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風建設高校安全穩定工作探究

時間:2022-09-25 10:52:41

導語:考風建設高校安全穩定工作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考風建設高校安全穩定工作探究

[摘要]新時代,黨中央將高校安全穩定擺在空前重要地位。高校的安全穩定直接影響著廣大師生的學習和生活,是保證基本教學正常開展的基礎,與校風學風考風建設、人才培養密切相關。當下,由于部分學生思想不端正、考場存在寬松軟、現實社會情況雜等原因導致高校考風存在一些問題。高校應加強以誠信主題為主的道德教育、提高以心理疏導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營造以學生發展輔導為主的良好學風氛圍、增強以制度建設為主的法治校園建設,以維護高校安全穩定工作

[關鍵詞]高??硷L建設;安全穩定;學風氛圍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上指出,要堅持不懈促進高校和諧穩定[1]。維護高校安全穩定是構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重要前提,是學校自身發展的基本保障,是政治任務,也是重大政治責任。

一、考風建設的重要性

(一)考風建設是高校安全穩定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的安全穩定是一個綜合性概念,其基本內涵包括:政治安定團結、師生思想情緒穩定;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秩序井然、形成合力;校園環境安全和廣大師生生活秩序穩定。影響校園安全穩定的因素很多,傳統領域的隱患要素有:師生人身傷害與財產損失、公共衛生安全與自然災害、教育教學安全事故、涉及師生切身利益、校園安全管理及周邊治安環境。新型、熱點領域的隱患要素有:政治意識形態領域、網絡運行與信息安全、中外合作與外事安全、信訪及網絡輿情、師德學風與誠信危機[2]。高校學生考試作弊行為屬于最后一類隱患要素中的情況。(二)抓好考風是高校學風建設的要求。高校安全穩定與學風建設密切相關,而考風是學風建設的晴雨表,關系到公平公正和誠信原則的貫徹?!镀胀ǜ叩葘W校學生管理規定》(教育部第41號令)中明確規定對違背學術誠信的學生,可以對其獲得學位做出限制[3]。當下,國內諸多高校為了根治學生考試作弊,學位授予細則中明確規定:凡因考試作弊或其他學術誠信問題受到記過及以上處分者,一般不接受其學位申請。從教育管理者制定制度的角度來說,該細則旨在讓學生作弊的成本高到無法承受,讓一些人收斂。學生考試作弊本身就是一種違紀行為,教師應當從學風建設的角度提高認識,始終保有安全穩定的意識。(三)抓好考風是高校人才培養的要求。現實社會中很多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及正規知名企業在招聘時都會查驗應聘者的學位證書,畢業生如若因考試作弊而申請不到學位證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其正常就業,這關系到學生今后的職業生涯發展,直接涉及其切身利益,影響學生成長成才,妨礙高校人才培養質量,進行影響到高校辦大學。

二、高??硷L現狀

考風作為高校學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考風問題一直是高校教育管理者關注的焦點。以北京某市屬院校統計數據為例,2012年至今,該校共處理違紀本科學生247人,其中因考試作弊受處理的學生達177人,占處理總數的71.66%??荚囎鞅走`紀行為是高校學生違紀的主要行為。伴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考試作弊手段也在不斷翻新,存有“僥幸心理”的學生除使用夾帶紙條、互通暗語等“傳統”作弊手段外,近幾年還有相當數量的學生通過手機、電子手表等網絡通信形式作弊,這種形式的作弊行為在學生群體中帶來極為不良的負面影響。參與作弊的主體也呈現復雜化的態勢。一是個人與集體兼有、差生與優生并存。如北京大學在同一起考試作弊事件中處分8名大一學生[4],此事之所以在網上引起關注部分原因是因為這些學生都曾是“學霸”;二是考試作弊學生在大三年級群體性顯著。前文提到的北京某市屬院校,其大一至大四年級作弊學生數分別為35例、42例、57例、41例,與以往相比,大四年級考試作弊比例有所下降,而大三年級考試作弊比例上升明顯,大三年級主要集中在專升本學生群體;三是作弊學生群體類型多?,F今考試作弊的學生中有專升本學生、退伍復學大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等,學生作弊的目的可謂五花八門。UniversityEducation當前高??硷L現狀令人擔憂,此現象破壞了考試的公平公正,對高校校風學風建設及安全穩定工作帶來嚴重挑戰。

