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人民幣為何要增值的因素

時間:2022-05-12 04:34:00

導語:談人民幣為何要增值的因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談人民幣為何要增值的因素

內容摘要:中國是個越來越引人注目的大國,綜合國力不斷提高,國際地位也不斷上升。它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而非發達國家。像美國這樣的大國它的貨幣能在國際上起主導作用,我們這樣一個發展中的大國的貨幣能否在未來取代美元呢!作為每一個驕傲的中國人都希望我們富強,這就需要我們更加不斷的努力奮斗。從1997年以來,隨著我國不斷的發展,人民幣也開始受到各界人士的更多關注。而一國對外貨幣的價格變動只能從匯率上體現。匯率定義為一國貨幣兌換成另一國貨幣的比率。從1997年以來,隨著我國不斷的發展,人民幣匯率開始受到各界人士的更多關注。中國匯率制度的改革,是2005年全球經濟最激動人心的事情之一。該文結合中國特定的國情,主要分析了人民幣升值的原因。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人民幣升值

關于當前人民幣匯率制度的爭論,2003年上半年就開始了,而且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其實之前也有很多關于人民幣匯率的爭論。查一查歷史就可以看到,1996、1997年美國就要求人民幣升值。確定匯率實際上是確定本國商品在國際貿易活動中的價格。通常,一國貨幣的匯率水平常常取決于它選擇的匯率制度以及由國內貨幣市場,宏觀經濟運行及國際收支調節策略等多項因素決定。因此,首先我們闡述一下人民幣匯率制度的發展歷程。

一、人民幣匯率制度的發展歷程

匯率制度是指一國貨幣當局對本國匯率水平的確定、匯率變動方式等問題所做的一系列安排或規定。1999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匯率制度重新分類,把匯率制度按其靈活性程度分為八類:1、無獨立法定貨幣的匯率安排,2、貨幣局制,3、釘住一個國家或一籃子貨幣制,4、水平帶內釘住制,5、爬行釘住,6、爬行帶內浮動,7、不事先公布干預方式的管理浮動匯率制,8、單獨浮動制。Fisher(2001)把這些匯率制度分為三組:“硬”的釘住制(1、2)、中間匯率制(3-7)和浮動匯率制(8)。匯率制度作為一國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該國的經濟增長和穩定有著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匯率制度可以促進經濟的增長和金融的穩定,反之亦然。

由于我國特定經濟制度,特定環境,和特定階段的發展目標,我國人民幣匯率制度的變遷以經濟體制不斷演變和發展為基礎,實現了由計劃匯率逐步到市場匯率,由固定匯率逐步到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并大致經過以下階段:

1.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爬行匯率制度(1949-1952年):這一階段的匯率主要根據當時國內外的相對物價水平來指定,并隨著制國內外的相對物價的變動不斷地挑戰,人民幣匯率制度具有爬行的釘住特點,人民幣匯率一度經歷了一個先抑后揚的過程。

2.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盯住匯率制度(1953-1978年):這一時期我國國民經濟實行計劃體制改革,物價受國家控制,且長期穩定,而西方工業國家的物價迅速上漲,因此,對外貿易實行內部結算,官方匯率僅用于非貿易外匯的結算,從此人民幣對進口不再起調節作用。人民幣官方匯率堅持穩定的方針,在原定的匯率基礎上,參照西方各國公布的匯率進行調整,逐漸同物價脫離,只在西方宣布貨幣貶值,或升值才相應的調節人民幣匯率對該種貨幣的匯率。

3.經濟體制轉軌時期的雙重匯率制度及其轉變(1981——1993年):由于1980年實行貿易與非貿易單一匯率,造成出口虧損,嚴重影響了出口的擴大。因此,從1981年起,除了保留官方匯率外,對外貿易實行內部結算。實際形成了官方匯率與市場匯率并存的雙重匯率。雙重匯率制度雖然在一定程度起到了調節收支的作用,但兩匯率形成人民幣對外價值和兩種核算標準,不利于外匯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市場主體的公平競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外商投資者的積極性,而且易助長腐敗現象。這和經濟學資源得到最優配置,市場公平競爭相違背的。

4.1994年外匯體制改革的以市場機制為基礎的人民幣匯率制度。從1994年1月1日起,取消外匯調劑市場和人民幣外匯調節市場匯率,人民幣匯率實行以外匯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單一浮動匯率制度。第一:人民幣匯率不再由官方行政當局直接制定和公布,而是由外匯指定銀行自行確定和調整;二:由外匯指定銀行指定的匯率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第三: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形成的匯率是統一的。

