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研究
時間:2022-11-15 03:29:27
導語:行政事業單位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專項資金的主要用途是幫助行政事業單位實現發展目標,對行政事業單位各項工作的實施具有促進作用。從中可見專項資金對于行政事業單位顯得尤為重要。因此規范行政事業單位的專項資金使用,對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強化行政事業單位的職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策略
國家財政的投入是行政事業單位得以順利運行的資金和物質基礎,隨著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國家也加大了對社會公共事業的重視和投入,而增加資金投入使用的同時提高各項資金的使用率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工作任務。本文將對新時期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策略進行研究,分別從: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現狀、新時期促進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的有效對策,兩個部分進行闡述。
一、行政事業單位管理現狀
經筆者研究,目前在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中還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專項資金預算控制缺乏有效性、專項資金缺乏監督考核的機制、專項資金使用缺乏有效制約、專項資金會計基礎工作薄弱四個方面,筆者將就其進行闡述。
(一)專項資金預算控制缺乏有效性
預算控制是個學術性極強的系統工程,不是簡單的工程造價問題,行政事業單位的部門預算,需要長時間的分析和論證。在實際運用中,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控制僅利用1至2個月的時間制作下一年度的預算編制表,時間不充分,加上財務人員專業知識的限制,對有些專項(如:檢驗檢測等專項)預算管理能力薄弱,沒有能力進行嚴謹的科學論證和嚴格的預算,在預算控制這一環節存在盲目和草率性,導致專項資金的投入使用無法得到保障。預算的執行缺乏科學性的規范和標準,有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沒有對資金的支出使用實行績效考核,沒有實行完善的績效評價體系,導致支出績效評價不科學、不合理、不規范,從而也會影響下一年度的預算控制。
(二)專項資金缺乏監督考核機制,存在挪用專項資金的情況
很多行政事業單位長期以來在考核職工業績與政績的時候,均以該職工對目標任務的完成程度以為依據,并且專項資金管理未納入考核當中。部分單位領導者申報專項就是為了為了得到更多的資金以增加自己的政績,因此把時間和精力集中在具體項目的安排上,熱衷于多立項目,立大項目,從而導致資金管理工作難以開展。
(三)專項資金使用缺乏有效的制約
經研究,目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在資金管理中僅僅承擔一個會計核算職責,對于資金管理缺乏專業性了解,這一問題導致行政事業單位資金管理業務難以得到合理開展。部分財務人員管理水平相對低下,無法確保資金管理的有效實施。另外由于專項資金支出缺乏硬約束,專項管理業務無法得資金的支出沒有有效的控制和監督手段,各項費用基本上是實報實銷,經辦人員沒有控制意識,財務人員也沒有能力進行有效監督,致使財政專項資金的流失。
(四)專項資金會計基礎工作薄弱,規范化、信息化有待加強
經筆者研究,目前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缺乏規范性,從而導致資金管理有效性難以提高。有的單位年度專項結余資金未編入下年年初預算,影響了預算的完整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并沒有認識到電子技術的必要性,會計電算化也沒能在專項資金管理工作中得到應用。
二、新時期促進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的有效對策
綜上,筆者對專項資金管理問題進行了研究,為促進專項資金管理工作的實施,行政事業單位應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對策,如:加強專項資金管理意識、完善預算控制管理體系、加強預算控制和監督、強化財務基礎工作、建設信息化財務管理隊伍,從多個方面來實施。
(一)加強專項資金管理意識
行政事業單位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應當對專項資金管理有足夠的認識,尤其是管理層的領導人員,務必要在自身意識方面不斷增加專項資金管理的了解。單位的領導人員作為財務管理的首要責任主體,就應有責任保障財務報告真實、完整有效。單位要對相關財務工作人員加強相關知識的培訓與宣傳,以便增強其意識,使之明白專項資金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與此同時,作為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領導層還應當積極和下屬部分做好配合工作,使資金管理工作得到順利的開展,做好領導工作并充分發揮帶頭的作用,做好本單位的專項資金管理工作并樹立足夠的權威性,使大家資金管理意識不斷增強。
(二)完善預算控制管理體系
公共事業服務的資金來之不易,其目的就是要集中財力辦大事,行政事業單位就要結合單位的發展規劃和工作目標任務,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預算控制的管理體系和支出績效評價標準,加強對下年度的預算管理控制,實現支出績效評價的科學規范性。單位的財務部門要做好預算控制,各級主管部門根據項目的不同特點制定不同的支出績效評價標準,建立有效的支出績效評價機制來充分調動各項資金的使用效率,達到節約資金的目的。在資金的使用上嚴加管控,通過開展公共服務項目的目標和績效來對支出績效做出評價,支出績效作為下年度的預算依據,采用科學的方法對資金的使用進行評價顯得尤為重要。
(三)加強預算控制和監督
思想上對財務進行資金的管理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建立健全的規范管理制度和評價制度,來加強對專項資金的申請使用的預算控制和支出績效評價的監督,優化財務管理制度來提高資金的使用率,發揮財務預算決策和控制的職能,對資金進行嚴格和科學的統籌規劃,加強對資金的預算和支出管控,明確公共服務項目的申請條件,根據項目的緩急情況及時地進行資金的撥付,優化預算控制管理結構,全體人員都要對資金的投入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及項目實施部門的相關人員要重視預算控制和支出績效評價,提高工作人員的配合度,保證資金的使用高效率。
(四)強化財務基礎工作
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者要對相關財務人員、會計人員等及時做好基本工作規范化的培訓和宣傳,在此之上建立其嚴格的財務基礎工作監管制度,如健全授權審批的制度;建立單獨的財務內部管理制度;財務印鑒保管漏洞處理制度;加強財務票據的管理及經費支出控制制度等。通過建立上述制度,對單位財務的基本工作規范形成有力的約束,使工作人員自覺地規范處理工作。另外,還要促進專項資金管理工作與日常工作的有機融合,對專項資金管理建立嚴格的監督制度,合理分配工作的重點領域、崗位、環節等,同時加強這部分內控制度管理,確保單位經濟活動具備合理性和合法性。
(五)建設信息化財務管理隊伍
專項資金管理離不開現代信息化財務管理隊伍的建設,需要大量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加入。為此,加大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專業要求,其應以豐富的現代信息化的會計核算知識作為基礎,不斷學習當代網絡信息技術,并熟練掌握相關知識,以滿足單位發展的現代化要求。行政事業單位在促進專項資金管理效率的提高時,必須增大建設內部信息化財務管理隊伍的力度,以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進而達到單位對財務人員的基本素質、上崗條件及財務培訓的基本要求。只有財務管理人員的財務素質達到相關標準,確實掌握當代網絡信息技術和財務管理相關理念,才能更好地設計、優化、運行財務管理系統,提高財務管理工作效率,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的現代化發展。
三、結束語
行政事業單位使用財政專項資金進行公共服務時要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完善內部控制,最大限度地做到節約成本,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促進專項資金的有效利用,實現效益最大化。
作者:唐學管 單位:東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參考文獻:
[1]宋偉.試論新時期財政專項資金制度改革[J].經貿實踐,2016
[2]楊智.新時期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政預算資金管理策略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
[3]楊宗華,相德偉.新時期財政專項資金制度改革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4
- 上一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項資金管理問題與對策
- 下一篇:就業專項資金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