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化教師游戲精神的喚醒

時間:2022-07-27 10:49:18

導語:小學化教師游戲精神的喚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化教師游戲精神的喚醒

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指出:“游戲是兒童內心活動的自身表現,是兒童最純潔、最神圣的心靈活動產物。”蘇聯教育家維果斯基則強調,游戲是解決兒童日益增長的新需要和兒童本身有限能力之間矛盾的一種活動。游戲存在于人的本質之中,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都熱愛游戲。幼兒教育正是憑借人性本質之喜歡游戲來基于兒童、發展兒童和促進兒童的。但由于教師和家長的觀念問題、教師個人能力問題、幼兒園教育價值導向問題、幼兒升學后適應問題等,幼兒園教育存在向小學靠攏的傾向。“揠苗助長”摧殘兒童身心,不利于兒童長遠發展。如何防止小學化傾向,讓幼兒園真正成為兒童的樂園?喚醒教師游戲精神勢在必行!

一、反思現狀:兒童游戲的“無”“假”“真”

游戲的本質精神是什么?四個關鍵詞:自由、體驗、創造、愉悅。反思當前兒童的游戲,存在著以下三種現狀:現實情況是兒童真正喜歡和參與的“真游戲”少之又少,“無游戲”“假游戲”的情況十分普遍。

二、追溯原因:成人游戲精神的缺失

兒童是天生的游戲者,在生活中卻遭遇了“無”“假”的游戲境地,其原因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不正確的兒童觀。成人對兒童的干涉和壓制,不重視兒童自身的發展和要求。第二,走入誤區的教育觀。游戲被看作“無所事事”,不具有明顯成長價值,幼兒園迎合家長,施以小學教育內容及方法,致使兒童游戲退位。第三,游戲精神的缺失。對兒童和兒童的游戲沒有真正理解,總是通過預設來達到對游戲空間、時間與材料上的限制。

三、防“小學化”:教師游戲精神的喚醒

我園在堅持讓游戲成為兒童生存方式的同時,呼喚教師、成人游戲精神的回歸。結合“成為自己”的教育理念,以“自由”“體驗”“創造”為基本內涵,通過“小主人游戲”系列課程體現教師游戲精神,真正成為“享受自由”“敢于創造”“樂于體驗”的自己。1.解放教師思想,讓自由落地。喚醒游戲精神的關鍵在于解放教師的思想,解放教師思想的關鍵在于轉變管理模式,我們采取四大支持性策略,從根上解放教師思想,讓自由落地。2.松開教師雙手,讓體驗生根。教師游戲精神如何喚醒?除了解放思想,還得松開教師雙手,讓體驗精神扎根到工作中。一是環境支持,減少教師無效勞動,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兒童體驗式學習上。二是資源支持,開發園本游戲課程,建立園所資源庫,把多年來兒童喜歡的游戲等進行整理,形成了幼兒游戲課程、食育課程、親子課程、社會實踐課程,方便教師資源共享。三是貫徹“八字真經”,“睜眼、閉嘴、張耳、動腿”,教師在游戲中適當放手,適時指導,適宜介入。3.喚醒教師潛能,讓創造萌芽。如何萌發教師的創造精神,無疑需要激活教師大腦,徹底喚醒教師內在潛能。一是鼓勵創新思維,營造良好的精神環境,凡是教師的新點子,好辦法,好建議一經采納,精神物質雙獎勵;營造創新的工作常態,在傳承的基礎上講創新,我園升學升班典禮每年都不同,家長會形式每年求新求變,教師也養成了“求新”“求變”的思維和行為模式。二是實施創新教育,教師注重對幼兒生活經驗的積累,生活所積累的經驗是兒童創造力發展的原動力,通過游戲幫助幼兒鞏固生活經驗。多開展創造性游戲,角色游戲、建構游戲、表演游戲等,讓幼兒進行無中生有的創造和有中生意的創造。

在幼兒園,去“小學化”意味著讓兒童按其自有的生命軌跡學習和發展,意味著教師具備“自由”“創造”“體驗”“愉悅”的游戲精神,沒有游戲精神,“壓制”“約束”“灌輸”“無聊”的生活和學習便會悄悄滋長,只有當老師喚醒了內心的游戲精神,成為一個游戲者、參與者和學習者,才能真正地走進兒童的世界,才能讓游戲真正陪伴兒童的成長!

作者:鄧雪梅 李倩 單位:重慶市渝北慶齡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