5.2005年:建立健全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經國務院批準,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一攬子貨幣:人民銀行宣布人民幣從原本緊盯美元的匯率制度,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所謂參考一籃子貨幣,是指某一個國家根據貿易與投資密切程度,選擇數種主要貨幣,不同貨幣設定不同權重后組成一籃子貨幣,設定浮動范圍,該國貨幣就一籃子貨幣并在范圍內浮動。

實證分析表明,人民幣釘住一籃子貨幣更有利于人民幣匯率穩定。從而更適合我國的對外貿易、資本轉移、勞務收支等要求。

二、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原因

所謂匯率就是兩國貨幣價格的比率。下面主要介紹一下一些影響匯率的因素:

1.根本影響因素:

(1)相對的通貨膨脹率。通貨膨脹使一國的貨幣在國內購買力下降,使貨幣對內貶值,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貨幣對內貶值,必然引起對外貶值。

(2)一國的經濟增長率。從長期來看,一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將有利于本幣匯率的穩定。中國在改革20多年的時間里,一直保持經濟增長速度世界第一的紀錄。近年來,由于亞洲金融危機的滯后影響,原來一些引人注目的新興市場經濟體已大大放慢了增長速度。美國自2001年以來也結束了持續近10來的強勁增長勢頭,歐洲經濟雖然未出現美國經濟那種戲劇性漲跌變化,但始終未出現過高成長奇跡。日本則陷于經濟不景氣的泥沼已達10多年。在相互發生作用的國際競爭環境中,中國不僅速度領先,而且在國民儲蓄率,外匯儲備增長額,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絕對額方面都名列前茅。并且,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中國還至少在今后10年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按照一般規律,一個政治安定、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主要依靠內源融資能維持10年以上的經濟高增長預期的經濟體。其貨幣就必須堅挺并出現明顯的升值。

2.直接影響因素:

就是本幣、外幣的供求關系因素,主要是包括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在內的國家收支狀況。如果一國發生國際收支順差,本國貨幣需求增加,通常會引起本幣匯率上升;反之一國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本國貨幣需求減少,往往會引起本國貨幣匯率下降。

3.其他短期影響因素:

(1)預期的影響。當市場交易者預期某種貨幣可能貶值時,由于投機、避險心理,他們會大量拋售這種貨幣,導致該貨幣貶值;當市場交易者預期某種貨幣可能升值時,他們會大量買進這種貨幣,導致該貨幣升值。預期因素是短期內影響匯率變動的最主要因素。

(2)投機炒作等因素也會在短期內影響匯率。

在了解了影響匯率的一些主要因素,接著我們結合以上知識以及中國現在的各方面情況,來自國內的,國外的對人民幣升值的原因作了如下分析。

(一)國內因素:

1.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是升值的基礎。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經驗證明,經濟的強勁增長是貨幣升值的物質基礎。1978年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每年以7%-9%的速度增長(見表1),這種高速的經濟發展,是人民幣匯率面臨升值的主要原因。

表1:最近十年來我國GDP與亞洲總的增長速度的對比(單位:%)

年份國家198019901995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

中國6.233.810.57.87.18.07.37.57.29.0

亞洲7.66.86.56.36.16.75.65.66.35.35

2.國際收支順差(見表2)導致外匯市場供過于求。國際收支狀況是決定和影響一定貨幣匯率變化的直接因素。我國從1994年以來,國際收支連年順差。對“雙順差”局面形成的決定性因素就是中國政治穩定,經濟持續高增長下帶有特殊國情味道的生產要素非均等化傾向。此外,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雙順差”,導致中國高額的外匯儲備及其超常增速,使國際對中國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加重。近年來,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中國的外匯儲備呈逐年穩步增長的態勢,到2004年底已超過7110億美元(見表3)。

表2:中國1997-2003年國際收支狀況(單位:億美元)

