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線”建設資金管理探索

時間:2022-11-03 11:29:28

導語:“三線”建設資金管理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三線”建設資金管理探索

近年來,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各路局全面落實集團公司黨組關于改善職工生產生活條件的一系列部署,不斷加大生活線、文化線、衛生線(簡稱“三線”)建設資金投入,有效提升了職工的幸福感、獲得感。但是,在“三線”建設資金投入、使用、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亟待改進和完善。

一、“三線”建設資金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重投入輕管理,“三線”建設資金投入成效不顯著。部分單位在資金投入時滿腔熱血,積極主動,但一旦投入后就萬事大吉,疏于管理,“三線”建設臺賬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職責不清,責任不明。由于不重視管理,致使投入的設施和設備損壞快、丟失多,雖然一直在投入但總感覺不夠,有的不到幾年就又退回到之前的模樣,建設成效大打折扣。統籌協調不到位,工會與行政資金投入責任劃分不清晰。“三線”建設資金的投入涉及工會以及行政的財務部、計統部、土地房產部等部門,但行政與工會屬于兩個獨立的核算主體,由于溝通不暢、缺乏統籌規劃,各部門往往各彈各的調,工作中相互推諉或重復投入的現象時有發生。調查研究不深入,資金分配不盡合理。由于“三線”建設資金來源主要是集團公司撥付專款,部分單位抱著“不要白不要”的思想,想方設法爭項目,個別單位甚至不惜造假編造項目。由于管理人員精力有限,或責任心不強,調查不夠深入,存在“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的現象,那些老實本分據實申報的單位、車間和班組反倒吃虧。“三線”建設的全面統籌規劃有待進一步加強。集團公司雖然也制定了“三線”建設三年、五年規劃,但前瞻性、系統性、精準性以及剛性約束力還不夠。目前,集團公司尚未建立全局性的“三線”建設系統平臺,對各單位“三線”建設情況底數還掌握不清,總體上的管理還不夠精細,實際工作中往往短期應急項目多、臨時變更項目多。

二、產生問題的原因分析

之所以會出現上述現象,主要原因還是管理人員自身素質、管理工作機制等方面存在問題。對“三線”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深,重視不夠。部分單位管理人員沒有深刻認識到改善職工生產生活條件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為“三線”建設只是錦上添花的事情,有閑錢、閑心的情況下才考慮,工作的重心主要放在安全運輸生產、經營效益方面,對“三線”建設,上級推就動一動,應付了事。另外,一些基層單位還普遍存在重錢輕物的思想,認為物品不像資金,丟失一點、損壞一點沒關系,甚至認為“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這些認識上的誤區和管理的不到位,導致一些工作流于形式。管理人員責任心不強,抓細、抓實精神不夠。部分“三線”建設管理人員工作不夠踏實,工作標準不高,滿足于一般化,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工作敷衍了事。另外,“三線”建設工作主要由工會牽頭,但工會干部大多一直從事政工工作,在“三線”建設這類偏經濟工作方面能力比較欠缺,而且這些年工會政工干部編制偏緊,工會干部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政工工作方面,對“三線”建設工作投入精力有限,加之工會干部更替頻繁,致使“三線”建設工作總體管理水平不高。管理力度不夠,缺乏有效的制約措施和手段。目前,在“三線”建設方面投入多,但考核少,即使考核,也往往流于形式,因為大多數“三線”建設管理人員都是兼職,為避免影響大家的工作積極性,對不作為的單位和個人,很少“真槍真刀”地考核追責。另外,對個別破壞“三線”建設成果的職工,也多是從寬處理,追責力度不夠。

