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電樞紐規劃建設論文
時間:2022-04-09 03:06:01
導語:航電樞紐規劃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6年國家把加快黃金水道建設納入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建設總體推進方案》,并出臺《“十一五”期長江黃金水道建設總體推進方案》。2007年3月8日,總書記在參加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時,為重慶工作“定向導航”,高瞻遠矚地作出了三大定位,確定了一大目標,交辦了四大任務,構成重慶發展“314”總體部署。其中的“三大定位”為:努力把重慶加快建設成為西部地區的重要增長極、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中心、城鄉統籌發展的直轄市。2008年5月5日,交通運輸部交水發[2008]82號文件《關于加強航運樞紐建設和運行管理的意見》,對航電樞紐的規劃、建設、運行、管理和滾動發展提出了指導性意見。2009年1月26日,國務院國發[2009]3號文件《關于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了把重慶市“建設成為長江上游地區綜合交通樞紐”,“推動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建設”,“重點建設主城、萬州、涪陵三個港區,以及長江、嘉陵江、烏江高等級航道”。2009年6月25日,在長江水運發展協調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上,交通運輸部與沿江七省二市人民政府共同簽署《關于合力推進長江黃金水道建設的若干意見》,就完善沿江產業布局,加強水運資源保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資金投入,合力推進長江黃金水道建設,不斷提升長江黃金水道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達成共識。2010年8月25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推進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工作。會議提出,力爭用10a左右時間,建成暢通、高效、平安、綠色的現代化內河水運體系。這些綱領性文件為重慶市的水運建設、航電樞紐規劃建設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航電樞紐規劃建設要緊緊圍繞這些目標來開展工作,站在建設長江上游經濟中心、長江上游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和長江上游航運中心這個國家戰略高度來思考我們的規劃建設工作。
2規劃建設項目思考
2.1長江干線
2.1.1長江小南海、朱楊溪航電樞紐工程
小南海樞紐工程大壩位于重慶市江津市珞璜鎮的貓兒峽,地處長江上游,距離重慶市主城區40km,距離江津城區39km。其配套建設的電站裝機容量約168萬kW,總投資約230億元。朱楊溪樞紐工程位于重慶市江津市朱楊溪處的長江干流河道上,下游距離江津城區66km,距離重慶市主城區139km。該工程是以防洪為主,兼有發電、凈化三峽水環境、航運、引水的綜合利用水庫樞紐工程。配套建設的水電站裝機容量約為190萬kW。2個電站建成后,將徹底改善長江重慶至四川瀘州段的航道條件,輔以少量航道整治措施,可以輕松達到Ⅰ級航道標準,實現3000t船舶和1萬噸級船隊的常年通行。目前,小南海樞紐已啟動前期工作,若環保評價能通過國家審查,則可實現開工建設。朱楊溪樞紐尚未開展前期研究,應盡快開展前期研究工作,并提出相應的對策措施,以提升該段航道標準達到Ⅰ級,這對建設高等級暢通航道,打造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1.2三峽庫尾重慶港反調節航運樞紐工程探索
