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黨的作風建設常態化路徑探究

時間:2022-09-17 03:52:02

導語:高校黨的作風建設常態化路徑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黨的作風建設常態化路徑探究

摘要:高校黨的作風建設是高校貫徹執行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是高校加強黨對教育的領導、提升辦學治校水平的重要保障,是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的必然要求。實現高校黨的作風建設常態化需要高校各級黨組織加強學習教育,堅定理想信念;需要高校嚴格落實各項制度,提升高校治理效能;需要高校堅持走群眾路線,緊緊依靠師生員工,同時完善監督機制,不斷增強監督力度。

關鍵詞:高校;作風建設;常態化;路徑與舉措

強調:“執政黨的黨風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1](P366)作為全黨作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黨的作風建設不但影響到全黨作風建設的大局,也會影響到青年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因此,高校對黨的作風建設必須高度重視,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黨的作風是指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在實踐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反映黨的本質特征和內在品格的整體精神風貌,包括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生活作風等方面內容。”[2]新時代高校承擔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務,承擔著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責任,高校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并使之常態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高校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作風建設是高校貫徹全面從嚴治黨題中之義。黨的報告指出:“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3](P50)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全面從嚴治黨切入口,黨風政風為之一新。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黨和國家對科技知識和德才兼備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迫切和強烈,高校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肩負的使命重大,所以必須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加強作風建設,通過作風建設帶動校風建設,從而帶動全校各項工作取得新成就。(二)作風建設是高校提升辦學治校水平的重要保障。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進入到了新的階段,我國現代化建設已經達到新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必須要與時俱進,把建設適應時代要求、滿足人民美好期待的高水平大學作為奮斗目標。建設高水平大學必須堅持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發揮各級基層黨組織的積極作用,因此,高校黨的作風建設尤其重要,要深刻認識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持之以恒正風肅紀的必要性,切實強化學校各級黨組織的作風建設,以良好的作風為提高辦學治校水平、實現建設高水平大學的目標提供堅強保障。(三)作風建設是高校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必然要求。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不但事關黨的前途命運和國家的長治久安,也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是研究、講授、傳播、鞏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重要陣地,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做得越好,黨對高校的領導就更加堅強。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必須要在高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以黨的作風建設為抓手,全面加強黨的各方面的建設,全校黨員干部必須要以良好的作風保證意識形態工作做實做細,通過扎扎實實的工作,把意識形態工作融入大學生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落實到大學生學習、生活和實踐的各個方面,不斷提高高校黨委和各級黨組織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水平和實效。

二、高校黨的作風建設的主要內容

(一)加強思想作風。思想作風在高校黨的作風建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馬克思主義認為實踐與認識是辯證統一的,因此成功的實踐活動離不開正確的思想認識。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我們黨形成了“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3](P76)的思想路線。高校各級黨組織要認真貫徹黨的思想路線,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面對高等教育的新形勢、新任務,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握世界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勇于開拓,善于創新,不斷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實現新發展。為高校培養人才、傳承文化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扎實的思想作風保障。(二)切實強化學風。能否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學風是關系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的重大政治問題。縱觀黨的歷史,中國共產黨人正是依靠強大的學習能力不斷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當前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深水區、攻堅期,高校的改革也面臨很多熱點、難點問題,這對高校全體黨員攻堅克難的本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各級黨組織一方面必須通過各種形式的理論學習,加強學習能力建設,提高自身理論水平,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切實提高全體黨員尤其是高校領導干部的理論水平。另一方面,高校各級黨組織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把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與高校自身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從而推動高校改革事業不斷向前發展。(三)轉變工作作風。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強調:“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1](P365)加強高校黨的作風建設,必須堅持黨的群眾觀點和貫徹群眾路線,具體來講,就要堅持以學生為本、教師為本,積極調動廣大師生的主動性、創造性。要建立高校黨員干部聯系學生班級和教師的制度,了解廣大師生真正的操心事、煩心事,傾聽他們的呼聲,真正去解決好他們關注的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要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反對“四風”問題,當前尤其要注意克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高校各級黨組織要堅持求真務實,實干興校,全心全意為廣大師生員工服務。(四)改進領導作風。高校黨委主要負責人要肩負起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高校紀委領導要肩負起監督責任,其他領導要做到“一崗雙責”,牢固樹立黨章黨規黨紀意識,堅決做到依法依規依紀辦事情、作決策。要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堅持學校黨委統一領導、校長獨立負責行使職權。不斷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建立現代大學領導和管理制度,不斷提升高校治理的效能。高校領導要堅定政治立場,按照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開展各項工作。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經常深入學校教學、服務等工作一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高超的領導才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為高校的快速健康發展保駕護航。(五)嚴肅干部生活作風。高校領導干部有著多重身份,既是領導,也是黨員,更是一名“教師代表”。高校領導干部平時的生活作風不僅僅體現個人形象,也體現著黨的形象、高校的形象。人們通過對高校的領導干部的認識,也會形成對這所高校的認識,并作為對這所高校評價的一部分,因此,高校領導干部的生活作風也會影響到高校的美譽度乃至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所以,高校領導干部要加強理論學習,無論是工作中還是平時生活中都要做到廉潔奉公,都要堅守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都要體現高校教育者的風范和氣節。要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嚴格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不斷錘煉個人品德,養成良好的生活作風和生活情趣。

