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價格價值相關論文

時間:2022-06-02 09:28:00

導語:股票價格價值相關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股票價格價值相關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股票的相對價值分析;絕對價值分析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隨著社會的發展,股票價值分析的方法也越來越多、常說的市盈率就是靜態市盈率,是股票市價與其每股收益的比值、靜態市盈率是衡量股價高低和企業盈利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動態市盈率,其計算公式為是以靜態市盈率為基數、市凈率估值對于估算公司股票價值的參考度更大、一家相對于同行市場市凈率低且ROE高的公司可能被低估、股權自由現金流、無財務杠桿的公司股票自由現金流、有財務杠桿的公司的股權自由現金流、貼現現金流、貼現現金流模型運用收入的資本化定義方法決定普通股票的內在價值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文章主要論述股票價值分析中基本面分析的幾個方面——相對價值,絕對價值和業績評價指標,并以舉例的方式,分別從上述幾個方面對股票價值進行分析。根據上述關于股票價值分析方法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出一只股票的價格高與低,與其價值密切相關。

【關鍵詞】股票價值相對價值現金流

隨著社會的發展,股票價值分析的方法也越來越多,當前股票基本面分析主要有以下幾種:財務分析,相對價值分析,絕對價值分析和業績評價指標分析。比如,相對價值分析中有市盈率,市凈率,市收率,絕對價值分析中的代表是貼現現金流和股權自由現金流,在此,我就每種分析方法的代表進行說明,以便大家參考。

一、股票的相對價值分析

市盈率,簡稱PE,我們常說的市盈率就是靜態市盈率,是股票市價與其每股收益的比值,計算公式是:

市盈率=當前每股市場價格/每股收益用符號表示是:PE=P/EPS

如果結合公司的股利支付率和股利增長率,則計算公式是:

PE=P/EPS=DP(1+g)/(K-g)

DP為股利支付率,g為股息增長率,k為資本成本.

靜態市盈率是衡量股價高低和企業盈利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由于靜態市盈率把股價和企業盈利能力結合起來,其水平高低更真實地反映了股票價格的高低。例如,股價同為50元的兩只股票,其每股收益分別為5元和1元則其市盈率分別是10倍和50倍,若企業盈利能力不變,這說明投資者以同樣50元價格購買的兩種股票,要分別在10年和50年以后才能從企業盈利中收回投資。但是,由于企業的盈利能力是不斷變化的,投資者購買股票更看重企業的未來,因此,一此發展前景很好的公司即使當前的市盈率,投資者也愿意購買,預期的利潤增長率高的公司,其股票的市盈率也會比較高。例如,對兩家上年每股盈利同為1元的公司來講,如果A公司今后每年保持20%的利潤增長率,B公司每年保持10%的利潤增長率,那么到第十年時A公司的每股盈利將達到6.2元,B公司只有2.6元。因此,A公司當前的市盈率必然應當高于B公司。投資者若以同樣價格購買這家公司股票,對A公司的投資能更早地收回.

動態市盈率,其計算公式為是以靜態市盈率為基數,乘以動態系數,該系數為1/((1+n)×n),i為企業每股收益的增長率,n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存續期。例如,上市公司目前股價為20元,每股收益為0.38元,去年同期每股收益為0.28元,成長性為35%,該企業未來保持該增長速度的時間可持續5年,即時n=5,則動態系數為15%,相應地,動態市盈率為7.8倍,而此時靜態市盈率為52倍,兩者相差之大,可見一斑。動態市盈率告訴我們一個簡單樸素而又深刻的道理,即投資股市時應該有持續成長性的公司。

結合市盈率與預期增加率,我們可以得出目標企業的價格,即:PEG,PEG=可比企業的PEG×目標企業的g×100×EPS,這種方法是對市盈率的修正,能更加準確地評判公司的價格是否合理。

市凈率是我們經常使用的指標,這個比率是把一支股票的市場價格和當期資產負債表的賬面價值(所有者權益或凈資產)的比值,對于公司資產折舊低,質量高的上市公司(例如,公路路橋)。市凈率估值對于估算公司股票價值的參考度更大。但市凈率不適用信息技術,文化傳播等通過無形資產創造利潤的企業,可以說對于服務性企業,市凈率估值沒有任何意義,其計算公式為:

市凈率=股票市價/每股凈資產

用字母表示:PB=P/EPS

若結合股息支付率和增長率,計算公式為:

PB=(ROE×DP×(1+g))/(k-g)

DP,k,g同上,ROE為凈資產收益率.