三峽電站水庫水位常年在145~175m之間運行,從水庫實際運行看,能維持在175m運行的時間非常短,然后就不斷下滑,直至145m水位,對重慶的城市環境、港口碼頭建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庫尾航道也有較長時間恢復到原來的天然狀況,加上庫尾泥沙淤積的因素,很多時候都難以維持在較高的航道等級標準,船舶航行安全存在較大的隱患,影響船舶的正常裝載和航運事業的健康發展。建議研究在三峽庫尾145m末端涪陵、長壽附近增加1個調整重慶港及庫尾航道水位的反調節航運樞紐,按全閘壩方案設計,在三峽水位下降時始終保持重慶港的水位在175m左右,水位上漲超過175m時打開所有閘門暢泄恢復到天然狀態。三峽水庫水位達到或超過175m時,船舶通過敞開的閘壩自由通行;三峽水庫水位低于175m時,船舶通過船閘通行,可能的情況下也可安裝幾臺小型的發電機組以維持船閘的正常運轉。增加這個調節樞紐后,重慶港的水位變幅大幅度減小,碼頭結構變得簡單,岸坡更加穩定,港口建設成本和建設難度都將降低。庫尾航道也能常年保持一個穩定的水深,有利于船舶裝載和安全通行。庫尾消落帶也得到根本性的治理,城市景觀明顯提升,城市環境極大改善,市民的親水活動也有了安全保障,這與國務院國發[2009]3號文件的戰略任務“保護好三峽庫區和長江的水體和生態環境,建設長江上游生態文明示范區”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少量的缺點就是:在三峽水庫低于175m時增加了船舶過壩環節;在汛期可能會少量抬高上游水位,由于采用全閘壩方案,汛期達到175m水位以后就暢泄,澭高的水面線到了一定位置就消失了,所以這個影響很小,基本上不會增加防洪壓力和土地的淹沒;江水自潔能力可能略有下降,但可與原三峽庫區的水質基本保持一致(枯季緩水、汛期流水);對三峽的防洪庫容有一定的影響,但由于處于三峽庫尾,這個影響也非常小。這些缺點在其巨大的社會效益面前基本上是可以忽略的。因此,建議盡快開展該項目可行性方面的研究工作。
2.2嘉陵江
2.2.1利澤航電樞紐工程
利澤航電樞紐工程位于重慶市合川區利澤鄉嘉陵江干流,距利澤鄉3.5km,距合川城區32km,壩址以上流域面積81100km2,是嘉陵江干流重慶段自下而上梯級開發的第三級,上游與四川省武勝縣桐子壕航電樞紐工程銜接,下與草街航電樞紐工程銜接。利澤樞紐是以航運為主,航電結合,兼顧防洪等綜合利用的航電樞紐工程。該工程屬河床式開發,規劃正常蓄水位為213.3m,裝機容量約92MW,總投資將超過23億元,項目建成后,將渠化嘉陵江干流航道26.5km,使航道等級由現在的Ⅵ級提高到Ⅳ級,嘉陵江南充以下航道實現全江渠化。該項目本已由四川和重慶的兩個單位聯合組建了項目業主,并開展了部分前期工作和準備工程,然而兩省市參建單位在項目正常蓄水位和征遷方面存在一些分歧,由于項目跨省,協調難度較大,幾經協調未能達成一致意見,使得項目被迫暫停。目前,利澤航電樞紐工程是嘉陵江能否實現全江渠化的關鍵,項目建設是勢在必行。建議交通運輸部給予大力協調,四川和重慶雙方也以推動嘉陵江航運事業發展為根本進行友好協商,盡快恢復利澤航電樞紐工程的建設工作,使嘉陵江能盡快實現全江渠化,積極推動嘉陵江沿江經濟的快速發展。
2.2.2井口航電樞紐工程
