐獻進入養老金計劃的金額。參與者退休后,按照退休時其帳戶中的金額領取養老金,確定捐獻計劃可以分為三種類型:股票獎勵計劃,利潤分享計劃以及現金購買計劃。在股票獎勵計劃下,企業每年向該計劃捐贈特定數額的普通股,如果股票是公開交易的,捐獻價值以當時股票交易價格為計算基礎;否則,就需要進行估價。因此,ESOP實質上屬于確定捐獻、雇員福利養老金計劃。
相對而言,我國企業職工持股歷史短得多,1984年7月,北京天橋百貨公司出于店面裝修,向公司定向300萬元的內部職工股票,這應該算是我國企業職工的持股的雛形。和ESOP相比,我國的職工股有很多不規范之處,并且更傾向于"短期化"。
①"即時福利"與"遠期福利"。ESOP中,職工只能在退休時按其帳戶金額領取養老金,"養老金"的性質決定了其是一種"遠期"才能享有的福利。而我國內部職工持股成本與公司上市后的市價的巨大差價,使得職工往往在公司上市后很快將手中的股票變現獲利,于是內部股往往變相地成為了一種企業給予職工的"即時福利"。
②主人翁動力不足。由于持股行為的短期化,職工的主人翁動力不足,內部持股很難達到加強公司內部職工凝聚力,調動其生產經營積極性的目的。
③職工持股外部化。資本市場的不規范導致部分內部職工股由一些非本企業職工的外部人員持有。
職工內部持股的短期化、內部化,已經違背了激勵職工的初衷,證券管理當局不久前已經明令今后上市公司不再發行內部職工股。內部職工股的廢止并不是由于其本身制度固有的桎梏,而在于實際操作的不規范和相關配套設施不健全所造成的,因此,對上市公司的職工持股制度重新設計顯得非常有必要。
二、職工持股計劃在國有股減持中的運用設計
國有股上市流通,一直是懸在我國證券市場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若妥善解決,將對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產生積極作用,否則,將產生重大沖擊,因此在進行國有股減持方案設計應充分協調好國有股受讓方和國家的利益,不能偏廢任何一方。2000年以來,國務院朱金容基總理在公開講話中多次提到的"變現部分國有資產,補充社會保障基金的不足",給減持國有股后收回的資金運用提供了方向性的政策指導。我們可以充分利用ESOP的養老金福利性質,對我國原有的內部職工持股進行重新設計,企業職工成為國有股的受讓方,國有股直接以股票而不是以現金形式進入職工養老保險資金的個人帳戶。一方面可以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省卻了由國有股折現為現金,進入社保基金再分配到個人帳戶的中間環節。
1、ESOP基本模型的設計
首先,準備減持國有股的某公司建立一個ESOP基金或信托,即養老金基金。ESOP從銀行借款,用這些資金購買該公司的股票,銀行的貸款由該公司擔保,并用ESOP信托持有的股票質押。該公司進行國有股捐贈,即由公司自身保證貨款本息的償付。貸款被償還后,屬于ESOP的股票將直接分到參與該計劃的每一名員工的養老金帳戶。股票由ESOP統一管理和買賣,職工退休后,屬于該職工帳戶的股票才能到二級市場上出售,以兌現養老金,由此實現了國有股的逐步流通。實質上,職工持股計劃中,國有股是作為養成老福利"捐贈"給企業職工的。
2、適用范圍
海通證券設計了《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的調查問卷》于2000年8月對全國20個城市的投資者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給出配售、縮股等幾種方案中,沒有一種方案得到半數以上的投資者的支持。因此在處理非流通股上市的問題上,要避免一刀切,應根據各個上市公司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流通方式。國有股的減持是個長期、艱巨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國有股以養老福利的形式轉到職工手中,由于國有股的容量較大,因此此種方案特別適合于職工人數較多的具有較強"吸納力"的大中型國有企業。
3、各方利益分析
職工持股計劃中,涉及方方面面的經濟主體:國家、企業、銀行、職工。正如前文所說,國有股減持不能偏廢任何一方,即不能讓國有資產流失,也要考慮到受讓方的利益和整個證券市場的穩定發展。讓我們看看,職工持股計劃作為解決減持國有股的一個設想方案,各方利益是如何協調的:
①國家。從表面上看,職工持股計劃中國有股的減持,國家并沒收回任何資金,但國家股以股票形式進入職工養老保險資金的個人帳戶,這是和政府"變現部分國有資產,補充社會保障基金不足"的初衷是一致的;②企業。企業獲得了銀行貸款,尤其是此貸款是政策支持的,會有某些優惠,有利于企業以低成本的資金進行技改和集約型的擴張;③銀行。銀行的貨款由企業擔保,并以ESOP信托持有的股票為質押,其償還有保障;④職工。職工以股票形式獲得養老金,有助于加強企業凝聚力,提升職工個人的工作干勁,在為獲得更多的養老金股票的資本利得努力的同時,使企業增值。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4、相關支持
美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實行職工持股制度的企業從1974年的300多個,發展到現在的1.2萬至1.5萬個,實施職工持股計劃的職工達12000萬,而我國過去二十多年來國有企業改革收效甚微,有必要通過實施職工持股計劃,另辟國有企業綜合產權改革新思路。政府應制定一個長期職工持股指導計劃,同時配以相關法律及政策上的支持:⑴補充公司法,以及相關經濟、勞動法律中職工持股的相關規定,使各基本法律相互配套、統一;⑵鼓勵銀行以低息貸款方式給予ESOP購買企業股票時的支持;⑶對實行職工持股制度的企業在稅收方面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
三、實施職工持股計劃對國有股減持的重大意義
1、實施職工持股計劃有利于養老金缺口的彌補。
通過減持國有股彌補社保基金的不足,已成為關系到改革的全局性問題,對于促進企業改革和市場體制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國基本養老保險缺口較大,每年流量缺口約為300多億元,存量缺口估計2至3萬億元左右。1998年全國基本養老保險收入1459億元,支出1511.6億元,缺口52.6億元;1999年全國基本養老保險收入1956億元,支出1925億元,結余31億元,但由于統籌層次低等原因,1999年實際為缺口,缺口約為200億元。現有的國有企業職工人數較多,同時退休人員的負擔也較重,通過職工持股計劃,國有股向職工個人養老金帳戶的轉移,實現國有股減持的同時,也彌補了部分養老金的缺口。
2、職工持股計劃切實加強了企業職工的主人翁責任感,提升工作動力。
我國原有的職工持股,沒有限制職工股不得交易的法律和制度,當募集公司上市一段時間后,職工股可以市場變現。由于職工"原始股"與市價巨大的差價空間,職工往往傾向于短期變現獲利,并不長期持有。而ESOP具有養老金福利的性質,職工以市價(或以少許折扣)獲得股票,往往在其退休(或調職、死亡……)時才能變現。職工長期持有股票,并和企業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企業經營好--企業價值上漲--股價上漲--職工股利以及相應的資本利得增加,如此良性循環有效地調動職工的生產經營的積極性,并且也提高了企業的經營績效。
3、職工持股計劃有利于減緩國有股變現對證券市場的壓力。
截至2000年7月10日,我國深滬兩市上市公司有1004家,上市股票(A股和B股)1086只,上市公司總股本3738.68億股,流通A股990.44億股,流通B股253.83億股,非流通股總計2494.42億股,占總股本的66.72%;其中國有股占非流通股的90%左右,約為2240億股,普通法人股約為170億股。而統計資料顯示,1999年全年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籌集資金總額740億元(包括發行新股,增發新股和配股),假設國有股以2元的協議價全部變現,市場擴容量相當于6年的新股發行量,這將嚴重打破二級市場的供需平衡,對市場產生不利影響。職工持股計劃中,國有股產權的轉移雖說是"瞬時"實現,但國有股轉為職工股,職工股變現卻是"間隔"完成,即職工年齡的參差不齊,職工變現養老金股票的時間也是不一致的。由于職工股是逐步變現的,因而有利于減緩國有股變現對證券市場的壓力。
4、職工持股計劃有利實現"多贏"。
我國上市公司的國有股是我國特殊國情下的產物,國家(或法人)投資興建的企業經資產評估后按一定比例折股,在符合上市條件后向社會公眾溢價發行,企業股票上市后分為可流通部分和不流通部分,同股不同權,不符合國際慣例,不利于入世后我國證券市場與國際市場順利接軌。職工持股計劃通過對國有股有計劃的減持,有利于國有資產的增值和保值,使其及時從缺乏競爭力的行業退出,實現國有資本的戰略性調整,實現十五大提出的國有經濟"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戰略性改組思路,解決我國經濟中存在的產業組織、產業結構、企業行為等方面的問題,進而謀求適應WTO框架的全球競爭優勢,實現"多贏"。
精品范文
10職工之家申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