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招標文件不公平對策研究

時間:2022-06-17 03:54:58

導語:建設工程招標文件不公平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工程招標文件不公平對策研究

摘要:招標文件是進行后續招投標活動的依據,所以要采取措施解決招標文件中不公平現象,讓招標文件能夠實現其功能與價值。本文分別闡述了建筑工程招標文件中不公平現象的表現形式與解決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設工程招標文件不公平;表現形式;對策

對于建筑工程而言,招標文件屬于“信息源”,既是編制投標文件的重要依據,亦是后續招投標方簽訂合同的依據,從本質上影響著招投標活動的質量,所以招標文件必須要具有公平性的特征。

1表現形式

若想解決招標文件中存在的不公平現象,就需要先行找出這種“不公平”的具體表現形式,方能對癥下藥,具體來講,當前招標文件中有以下幾類不公平的表現形式:1.1對號入座型。對號入座型常常出現在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與施工設備的采購中,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招標文件中對于材料與設備的購買已經做出了詳細的規定,甚至已經細化到了需要購買的專利、供應商、品牌以及商標等具體內容;第二,關于一些特定特殊的內容,如品牌、原產地以及專利等有明確限定;第三,根據所需的服務與技術指定了特定產品或是供應商。這些內容的限定,使得投標人具有唯一性,雖不符合招投標管理辦法的規定,但是卻受到了招標人的青睞,招標人可以用這種看似公平的方式,選擇自我認可的投標人。然而從市場競爭角度來看,即使這種方式能夠迎合投標人喜好,但因其違背招標活動內涵,為“暗箱操作”提供了可能性[1],也是一種不公平競爭的表現,應當予以禁止。1.2量身定做型。量身定做型形式,顧名思義,是招標人在制作招標文件的時候,關于資質甚至是技術要求,直接就根據特定投標人的條件做出限定,亦或是招標人與投標人互相串通,設置一些只有投標人能完成的要求,但從實際合作情況來看,這些限定條件與建筑工程招標項目的實際需求并沒有多大的關聯性。所以量身定做型形式的不公平性較之對號入座型形式更為隱蔽,不容易被其他投標人察覺,例如在項目資質方面,原本較低資質的投標人也可以完成,卻因較高資質要求而止步;又例如在業績方面,若是設定特定業績,包括業績類別與業績數量等,也會形成不公平的競爭氛圍;再例如在技術參數方面,設定的技術參數不僅超出國家標準且只有一定的投標人方能做到等。通過這些人為方式,將準入門檻予以拔高,讓特定投標人在競爭中占據優勢,其他潛在投標人只能選擇放棄或者是為達到條件付出較大的代價,會減弱市場競爭力,阻礙市場的有序發展。1.3區別對待型。對不同投標人進行區別對待也是一種不公平的形式,具體來講,在這種形式中,對于同一工程項目,招標人在制定招標文件時,會根據投標人的不同而設定有區別的要求,所以每一投標人獲得的項目信息實則是不一樣的,招標人通過這種方式,意在排除潛在投標人,讓特定投標人能夠中標。例如在同一招標項目中,提供的項目信息存在差異化;再進行資格審查時依據不同的標準;招標公告在知名度較低的媒體上,前來投標的單位較少;國產品牌能夠滿足自身生產要求,卻還致力于采購進口品牌;采用營業收入、納稅額、注冊資金以及利潤額等指標限制小企業參與投標過程等。總之,通過信息區別對待的方式,使得潛在投標人無法掌握具體的投標信息,在制作標書的時候出現內容不齊全、編制不規范等問題[2],從而增加投標成本,難以中標,是缺少公平競爭環境的表現。1.4地域限制型。從近年建筑行業的招投標情況來看,普遍存在著地域限制。有些系統內從設計到施工環節,都基本由自家人完成,系統之外的企業甚至沒有參與競爭的機會;有些地方更是明確規定只有本地的建筑企業才有投標資格。所以為了能夠實現這種行業保護或是地方保護的目的,招標人在招標文件中就會設置種種不公平的條件,例如針對外地建筑企業實行備案制度,這些企業只有在本行政區劃中設置了分支機構,方能參與投標;非法限定潛在投標人的所有制形式、單位所在地以及組織形式等;在招標文件中納入對本區域的業績與貢獻等審核條件,若是不能達到,也不能在招標中加分或是參與招標;給予本地企業以投標方面的快捷通道,如免資格預審、減免保證金以及給予誠信評價等。這些排斥行為在本質就屬于“地方保護”,只是采用的手段比較多樣,有非法保護、部門壟斷和近親繁殖等,最終的目的還是在于排除外來企業,讓本地企業利益最大化,但是在這種投標方式下,工程質量事故也較為頻繁。