市凈率也依賴于ROE,同時凈資產也依賴于銷售凈利率。假定其他條件相同,一般情況下,較高凈資產收益率的公司也有較高的市凈率,原因是一家有很高所有者權益的公司更有價值,它的賬面價值增長的更快。

因此,當我們考察目標股票市凈率的時候,要知道他與ROE有關。一家相對于同行市場市凈率低且ROE高的公司可能被低估,這是因為一般來說,低市凈率的股票在長期走勢強于大盤,特別是在大盤高位盤整階段有很好的表現。但在市凈率給股票估值時,應與其他指標一起應用。

市收率也是我們分析股票價值常用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市收率=股票市價/每股銷售收入

用字母表示:PS=P/S

若結合股利支付率和增長率,其計算公式為:

PS=(ROS×DP×(1+g))/(k-g)

一般來說,股票價格低且銷售收入高的公司可能被低估,但在分析股票價值時還應結合其他指標。

二、絕對價值分析

1.股權自由現金流

公司股權資本投資者擁有的是對該公司產生的現金流的剩余要求權,即他們擁有公司在履行了包括償還債務在內的所有財務義務和滿足了再投資需要之后的全部現金流,就是在除去經營費用,本息償還和為保持預定現金流增長率所需的全部資本性支出之后的現金流。

(1)無財務杠桿的公司股票自由現金流

無財務杠桿的公司沒有任何債務,因此無支付利息和償還本金,并且公司的資本性支出和營運資本也全部來源于股權資本,無財務杠桿的公司的權益現金流可按如下方法計算:

銷售收入-經營費用-銷售成本=利息稅收,折舊,攤銷前收益(EBITDA)

利息稅收,折舊,攤銷前收益-折舊和攤銷=息稅前收益(EBITDA_

息稅前收益-折得稅務局=凈收益(EAT)

凈收益+折舊-營運資金增加額=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OCF)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資本性支出=股權自由現金流

股權自由現金流是滿足了公司所有財務需要之后的剩余現金流,它可以為正,也可以為負,如果股權自由現金流為負,則公司不得不通過發行股票或認股權證來籌集新的股權資本。如果股權自由現金流為正,則公司就能以股票現金紅利的形式將剩余現金流派發給資本投資者。

(2)有財務杠桿的公司的股權自由現金流

有財務杠桿的公司除了要支付無財務杠桿公司的全部費用外,還要使用現金支付利息費用和償還本金。但是有財務杠桿的公司可以通過新的債務來為資本性支出和營運資本需求進行融資,從而可以減少所需的股權資本投資。

銷售收入-產品成本-經營費用=利息,稅收,折舊,攤銷前收益(EBITDA)

利息,稅收,折舊,攤銷前收益-折舊和攤銷=息稅前收益(EBIT)

息稅前收益-利息費用=稅前收益

稅前收益-所得稅=凈收益(EAT)

凈收益+折舊+攤銷-營運資本增加額外負擔=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OCF)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優先股股利-償還本金+新發行債務收入+股權資本自由現金流

2.貼現現金流

貼現現金流模型運用收入的資本化定義方法決定普通股票的內在價值。按照收入的資本化定價方法,任何資產的內在價值是由擁有這種資產的投資者在未來時期中所接受的現金流決定的。由于現金流是未來時期的預期值,因此必須按照一定的貼現率返還成現值,也就是說一種資產的內在價值等于預期現金流的貼現值。對于股票來說,這種預期的現金流即在未來時期預期支付的股利。

在該概念中,假定所有時期內的貼現率都是一樣的,需要指出的是,股票在期初的內在價值與該股票的投資者在未來時期是否中途轉讓有關。

根據定義,可以引出凈現值的概念:凈現值等于內在價值與成本之差,即:

NPV=V-P

式中,P是t=o時的購買股票的成本.

如果NPV>O,意味著所有預期的現金流入的現值之和大于投資成本,即這種股票價格被低估,因此購買這種股票可行。

如果,NPV<0,意味著所有預期的現金流入的現值之和小于投資成本,即這種股票價格被高估,因此購買這種股票不可行。

在現代社會中,一般來說,現金流比利潤更難以造假,所以當我們發現一家公司的股權自由現金流大且NPV也大時,我們可以認為該公司股票值得購買。

以上介紹的幾種方法,可能有時得出的結論是一致的,有時得出相互矛盾的結論。對于這些結論我們需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找出自己認為最有把握的結論。

參考文獻:

[1]唐小我.預測理論及其應用.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

[2]陳共.證券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貝多廣.證券經濟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程希駿.現資理論分析.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