嘉陵江井口航電樞紐工程位于沙坪壩區井口鎮境內,是嘉陵江梯級開發至下而上的第一級,下游與三峽175m回水銜接,至朝天門嘉陵江河口約25km,上游尾水與草街航電樞紐工程銜接,回水里程約43km。按原規劃,預計井口樞紐總投資約40億元,裝機約50MW,投資效益極差,無法實現以電養航的目標,因此,交通運輸部同意暫不實施。后重慶市港航局牽頭,對草街航電樞紐工程以下至河口68km航道進行了整治,整治結束后航道水深達到2.1m,達到了Ⅲ級航道的標準。由于嘉陵江船舶吃水較深的自身因素,2.1m的航道水深在枯水季節無法保障1000噸級船舶正常通行,甚至無法保障多數300~500噸級船舶的滿載吃水要求,而該段航道處于三峽回水變動區,屬泥沙累積性淤積區域,預計2.1m航道水深也很難維持較長的時間,且受嘉陵江眾多梯級電站和草街樞紐電廠調峰的影響,該段航道內的流量、水位日變幅較大,三峽水庫的水位變幅也非常大,對船舶航行安全和港口作業影響很大。因此,為確保嘉陵江梯級開發的成果,井口樞紐上馬勢在必行,一級建設比兩級好,多一個環節將影響通航效率和保證率。建議盡快開展嘉陵江井口航電樞紐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特別是對開發方式進行重點研究并協調相關部門、開發企業。以電養航行不通,可以采取發電+壩橋開發+樞紐區及兩岸土地房產合作開發+樞紐區旅游開發等方式來綜合開發,再加上交通運輸部和重慶市政府的共同扶持以及航電樞紐電價扶持,應該能順利建成嘉陵江井口航電樞紐工程,以早日實現嘉陵江真正意義上的全江渠化,為嘉陵江的航運、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2.3烏江白馬航電樞紐工程
烏江白馬航電樞紐工程位于重慶武隆縣白馬鎮,上游接銀盤水電站,下游與三峽庫區尾水銜接,是烏江干流梯級開發規劃的第11級(銀盤+白馬),是以渠化航道兼顧發電的樞紐工程。水庫正常蓄水位183m,死水位181m,調節庫容0.32億m3,擬安裝3臺13.5萬kW機組,電站總裝機容量40.5萬kW,多年年平均發電量16.44億kW•h,項目總投資約96億元(靜態投資約82億元),總工期為8a。白馬樞紐建成后,使烏江干流大烏江以下河道達到Ⅳ級航道標準。
2.4綦江
綦江為長江右岸一級支流,發源于貴州省桐梓縣涼風埡銅鼓園,自南向北流經貴州省桐梓縣和重慶市的南川區、萬盛區、綦江縣、江津區,于江津區仁沱鎮順江村流入長江,全長約231.3km,流域面積約7000km2。多年平均流量約83.9m3/s。其中趕水至綦江縣城為綦江中游,河段長63km,流域面積1733km2,總落差75.3m,河槽平均坡降1.23%,水能資源豐富。綦江流域礦產資源豐富,主要為煤、鐵礦為主,其中已探明煤礦儲量30多億t。綦江航運開發較早,自古是川鹽運黔的重要通道,1938年至1945年間就開始大量修建船閘,并進行航道整治。1940年修建大常水電站,開始了水能開發。早期重慶境內干流規劃修建12座梯級,以發電、防洪為主,兼顧航運、城市生活用水和工業供水,總裝機容量38.76MW。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綦江干流至今仍未能實現渠化,且船閘規模較小,等級低,防洪抗旱能力差,經常發生水災和旱災,水能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也較低,已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相關部門正在研究重新規劃綦江干流梯級開發方案,建議相關投融資平臺積極介入,對綦江重慶境內的梯級進行整合,統一進行規劃和開發利用,提升船閘和航道等級,提高防洪抗旱能力,盡快實現綦江重慶境內全江渠化,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服務。
2.5涪江
按照四川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1977年編制的《涪江綜合利用規劃報告》和1994年編制的《涪江流域水資源開發總體規劃報告》,涪江重慶境內共規劃有5個梯級,目前已建成4級(渭沱、安居、富金壩、三塊石),還有潼南雙江梯級沒有建設,初步實現了雙江以下航道的全江渠化,已渠化庫區航道基本達到了Ⅴ級標準。由于早期的渭沱、安居梯級為90年代初期電力部門建設,那時涪江航道尚未定級,船閘按Ⅵ級的最低標準進行設計,所建船閘規模較小,特別是閘室寬度、檻上水深等標準較低,其中閘室寬度僅8m(300噸級機駁船寬就達8.5m),只能滿足當時當地小機駁船(最大100噸級船舶)的通行需要,未達到Ⅴ級航道船閘的標準。反而上游的富金壩、三塊石船閘達到了Ⅴ級標準,能通行300噸級船舶。