三、考風不正的原因

(一)部分學生思想不端正——學生自身原因。一是部分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這些學生從高中進入大學后沒有了升學的壓力,抱有“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的想法,考試只圖合格,他們沒有“作為學生要刻苦讀書學習”這一應有的常識,認為“六十分萬歲,多一分浪費,少一分受罪”。這些學生平時上課曠課、遲到、早退,不認真聽講,課后不復習,只求考試過關,修滿學分即可,是班級中學習成績靠后的學生群體。二是部分學生價值觀不端正。當下,學生的學業成績與學生獎學金評定、評優、學生干部評選、入黨、保送研究生、申請境外研究生入學資格等自身利益密切相關。學業成績優異是獲取各項榮譽、獎勵、評優、升學的基本條件。部分學生為了追求功利,取得“好成績”,鋌而走險地選擇考試作弊。三是部分學生對考試認知不端正。多年的應試教育讓部分大學生十分看重考試成績,存有錯誤的考試認知。他們認為考試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如果失敗就會對不起父母,就意味著前途徹底暗淡等。筆者曾處理一起大一學生違紀考試作弊的案例:A某在期末某一專業課程考試中因攜帶與考試內容相關的草稿紙被認定為考試作弊。令人感到十分詫異的是該生高考入學成績在該專業排名第一,在班級中是學習委員,該生求知欲強、好學,是班級的公認“學霸”。該學生對考試存在錯誤的認知。他在檢討書中提出到,因為一直以來在父母眼中就是一個學習好的孩子,不想打破其他人對此的認識,即使在考試前復習得很好了,但是也會鋌而走險,以確??荚嚦煽兠星懊?。(二)考場存在寬松軟——學校管理原因。一是部分監考老師責任心有待加強。在監考過程中,部分監考教師監考職責履行不到位,如在考前未宣讀考場要求;未按學號安排考生座位,存有“僥幸心理”的學生坐在臨近座位,導致沒有及時制止有考試作弊傾向行為的學生。二是部分監考老師有為難情緒。學生考試一旦被認定為作弊行為,視情節嚴重將給予記過、留校察看甚至開除學籍的處分;且前文已提到諸多高校一般不接受考試作弊學生的學位申請,對學生前途產生巨大影響。故部分老師基于狹隘的“同情心”,抑或害怕學生對其人身安全有威脅,抑或從維護本學院“聲譽”出發,即使發現學生作弊,也僅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當時進行制止,把考卷沒收,不讓其繼續參加考試,但是學生作弊行為沒有上報學校管理部門。這樣長久下去學生越來越無所顧忌,形成“法不責眾”的惡性循環態勢。(三)現實社會情況雜——社會環境原因。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經濟實現了快速發展,社會轉型所帶來的文化形態、價值觀念等方面發生著深刻地變化,出現社會問題越聚越多、社會矛盾越來越尖銳化趨勢。大學生思想活躍、個性張揚、社會閱歷淺,導致其在看待某些問題上不夠全面、客觀、理性,尤其是對社會上一些經濟至上、投機鉆營、誠信缺失等不良風氣缺乏正確的鑒別能力,學生并不以上述社會失范行為為恥。加之我國法律的處罰并沒有達到讓違規者無法承受的程度,為此部分大學生在一定程度上認為歪門邪道挺管用,促使其價值觀發生扭曲。部分學生認為自己只不過是考試作弊,與社會上那些貪污賄賂、投機鉆營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四、維護高校安全穩定的考風建設對策

