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后備人才培養分析

時間:2022-07-28 03:32:09

導語: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后備人才培養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后備人才培養分析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肩負著培養本專業高層次人才和思政優質后備教師的重任,但現階段其本科培養在高校思政人才輸送上的基礎作用仍被忽視。本科教育中存在著培養目標片面、招生渠道單一、支撐要素不強和管理松散的問題。必須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優化人才培養體系、建設人才培養支撐平臺,加強培養過程管理。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后備人才培養;馬克思主義理論

學科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人才培養在塑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專門人才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基礎作用。綜合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發展現狀和問題,尋找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發展路徑和對策,有助于延伸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對提高高校思政課的人才儲備和隊伍建設能力具有重大意義。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薄弱環節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培養目標不適應高校思政教育人才需求

高校思政課教師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宣傳者和大學生思想的引導者,是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當前存在教師隊伍數量不足、優秀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才稀缺的問題。究其根源,與長期以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培養在高校思政課教師后備人才培養中被忽略有著密切聯系。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人才培養以研究型中學政治教員為目標。這種定位缺乏長遠的、宏觀的戰略性,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養的格局?!盀檎l培養人才”“培養什么樣的人才”的問題亟待解決。同時,思政本科培養理論視野過于宏大,涵蓋哲學、心理學、教育學、經濟學、法學等學科知識,但學生的掌握卻只能浮于表面,無法縱向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高教大計、本科為本,本科不牢、地動山搖”1。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無法發揮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基礎作用,無法推進馬克思主義人才培養的系統性,本碩銜接不暢,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發展,進而使得思政課教師后備人才隊伍缺少了支撐性的一環。

二、招生渠道單一,人才專業認知度不高

招生作為一個學科專業人才的輸入過程,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體系運作的前置環節,生源質量對培養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堅定信仰者、黨執政的堅決支持者、宣傳教育者有重要意義。然而,本科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學生一般僅通過傳統的專業招生模式進行選拔,這存在著嚴重弊端。一方面,招生選拔渠道過窄,僅以單一的考試作為選拔要求,無法全面、準確地考察出學生的專業能力、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理論視野。甚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中還有相當大的一部分生源是調劑生,生源穩定性不理想。另一方面,社會尤其是高中生群體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知度有限。必須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相關政策在社會上,尤其是高中生群體中的宣傳力度,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生源的穩定性、自信心。全社會充分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人才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尊重馬克思主義知識、尊重學科人才和學科研究,有助于涌現馬克主義理論學科人才,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人才的社會服務功能。

三、課程體系、師資體系和教材體系等支撐性要素不強

1.課程體系建設。第一,重視課堂教學而忽視實踐教學,重視理論研究而忽略應用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作為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后備力量,必須具有實踐性和應用性,必須加大對提高學生思政工作能力素質的培養。目前,多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缺少明確的實踐教學要求和具體實踐教學評價標準,無法引導學生將馬克思主義理論應用于實踐,或者實施過程流于表面和形式。同時,實踐課程建設的投入力度仍需加大,可以開設教育參觀、教育實習等課程。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養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支撐力度不夠。必須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核心課程的設置,積極開設馬克主義經典著作選讀、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思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建設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和方法等課程。第三,專業學科教學縱深化發展缺乏系統性,常常存在學科不斷重復、考核過于簡單的問題,甚至不少專業課與公共基礎課內容重合。進而必須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學術能力的培養,定期組織學生參加本學科學術活動,如學術沙龍、學術研討會、學識講座等。2.師資體系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需要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教師多為哲學、教育學方面的研究人員,仍缺少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師資。必須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教師隊伍人才引進機制。一方面,制定嚴格選才標準和科學考察程序,選拔出專業對口、政治素養強、思想作風好、學歷層次高、管理經驗豐富、熱愛思政工作的優質教師。另一方面,實施有效的教師激勵制度,完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人才的生活保障,優化待遇,使思政教師專業人才心無旁騖融入思想政治學科建設隊伍當中。必須建立常態化教師學習培養機制。組織定期學科研討活動、學科培訓、攻讀學位、實踐考察等,鼓勵教師積極參與重大課題研究,將人力資源轉化為人才優勢。必須完善教師資源整合機制,將校內外優質的專兼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資源整合,如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者、校院黨政領導、學生工作者、輔導員等,甚至還包括一些跨專業的優秀教師。3.教材體系建設目前,、教育部統一部署,組織全國最優秀的科研教學編寫了近百本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但其編寫工作尚未完成。在哲學社會科學等專業課方面,仍未全面涵蓋。同時,這些教材在教學中的應用程度還有待提高。不同階段同類教材之間、思政專業課教材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課教材之間的聯系和區別仍需進一步探索。

四、人才培養過程中管理松散

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管理是培養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人才的重要環節,抓住人才發展中的每一個階段,循序漸進,高標準嚴要求,才能推動整個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健康運行,為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打下堅實基礎。而目前,一方面人才培養體系的整體運行缺少相應的平臺作支撐,科研動態和成果的推行有一定滯后性。另一方面存在培養過程不夠嚴密的問題,從一開始的專業導航教育,到中期學科學習,再到畢業考核檢查,整個流程監控困難,無法全過程跟進。抓住培養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的每一個環節,尤其是節點性環節,才能保證培養出高水平、高質量的專業人才。

總之,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發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和馬克思理論學科的支撐,關鍵在人才、在隊伍。積極引導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建設,培養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人才,發揮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基礎性作用,有利于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把握意識形態的重大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卓偉,李穎.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課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6)

[2]黃家周.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范式改革的原則和路徑探析[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9(05)

[3]肖霖予,廖肖依.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主流意識形態引導力提升探析[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19)

[4]楊佳.新媒體環境下的高校思政課教育手段[J]西部素質教育,2019(18)

[5]楊蕊.基于新媒體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革新研究[J]才智,2019(21)

[6]朱迪.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如何有效傳播正能量[J]西部素質教育,2018(02)

[7]邢大海.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傳播正能量的措施分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12)

[8]徐濯瀟.積極心理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科教導刊(下旬),2019(10)

[9]許海光.新媒體視域下對高校學生思政教育的思考[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9(08)

作者:崔湘鄉 吉敏嫻 單位: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