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

項目差額差額差額差額差額差額差額

一、經常賬戶297.17293.24156.67205.19174.05354.22458.75

A貨物與服務404.96416.89286.97288.74280.86373.83360.79

B收益-159.22-166.44-179.73-146.66-191.73149.45-78.38

C經常轉移51.4342.7949.4463.1184.92129.84176.34

二、資本和金融賬戶229.59-63.2176.4219.22347.75322.91527.26

A資本賬戶-0.21-0.47-0.26-0.35-0.54-0.50-0.48

B金融賬戶229.79-62.7576.6819.58348.29323.40527.74

1、直接投資416.74411.18369.78374.83373.56467.90472.29

2、證券投資68.04-37.33-112.34-39.90-194.06103.42114.27

3、其他投資-254.98-436.60-180.77-315.35-168.79-41.07-58.82

三、儲備賬戶-357.24-64.26-85.05-105.48-473.25-755.07-117.23

四、總計169.52165.76148.04118.9348.5677.94184.22

五、凈誤差與遺漏-169.52-165.76-148.04-118.93-48.56-77.94-184.22

3.匯率并軌時,人民幣幣值低估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在人力、土地、資本這三項基本要素中,中國勞動力廉價、土地資源豐富,這兩項成本節約因素與外國的資本和技術相結合必然是中國成為一個蓬勃興起的世界國家,并且與人民幣值低有著密切的聯系。

表3:中國外匯儲備情況表

年份儲備(單位:億美元)

1995735.97

19961050.29

19971398.90

19981449.59

19991546.75

20001665.74

20012121.65

20022864.07

20034033.00

20046099.32

4.更加開放的中國市場將吸引海外資本的大量流入。

(二)國際因素:

1.美國:金融霸權作為軍事霸權和經濟霸權的延伸,美國憑借其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主導地位,隨意按照自己的意志強制性地推行其政策,不斷獲取霸權利潤,維護其“金融霸權國”地位。美國通過美元貶值,既能減輕其外債負擔,每次美元大幅貶值都能使美國債務(美國是個債務大國)減少三分之一,又能刺激其產品的出口,還能轉嫁其各種經濟危機,成為其對其他國家進行剝削的主要形式。人民幣匯率之爭的根本目的,就是美國希望通過人民幣升值,阻礙中國商品大規模進入美國。施壓人民幣升值與美國對華反傾銷政策一起,構成了布什政府對華經貿政策調整的新內容。

2.日、美希望藉此抑制國內企業對華投資。日美企業大量地對外投資,造成國內產業空洞化,失業率激增,對此問題,日本看得比美國嚴重。主要的原因是美國除了大量向海外投資之外,也同時吸引了大量的日、歐資本來彌補國內的產業空缺。日本企業大舉向海外進軍時,未及時大量引進外資,頓時有“產業空洞化”之感,同時失業率激增至戰后最高數字,為了解決此問題,希望人民幣升值,減少企業對華投資,問題是,日本資本不去的話,美國資本就會去;歐洲資本不去的話,亞洲華人資本也會去,結果大家還是爭先恐后地到中國投資。美國的經濟從各項指標上看,均有不俗表現,但卻無法降低國內的失業率,而失業率的居高不下又直接關系即將進行的美國大選,為應付選民及國內各種政治勢力的斗爭,美國政府不斷對中國施壓。日本經濟十多年來一直徘徊于低谷,而小泉上臺后實行的經濟改革也陷入困境,小泉政府的支持率不斷下降,為轉嫁國內對其改革的失望,將人民幣匯率問題作為轉移視線的理由是最好不過的了。

三、結論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其經濟政策的變化和人民幣匯率變化對亞洲乃至世界經濟的影響隨著與世界經濟貿易聯系得加強而日益增強。當前人民幣已經升值,對我國的經濟、政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利弊影響。我們只能面對現實,使其有利的方面發揮最大的作用,并且盡量使損失最小化。這就需要央行采取有效的政策,解決問題。在中國經濟進一步融入全球化及開放度不斷加大的過程中,人民幣匯率制度最終將由擴大浮動范圍的漸進式改革途徑。從目前的管理浮動走向完全浮動;將人民幣幣值變動權由行政性控制變為市場調節;人民幣從經常項目可兌換最終走向資本項目的完全開放。

參考文獻

[1]黃瑞玲:《匯率穩定機制--以釘住匯率制度下的危機為視角》,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呂江村、胡援成、楊已鳳:《國際金融》,科學出版社2002.

[3]揚帆:《人民幣匯率走勢與反危機》,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

[4](美)DOMINICKSalvatore:InternationalEconomics(EighthEdition)

[5]馮甲富:《匯率制度:理論架與中國金融進一步開放中的選擇》,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6]松奇:《思考金融問題》,清華大學出版社

[7]葉蜀君:《國際金融》。清華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