2解決對策

面對招投標中存在的種種不公平現象,必須要采取措施予以解決,方能為建筑行業招投標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的氛圍與環境。2.1杜絕訂做條件。于招標人而言,最愿意采取的招標方式是“量身定做”與“指定品牌”,但是基于這兩種方式所具有的不公平性,需要嚴格禁止。在有關招投標的法律文件中明確指出不得指定采購貨物的信息,亦不得標明專利、原產地以及商標等,所以符合公平性標準的招標文件應當是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且沒有傾向性的,不能因招標人的喜好就進行“量體裁衣”,設定僅符合特定投標人的招標要求,若是一定要引用某一生產者所具有的獨特技術標準,也需標明“相當于”此類的字樣,絕不能直接指定,更不能設置參數標準,以減少招標文件的唯一性和傾向性,為招投標活動提供公正性與客觀性的環境。2.2嚴禁區別對待。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遵循價值規律是進行經濟活動所必須具備的要求,所以將價格杠杠以及競爭機制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無疑能夠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所以建筑工程作為市場經濟體制中的一項重要工程,也需遵循此規律,爭取將競爭性運用在招投標中,打破行業限制以及地方保護,讓各項生產要素得以流通,使招標人獲得價廉物美的服務,所以在招標文件要盡量避免區別對待現象的出現,消除各種形式的不當限制,嚴格遵守市場競爭的內在要求,優勝劣汰,在建筑行業內部營造一個良好的競爭氛圍,讓企業能夠將時間與精力放在提升建造水平之中,減少投機取巧的可能性,為我國建筑產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2.3優化評定標準。為實現“公平性”,還需以評價標準著手,合理設置評標權重。結合招投標活動的特點與應用實際來講,在設置評標權重時,需要綜合多個因素予以確定,例如要考慮項目情況、施工方案、工期要求、報價依據以及業績信譽等,只有將這些因素都納入評價標準體系中,方能有效衡量各個建筑企業的實力,以及是否適合該工程項目的實際建造要求。例如對于施工技術要求較低的項目,便可以優先考慮報價,此時價格權重占據了評價權重的多數比重;又例如對于施工技術難度頗高的項目,就可以通過提升技術權重的方式[3],選擇施工企業。因此,評標標準的科學化編制,能夠讓招標人根據工程項目特點,有針對性的評審投標分項,實現工程預期值。但在設置這一標準時,要注意評標標準的前提是形成有效競爭這一要點,然后據此發揮招投標活動的公平性,讓每一投標人處于平等的競爭地位,利于自身的優勢,爭取中標的有利條件。所以編制單位不妨借鑒同類工程經驗,或是引入專家論證,對技術性、專業性較強的部分,進行界定與審核,有效辨別隱性且不合理的招標條件,避免企業因此而浪費大量的人財物力。

建筑工程中的招標文件之所以會出現不公平現象,源于多方因素的影響,所以在解決不公平問題時,也要從多個角度出發,予以綜合考慮,方能為招投標活動營造一個良好的競爭氛圍。

參考文獻

[1]劉成建.建設工程招標文件不公平的表現形式及對策研究[J].中國住宅設施,2018(07):43-44.

[2]關淼.建設工程招標文件不公平的表現形式及對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13):82.

[3]陳波,羅則佳.建筑工程招投標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工程經濟,2015(6).

作者:楊念 單位:湖南省招標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