但300噸級的船舶卻過不了渭沱、安居船閘,使得上游富金壩、三塊石船閘也無300噸級船舶通過,這與涪江規劃的Ⅴ級航道標準不符,梯級渠化的效果未能顯現,造成涪江航道水路運輸至今仍不景氣,涪江梯級渠化工程的航運效益也無法充分發揮。為此,必須盡快立項啟動涪江船閘標準化改造工程,將不符合標準的渭沱、安居等船閘改造升級,同時論證建設潼南雙江航運梯級,并輔以少量的航道整治措施,使涪江重慶境內航道、船閘完全達到Ⅴ級標準,可能的情況下最好對安居、三塊石等梯級進行并購整合,實現涪江重慶境內梯級統一調度指揮,以充分發揮梯級渠化工程效益。
2.6三峽庫區及其他支流航道
三峽水庫成庫后,受回水頂托,很多小支流都變成了高等級航道,其他航運梯級的開發或水電站的建設也增加了可以通航的支流航道,可以通行較大的船舶。建議相關部門或聯合投融資平臺作一個系統的調研,結合支流航道的礦產資源、工業布局、旅游開發、小城鎮對外交通、航道尺度、流量、水位變幅等情況,對航道的開發利用作統一規劃,次要航道采取航道整治的方式,重要的有條件的支流航道采取航電結合的梯級方式進行開發,增加高等級航道的里程,構建高等級航道網,干支聯動,充分發揮水運的優勢。
2.7其他
隨著嘉陵江運力的不斷增長,可能還將啟動井口、草街、利澤等樞紐的二線船閘建設工程。
3航電樞紐建設保障措施及建議
重慶下一步的航電樞紐工程建設任重道遠,離不開交通運輸部、重慶市政府及其他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為了確保航電樞紐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建議進一步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加強對航電樞紐工程建設的領導,重新成立重慶市航電樞紐工程建設協調領導小組,統籌協調航電樞紐工程建設,至少明確一位副市長任組長親自抓航電樞紐工程建設。
2)做大做強水運工程的投融資平臺。重慶市政府及相關部門要保持航發司這個投融資平臺的相對穩定和可持續發展,除了讓航發司做以社會效益為主、企業可能虧損的公益性投資項目外,還是要讓航發司參與一些略有效益的項目(比如小南海、彭水等類似項目或其他有效益的項目),或政府加大補助資金投入力度,否則只做企業效益虧損或勉強持平的公益性項目,沒有一些好項目的拉動或巨額補助資金的支撐,這個平臺不僅起不到滾動開發、以電養航的目的,而且會因為巨額虧損而自身難保,長期下去最終的結果只有做垮,失去這個平臺。
3)加大公益性航電樞紐工程建設的地方政府資金投入和交通運輸部資本金補助力度。
4)協助、協調確定航電樞紐工程的電價定價機制,參照垃圾發電等特殊電量定價機制,除了給予合理的電價外,還要發文確保所發電量無條件全部上網。
5)在航電樞紐工程征遷移民安置、建設、經營政策上給予支持,在國土、規劃、水利、建設、增值稅、所得稅等稅費上給予減免優惠,并在航電樞紐工程樞紐區或庫區臨江土地的開發、儲備上優先照顧樞紐工程建設業主。
6)支持開展“三峽庫尾重慶港反調節航運樞紐工程”、“嘉陵江井口航電樞紐工程”、“三峽庫區重要支流航道(梯級)開發”等項目的前期研究工作和規劃建設。特別是加強部市協作,共同協調,讓三峽建設總公司理解、支持、資助“三峽庫尾重慶港反調節航運樞紐工程”的建設。
7)交通運輸部與重慶市政府共同努力,協調利澤樞紐建設與四川省的關系,推動利澤航電樞紐工程盡快上馬。
8)進一步加強對非交通部門所建水電站或航電樞紐的監督管理,按照長遠規劃,確保通航建筑物的等級標準和客貨通過能力。
4結語
以上是筆者關于重慶市航電樞紐工程建設的一些思考和見解,還需要進一步開展大量深入的專題調查研究,本文僅拋磚引玉,以引起對重慶航電樞紐建設的更多關注,合力為長江上游航運中心的建設添磚加瓦。
作者:吳家浩程奇單位:重慶航運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 上一篇:清明祭先烈活動情況總結
- 下一篇:農村垃圾清潔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