三、高校黨的作風建設常態化路徑

(一)加強學習教育,強化理想信念。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4]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戰勝歷次困難和挑戰,不斷取得新的勝利,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有堅定理想信念。新時代的高校要全面提高教書育人水平、辦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推進教育現代化,離不開堅定的理想信念。但是,高校黨員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會自然而然形成,必須通過持續不斷的學習才能使高校黨員的理想信念更加堅定。面對新的實踐要求,高校各級黨組織必須加強理論學習,尤其注重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要堅持理論學習和參觀考察學習相結合、集中學習和個人自學相結合、線下學習和線上學習相結合、在崗學習和脫產學習相結合、正面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結合等多種學習方式,同時注重從實踐中總結經驗,提煉升華,建設學習型黨組織。要把學習當成一種追求、一種愛好和一種生活方式,踐行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高學習效果,不斷增強理想信念的堅定性,不斷推動高校黨的作風建設長效化取得更大成績。(二)重視制度建設,提升治理實效。實現黨的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從根本上說還是要靠科學有效的制度。制度建設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指出:“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運用制度威力應對風險挑戰的沖擊。”[5]實現高校黨的作風建設常態化必須發揮制度的剛性作用。防止作風建設走過程,要堅持從建設常態化的制度機制入手,不斷完善制度,使高校各級黨組織開展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制度的建立和創新要依法依規依紀,從高校自身實際出發,對癥下藥,本著便利、管用和有約束性的原則,使高校各級黨組織的行為得到行之有效的規范、管理和監督。從而為實現高校黨的作風建設常態化提供堅強有力的保障。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制度如果不執行,束之高閣,就像鏡中花和水中月,就會成為擺設,發揮不了任何作用。高校各級黨組織必須樹立制度面前沒有特權、制度約束沒有例外的觀念,認真學習制度,嚴格執行制度,真正讓制度活起來、硬起來,形成嚴守制度的良好氛圍,高校黨的作風建設一定會越來越好。(三)堅持群眾觀點,踐行群眾路線。指出:“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核心問題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1](P365)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就要站在群眾立場上,心中帶著群眾感情,為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服務。高校各級黨組織要牢記黨的宗旨,認真貫徹執行黨的群眾路線。作風建設首先要從領導干部做起,高校領導要加強與師生員工的聯系,想師生員工之所想,急師生員工之所急,下大力氣解決好師生員工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尤其是對經濟困難的學生和教職員工要通過多種形式的幫助來解決其后顧之憂,不斷改善師生員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條件,為學生成長成才成功,為教職員工教書育人,為學校長遠發展盡最大努力創造條件,維護好師生員工和學校整體的根本利益。學校各級黨組織要注重調查研究,通過經常走進教室、學生宿舍、學生社團、餐廳等,了解師生員工的思想政治狀況,尤其是在涉及到學校發展的重大問題上要廣泛聽取師生員工的意見和建議,集思廣益,充分發揮廣大師生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把師生員工“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6](P318)。(四)完善監督機制,確保監督有效。強調:“增強黨自我凈化能力,根本靠強化黨的自我監督和群眾監督。”[6](P322)高校黨的作風建設要實現常態化就必須高度重視紀檢監察工作。高校黨委必須把作風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同時高校紀檢監察部門正確履行監督權力,全面提高監督能力。高校紀檢監察部門要切實加強對學校各級黨組織的政治監督,確保學校各級黨組織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做好日常監督和重點監督,對“三重一大”進行監督,確保決策程序依法依紀依規、決策執行全面到位。高校紀檢監察部門要結合高校自身實際綜合運用校內巡察、監察建議書、干部廉政檔案、警示教育和實地調查走訪等多種方式,同時充分發揮師生員工的群眾監督作用,做實做細日常監督,對容易出問題的環節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監督,防止腐敗滋生。抓好重要節點教育,緊盯春節、中秋等重要節日的廉潔教育,督促學校各級黨組織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反對“四風”,持之以恒正風肅紀,為高校黨的作風建設提供監督保障。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高校黨的作風建設常態化是一項長期的綜合工程,也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因此,必須在高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高校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堅定理想信念,嚴格落實制度,緊緊依靠群眾,增強監督合力,馳而不息,善做善成,在抓常、抓細、抓實上下功夫,高校黨的作風建設常態化一定會提高到新的水平。

參考文獻:

[1].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全國干部培訓教材編審指導委員會.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3].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實踐(思想理論版),2017,(11):4-21.

[4].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N].人民日報,2012-11-19(1).

[5].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N].人民日報,2019-11-06(4).

[6]中共中央宣傳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8.

作者:劉然 劉貴振 單位:滄州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