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金融債權的風險與保全
時間:2022-08-08 10:59:00
導語:小議金融債權的風險與保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所謂金融債權是指各金融機構按照信貸合同約定將資金借貸給借款人而形成的權利,它與借款人的義務是相對應的。而金融債權風險則是指由于各種原因,環境的或者人為的因素,而無法實現該有的權利。當然純粹的侵犯金融債權行為是一種違法行為,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因此大多數造成金融債權損失的不是那種赤裸裸的侵犯債權行為。而是將企業改制、兼并或者破產,享受法律的規定和保護,利用那些優惠政策,如破產可以救濟債務人可以終結債權債務關系。現在的這種侵犯行為已經愈演愈烈,危害性極大,這不是一方力量可以制止的,這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共同營造一個純凈的金融環境,為我國經濟的正確發展鋪正道路。
一、當今金融債權面臨的風險及原因
如今企業逃廢債務情況越來越多,資金是一個很具有誘惑性的東西,當這份誘惑遇到了可以利用的環境。那它就變成了現實。據統計,截至2003年末,某市在工、農、中、建四家國有商業銀行開戶的改制企業有126戶,涉及貸款本息4.74億元,其中經過金融債權管理辦公室認定的逃廢債企業707,占改制企業的55.6%,逃廢銀行貸款本息1.62億元,占改制企業貸款本息的34.2%。此數據可以看出金融債權面臨的危險十分嚴峻。中國人民銀行曾采取各種措施對逃廢債企業進行打擊,首先對逃廢債企業發通知書,督促逃廢債企業糾正錯誤行為,其次是組織公開曝光,利用輿論評論、各方媒體共同抵制逃廢債行為,最后采取法律手段請人民法院進行訴訟、保全、凍結其結算賬戶,雖說制裁措施非常嚴厲,然而效果卻不明顯。
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因為這些企業的生存環境給了它太多的縱容,各地政府、行政部門金融意識不夠高,只顧局部的小利益而不能從大局出發,顧全國家的大利益。當然金融機構內部也有自己的不足,一個銀行或者說信用社要將巨大的資金借貸給企業,要有實質性的提前調查。合同審查和貸后跟蹤,而這些重要的工作卻往往被忽略了或者走了形式化,造成最后債權的流失。還有一個不能排除的原因就是我國的法律太過籠統,不夠細化,致使一些企業趁機鉆“死角”,逃避債務。
二、金融債權意識的提高及其在保全中的重要性
如今金融債權問題的突出部分原因就是金融債權意識淡薄。加強金融債權管理是防止信用危機的有效手段,逃廢金融債權不僅僅是未履行你該承擔的義務,而且還破壞了我們正常的信用秩序。債權的存在依賴信用,有了信用作為支撐,債權工作才會大大簡化。加強金融債權管理也為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們的日常消費離不開貨幣的交換,離不開與銀行的合作,當今幾乎人人都要在銀行存錢取錢,銀行掌握了國家大量的資金,債權的長期流失必然會動搖經濟的穩定。企業要長存,就必然要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在這樣的制度里企業的產權必須要明晰,各種職權必須要明確,還要有科學的管理,絕不是靠逃避債務可以做到的,那只不過是用來擺脫資金匱乏的困境。然而銀行的債權得不到實現,造成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那么企業的造血干細胞以后則無法在為他輸送鮮血。企業只能在有限的管道里枯萎。我們倡導企業能擺正心態,改變經營觀念,本著誠實守信的態度,有借有還,科學的管理企業,努力提高產品質量,擴大企業的市場。在和諧的環境中,共贏共利。
三、為維護金融債權的各項措施
隨著社會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金融債權風險會越來越大,而且形式會越來越多。現在為逃避債務,很多企業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諸如:多頭開戶,用一戶向銀行借款,然后這個公司就只掛空名,將這些資金拿去他用;或將借貸的資金分配給公司職員,讓他們入股把公司改制成股份制,以此來逃脫債務。如果再沒有有力的措施對其進行維護和保障,金融危機的出現將不再是傳言。要保全金融債權。我們要從多個角度采取措施,完善機制。
1.從國家的角度所采取的措施
國家的政策引領每個行業往不同的方向前進,為保全金融債權。國家首先要完善法律,雖然法律上有公司并購、重組、破產和清算時債務債權的規定,但是這些規定不夠具體,不能細化至專門的規范文件,而且沒有說明逃廢債務行為應承擔怎樣的處罰。隨著金融債權風險新形式的不斷出現,法律也應該適時進行補充。加強各地政府行政人員的教育,強化他們的金融意識,引起他們對金融債權的重視以及了解金融風險給國家和國民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
2.各地政府應該采取的措施
地方黨委和政府應該齊心協力為當地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市場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一個好的信用制度,政府部門不僅要加大金融法律法規的宣傳,而且要倡導中華民族誠實守信的傳統美德,加強公民的信用觀念。企業惡意逃廢債務破壞了當地的投資環境,使當地的金融環境出現惡性循環,也損害了當地的對外形象。因此政府部門不能只看重地方當前的利益而默許和縱容企業的逃廢債務行為。
3.金融機構的改進
從內部環境來講,金融機構要加強自身建設,完善內部管理,努力提高員工的素質,加強法制觀念,配備足夠的法律人員為保全金融債權做好準備工作,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金融機構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辦事,如《貸款通則》規定:“貸款發放后應對借款人執行借款合同情況進行跟蹤檢查”,但很多金融機構重前不重后,忽略貸后資金的跟蹤。信貸人員需要參與到企業改制中,主動了解企業的變動情況,及時掌握信息,防范金融風險。金融機構的管理者要明確規定各級領導干部應該履行的責任。做好借貸工作的每一步。對不履行責任而造成機構貸款大量損失的干部給與處分,情節嚴重的,如故意弄虛作假而損害機構權益的,要開除公職。
從外部環境來看,金融機構要加大與政府部門的溝通協調,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政府的理解與支持將更有利于機構維護自己的債權。與此同時,金融機構還要與司法機關多多交流,讓司法機關對本機構的職能與系統有更清楚的了解,對以后的債務案件審理中爭取到比較居中的裁判,維護該有的權益。各金融機構也要緊密合作,資源共享,記錄企業的信用情況,形成一個公開的信息網,供社會各界瀏覽和監督。對那些逃避債務的企業法人,將其納入黑名單,對其所負責的企業或者是主管的部門不提供任何的借貸。金融機構要充分利用資源維護自己的權益,有效的打擊侵犯債權行為。
4.企業和企業法人
企業作為受益者,要保護自己所在的環境,利用這個環境讓自己不斷壯大,不讓其惡化。尤其是每個行業的領軍人物要為整個行業塑造良好的氛圍。企業存在的價值不只是為國家制造財富。它還需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
四、結語
金融債權風險已成為金融業的一大威脅。通過現狀的分析,我們不能不感嘆保全金融債權的緊迫性。該文分別從國家、各地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四個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議,但是放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做相應的變動。任何一項措施的實施都要有合適的環境。希望社會各界學者都能就此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共同研究,相信將來的金融環境會帶給我們安定的社會。
- 上一篇:經濟管理學生演說范例
- 下一篇:數學課堂上創新精神的培育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