(一)加強以誠信主題為主的道德教育。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考試不僅是一場科學文化知識的考試,更是一場道德品質的檢測。學生考試作弊這種行為,首先失掉的是其“誠信”之本?!叭硕鵁o信,不知其可也”,講求信義,是一種“底線要求”。然而,即便是底線,一些人也很難堅守。現實中,一些人會因為種種誘惑,拋棄誠實守信的美德[5]。教育部在2017年頒布了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中指出,學校應當開展學生誠信教育。筆者認為高校教師應從學生教育、管理、服務等多層面引導大學生誠實守信,讓學生從學習誠信、交往誠信、就業誠信、經濟行為誠信以及校園行為誠信等多方面深刻認識誠信的本質和價值、正確對待目前各種誠信危機、提高自己的誠信水平[6]。沒有信用的人會失去別人的信任,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為此,高校應通過多種形式的主題活動,使同學們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讓誠信成為校園的時尚。在每個學期考試期間努力營造“誠信考試光榮,違紀作弊可恥”“誠信做人,從考試不作弊做起”的考試氛圍,提高學生誠信考試意識。如上海財經大學從2006年起就提出“考試零違紀,還貸零違約”雙零目標活動,多年來,該校學生考試違紀率低于萬分之五,接近了“考試零違紀”[7]。重慶工商大學試點誠信考試,自愿報名簽承諾書;若有一例違規,所有參考者成績作廢;此外,畢業時還可獲一份誠信檔案。該校無監考老師,18年來無一人作弊[8]。(二)提高以心理疏導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擁有健康的心理是大學生自身身心健康的需要、適應社會的需要和成才發展的需要[9]。部分大學生因為作弊行為導致其信用丟失、喪失獲得學位證資格,懊悔不已,心理產生了強烈的內疚和罪惡感。輔導員要能敏銳地察覺考試作弊學生的心理狀態,運用人本主義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相關理論知識對上述同學開展教育,通過恰當的心理疏導,疏泄和引導其改變錯誤的自我認知,從而提高其行為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一是調整大學生對考試的認知,正確、理智看到看待考試及其結果。稻盛和夫認為: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思維方式指一個人的思想、理念、信念,熱情指一個人的努力程度,能力指頭腦聰明、身體強健等與生俱來的能力,三個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思維方式,因為能力和熱情這兩個要素都是從0分到100分計分,但思維方式具有方向性,從壞的思維方式到好的思維方式,分別可以從-100分到+100分進行打分。好的思維方式是積極向上的,對事物持肯定態度,富用建設性的思想[10]。用好的思維方式來看待考試,其實考試就像鏡子一樣,可以照出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是對其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檢驗與評價。高校大學生應該用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在考前認真復習、增強自信,在考中將其當成作業從容應對,在考后分析試卷、總結經驗。二是做好大學生考試期間良好的心理維護。部分大學生在考前有考試焦慮、考場恐懼及考后緊張等心理問題,為此做好考試期間良好心理維護,確保良好心理狀態參加考試,避免產生作弊念頭、發生作弊行為是十分有必要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認為,如果一個人完全缺乏緊張,就會導致沒有學習動力,這是不利于學習的;而過度焦慮緊張又會導致學習失敗。對考試而言,帶著適度緊張應考,會激發人身體應激水平,激起人的挑戰精神,這將有利于考生超水平地發揮[11]。輔導員可引導大學生通過自我鼓勵、積極自我暗示、科學用腦、規律生活作息、加強運動等一系列心理疏導的方法來達到良好效果。(三)營造以學生發展輔導為主的良好學風氛圍。報告中提出要建設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國家、學習型政黨,這對高等教育提出了很高要求。要實現上述目標,就要培養“學習型”人才,即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的人才。為此,高校的教育要從“知識教育”轉向“人的教育”,建立關注學生發展輔導的教育體系,讓學生從擁有“學歷”到具有“學力”,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風建設是衡量一所高校辦學思想、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也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和保障。學風建設是學生工作的生命線,應當貫穿始終,常抓不懈;學風建設應堅持以學生為本,著眼長遠,突出學業成績,強調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有機統一和協調發展。要抓好學風建設,就好解決好“為什么學”“怎么學”“學習效果如何”的問題,其中“為什么學”是根本問題。輔導員要從學生發展的角度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的辯證關系,把遠大抱負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飛揚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營造良好學風氛圍,改變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態度不端正的現象。(四)增強以制度建設為主的法治校園建設。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做出了整體規劃和全面部署。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依法治國在大學教育中的具體體現?!傲⑸品ㄓ谔煜拢瑒t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12]。同樣對于考試這一具體教學環節,只有高校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制度,并將制度執行到位,才會讓教學管理良性正常運轉,不斷增強法治校園建設,保障高校和諧穩定發展。一是由高校教務處、學生處等相關職能部門牽頭成立考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完善符合本校自身有關考試的規定、辦法和程序,協調各方關系,對考試各環節進行指導和檢查,嚴格按照學??荚嚬芾碇贫裙?、公正地處理各類違紀現象,從而樹立考試權威性。二是加強對監考老師的培訓和管理。監考老師是組織考試的具體實施者,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情況將直接在監考老師的實際操作中體現出來,因此對監考老師要事先進行培訓,組織老師學習監考須知、學生考試行為規范及考試違規處罰條例等,培養監考老師高度的責任心,不包庇、不縱容任何考試作弊的行為,及時阻止考生作弊傾向[13]。

綜上所述,考風建設與安全穩定工作一樣,不是哪一個部門、哪一種教育手段一蹴而就就能改變現狀的。高校只要從學生的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學風建設及法治校園建設等方面入手,不斷創新教育方式方法、管理規范、措施得力,學生考試作弊現象所引發的安全穩定隱患將會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康健 單位:北京建筑大學學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