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課程建設的探索

時間:2022-03-28 03:21:46

導語:民辦高校課程建設的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辦高校課程建設的探索

結合民辦高校精品課程的主要任務,確定民辦高校精品課程的建設目標: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民辦高校作為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很多教學條件尚未完善,教師隊伍也處在年輕化的階段,新老交替的情況還不是很明顯,教師的整體業務水平還有待提高。單純靠平日的教學工作積累,很難在短時間內達到理想的師資隊伍建設水平。因此,開展精品課程建設,是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的有效途徑。師資隊伍建設主要包括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文化素質建設、梯隊建設、創新素質培養等幾個方面,可以通過樹立優秀教師榜樣、攻讀學位和學術交流、引進人才形成老、中、青相結合的團隊以及從事科學研究和指導學生參加科技競賽等方法來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建設一支綜合素質高的民辦高校師資隊伍。有效收集整理平時的教學資源,實現資源共享民辦高校教師隊伍大部分來源于應屆碩士、博士研究生,不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對教學中的一些技巧掌握不夠,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缺乏積累,對其業務水平的提高有一定影響。精品課程建設需要完備豐富的教學資源,無形中對青年教師起到良好的指導作用,在日常教學中會注意教學大綱、實驗指導書、授課計劃、教案、課件、習題、參考資料的整理和收集,給教師團隊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若實現網絡平臺教學,將充分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4]。

民辦高校一般都是二本以下的普通高校,生源的質量相對較差,理論基礎較薄弱,自主學習能力欠缺,因此對教材的要求就比較特殊,如果一味采用國家級優秀精品課程教材等高檔次的教科書,學生會出現茫然,找不到重點內容的現象,存在很多不利的因素。在這種要求下,編寫適合學校特點和學生需求的教材勢在必行,即以精品課程促進教材建設,以教材建設帶動精品課程建設。鼓勵教師進行教學研究,積極申報各類教改科研項目民辦高校的教師較為年輕化,經驗不足,較少進行科研活動,長此以往將出現知識更新緩慢,研究深度不夠等問題,這對教師自身發展和教學都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在民辦高校更應該鼓勵教師進行教學研究,積極參加各類教改科研項目的申報工作。只有這樣,教師的業務水平才能快速提高,教學水平才會有質的飛躍。精品課程建設本身就是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與任務,教學研究不僅能將最先進的研究成果充實到課程內容中,將先進的教育思想融入課程體系,也能將科研過程中嚴謹求實、創新存疑的精神帶入課程教學。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的進程,逐步完善教學制度,促進教學質量只有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技術、教學手段,才能提高授課質量;只有完善合理的教學制度,才能保障教學工作高質、高效的開展。在長期的課程建設實踐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創新特色的課程建設管理規則和辦法,保障和促進了各類課程建設的順利進行,保證了課程建設的高質量。只有長期緊抓課程建設不放松,才能確保在精品課程申報時有大量的備選課程,并且可以從中反復優選。通過精品課程建設,使學生成為最大的受益者通過精品課程的建設,將好的課程內容、教案、課件以及習題和自測題等都放到網上,使學生可以共享最優秀的教學資源,促進學生主動、自主學習,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培養出敢于創新、腳踏實地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民辦高校開展精品課程建設對學校發展、教師發展、學生培養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根據學校的特點,探索精品課程建設目標是十分必要的,因為精品課程建設是一個沒有先例和模式可循的過程,只有因地制宜,因校尋法才能使精品課程發揮其作用,得到良好的期望效果。

本文作者:滿紅鄒存名冀勇鋼工作單位:大連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