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實時線損分析系統研究

時間:2022-07-26 10:25:51

導語:電網實時線損分析系統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網實時線損分析系統研究

1系統設計方案及功能介紹

1.1設計目標

電網實時線損分析系統旨在建立一個供電企業內部的實時線損數據在線監測和分析處理平臺。該平臺利用供電企業內部局域網,將與線損計算相關的SG186營銷業務管理系統、變電站遠程抄表系統、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等相關數據有機的結合起來,實現實時線損計算分析。通過信息技術、無線通訊技術、數據倉庫技術、JSON數據交換格式等現代技術手段,實現一個完整的智能化用電檢查管理平臺,從而形成一個智能化分析、信息化管理、無紙化辦公、實時數據處理的立體化管理平臺。

1.2設計原則

在系統建設上,系統可按照以下原則進行建設:(1)以數據為核心、以業務為支撐、以服務為目的。(2)先進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能夠進行靈活調整,適應用電檢查工作的實際情況。(3)兼容性和可擴展性。(4)可操作性、易用性原則。(5)可維護性。(6)漸進式實施原則。(7)系統安全機制。3系統實現的功能(1)自動從SG186系統中提取線損計算所需要的相關檔案數據,并根據SG186系統數據的變化而自動更新,完全做到自動提取、無需手工操作。(2)自動從科林變電站遠程抄表系統與南瑞遠程電能抄表系統中,提取計算線損所需要的抄表數據,形成以小時線損、日線損、月線損的整套線損數據。(3)能夠計算110KV變電站的主變三側平衡、母線平衡等母線電量平衡計算。(4)實現實時線損的計算,便于對線損異常情況進行監測,及時有效地發現計量故障和用戶違章竊電行為。同時可以任意調取2個時間段線路供電量和該線路下的所有變壓器總表的用電量為售電量,計算該時段的線損率,從中發現異常情況,并可以將線路線損指標與線損進行實時對比分析及處理。(5)通過對重點線路的24小時線損實時監測,提供單條線路日線損統計對比圖和24小時線損對比圖,達到線損的精細化管理。(6)準確的核對SG186系統中錄入的表底與當天抄表時的遠傳表底是否相符,給電量計算提供了準確的、快速的核對工具。(7)監測預付費裝置狀態,分析預付費用戶數據是否存在異常。

2效益分析

此系統最早在一個供電所全面開展,該供電所月平均售電量1100萬kwh,實行實時線損率監測后,10KV線損率降低了1個百分點,即每月節約了10萬kwh電量,每年多收回100萬kwh電量,折合60萬元,可謂效益可觀。是一個投資小效益高的項目。用電檢查人員出動的人/次數減少,不用再對整條高損線路盲目普查,只需對電量異常戶進行篩查,減少了人力物力的開支。通過本系統的智能監測和科學分析準確診斷用戶計量設備的運行狀態,及時發現故障,最短時間內進行故障處理,保證了用戶和本公司計量設備的安全長期運行。發現電能計量有異常的及時能夠與用戶進行協商追退電量的問題,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杜絕了計量設備故障運行發現滯后,不僅損失了電量,還給追加電量的工作造成很大麻煩,通過此系統,使用戶和供電公司人員心里都有一個明白帳,用戶工作比較容易做通,增加了社會效益。

3項目的實施及應用效

3.1項目啟動

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無極縣供電公司“電網實時線損分析系統”于2011年10月啟動建設。為順利完成此項目,我們成立了以無極縣供電公司營銷部人員為基礎人員,聘請其他科研機構為外協的科技開發小組。項目建設初期,為保證“電網實時線損分析系統”的順利快速實施,公司組織了專門的研制小組,組長由公司經理擔任,主管營銷副經理兼副組長,小組成員有營銷部、計量中心、調度通信、計算機網絡管理、供電所還有軟件公司等部門的人員。分工明確,任務落實到人,考核到人。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得到北京市供電公司海淀分公司、石家莊供電公司發展策劃部、營銷部等部門相關專家的大力支持和有力的技術指導。

3.2電網實時線損分析系統的應用

系統達到了設計規范的要求,具備良好的人機互動界面,操作簡單易學,適合于大面積推廣。系統采用的產品和技術符合國際、國家或行業標準。系統共享變電站和用戶端遠程抄表數據,共享SG186數據,實現了數據的格式統一。系統提供開放的操作平臺,在局域網上的任何一臺電腦都能查詢實時線損率數據和曲線、表格。系統具有嚴格的安全性:通過權限設置只有1臺維護電腦可以進行基本檔案的維護,保護數據不被非法截獲或非法修改。系統的應用是線損管理過程中一個突破性改革,提高了生產力,提升了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把管理人員從數字中解脫出來,使管理人員有更大的時間側重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本文作者:王建方工作單位:河北省無極縣供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