三、對改進和完善“三線”建設資金管理的幾點建議

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做好“三線”建設資金管理的責任感。黨的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鐵路企業大多處于較偏遠地區,且露天作業工種多,勞動強度較大,工作環境較差,在新形勢下,加強“三線”建設,進一步改善職工生產生活條件,將有利于職工隊伍的穩定和職工工作熱情的激發,有利于安全運輸生產和提升經營效益。各單位應高度重視“三線”建設,將有限的資金用好、用活,讓其產生最大效益。統籌規劃布局,有序推進“三線”建設。一要超前謀劃,做好頂層設計。“三線”建設規劃要科學、嚴謹、全面、系統,要做好整體規劃,有步驟、分階段實施,避免隨意性。同時,要利用現代化信息管理手段,盡快建立全局性的“三線”建設系統管理平臺,全面及時掌握各單位“三線”建設動態,高效科學管理“三線”建設。二要厘清各部門“三線”建設職責,分清資金來源,明確哪些由工會經費投入、哪些由行政投入,避免多頭管理,重復投入。三要與行政相關部門建立定期聯絡機制,統籌協調好“三線”建設有關事宜。首先,統籌綜合工區一體化建設。在綜合站區,從規劃上打破單位與單位之間的界限,為綜合站區建造公用會議室、學習室、活動室,在室外統一建設公共球場、健身園、景觀園、曬衣房、停車場等。其次,統籌既有資源加以利用。在尊重既有線站區布局現狀的基礎上,盡可能通過改造實現資源共享。對生產生活用房,集團公司需統籌安排,調劑余缺;對已報廢的簡易房舍予以拆除,統一建成站區職工休閑區或綠化景觀帶;對停辦業務的候車室,改建成站區職工活動室,做到物盡其用。深入調查研究,確保“三線”建設資金投入的公平公正性。一是“三線”建設長遠規劃制定后,每年應結合基層單位實際需求及財力狀況編制當年的“三線”建設預算。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層層上報需求,然后,各級主管部門組織專班對所屬基層單位的需求進行深入調研,特別對重點項目、資金需求大的項目,要高度關注。二是按照區分輕重緩急的原則,優先解決環境差、條件差工區和班組的建線需求,優先解決職工迫切需求的建線項目,提高“三線”建設的針對性、時效性,同時避免虛報亂報現象。三是應用全局性的“三線”建設系統管理平臺,核實各單位上報的項目是否存在已配置且未達使用年限的項目,一旦發現,堅決予以剔除。四是各級主管部門調研結束后,集團公司再根據層層匯總上報的基層單位需求及當年的“三線”建設預算,合理安排各單位“三線”建設計劃,層層分解落實。集團公司對“三線”建設物資應建立統一的定額標準,按同一尺度核準各單位“三線”建設資金需求,力求公平公正,避免追求奢華、鋪張浪費的現象發生。構建多級管理體系,提高“三線”建設資金投入實效。一是機關部門聯動管。成立由集團公司機關相關部門人員組成的創建工作辦公室,負責組織“三線”建設及管理,履行檢查、協調、督辦、考核等職責,通過聯合檢查、協調辦公、現場推進等方式,及時通報情況,協調解決問題,確保站區建設管理工作有條不紊。二是基層站段逐級管。站區各單位按照分工負責、協同動作、齊抓共管的要求,將站區管理責任層層分解到車間、班組和職工,做到有計劃、有標準、有檢查、有考核獎懲,實現職工生產生活設施和公共區域的保養全天候、全覆蓋、無死角,不斷提升站區規范化、精細化管理水平。三是創新聯合管理模式。建立站區聯合管理機制,明確站區“文化聯建、生活聯辦、文體聯誼、衛生聯管、安全聯保”的聯合管理職責,形成一體化管理格局。四是加強人員管理。選調有責任心、工作能力強的同志負責“三線”建設工作,并保持人員相對穩定,為持續開展建設工作創造必要條件。同時,加強業務培訓,不斷提升“三線”建設工作人員的管理水平;加大考核力度,將“三線”建設管理情況與干部個人考核、職務升遷等掛鉤,增強其責任感、使命感。嚴把三個關口,發揮好財務部門的監督保障作用。工會財務部門應積極參與“三線”建設的規劃、立項、資金監管等工作,通過“源頭參與,合理建議,嚴把立項關;全程跟蹤,加強督導,嚴把使用關;分期撥款,據實結算,嚴把清算關”等措施,不斷規范“三線”建設專項資金管理,保證專項資金使用落實到位,避免專款不專用、虛列費用等違規違紀現象發生,確保“三線”建設資金的投入規范、合理、高效。

作者:劉同仿 單位: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