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項目環評竣工驗收論文

時間:2022-09-07 08:50:49

導語:建設項目環評竣工驗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項目環評竣工驗收論文

1建設項目環評竣工驗收中存在的常見問題

1.1渠道投資多、制約的法定程序環節少。建設項目資金渠道的來源目前國內主要有:股票市場、融資租賃、商業銀行貸款、企業債券融資、出口信貸、直接投資、政策性銀行貸款等方式,而項目的成本和風險水平由投資渠道的多樣化來決定。現有的處罰形式、法定制約環節和管理制度目前還都不夠健全,很難對多渠道投資的項目進行有效的法律制約。建設項目程序相對健全的主要是由國家預算內計劃投資的項目,且涉及的每個環節及部門管理都非常完善,其他投資渠道在項目建設程序管理上就略顯薄弱。項目在實施過程中雖說關鍵制約因素不是環保竣工驗收工作,甚至認為其是可有可無的環節,抑或是存在只驗收污染重的環保項目,而非污染環保項目就不進行驗收等錯誤觀念[1]。1.2制度執行力不夠,導致驗收滯后。環保設施竣工驗收監測工作就是建設項目的建設單位、行政主管部門、環評單位、施工單位以及驗收單位等多方相互配合、監督和服務的一項工作。只是各級機構針對項目驗收執行力度不同。導致驗收滯后因素有:①界定的受理時間不明確。如:在客戶委托時,建設單位在只提供了部分必備的資料(如初步設計、試生產批復、可行性研究報告、環評報告書和批復等資料)前提下,就等同受理了,就開始現場勘查等部分工作,來進行驗收監測,若所需的其他材料如:《XX項目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登記表》等上會評審時所有的材料,在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時,企業一旦不能全面、及時地提供,那將出現項目積壓問題,這就是為什么會有項目報告發出數遠遠小于受理數的原因。②執行內部技術審查和審定不到位。如:某建設項目驗收報告編制工作在完成后,可以進行或深入進行《驗收工作程序框圖》中所列出來的“技術審查和審核審定項目驗收監測報告”,直接進行申請驗收,那么在“技術審查和現場檢查”時,驗收工作組如果發現驗收監測報告中存在許多質量問題,甚至會導致項目驗收工作滯后等問題。1.3項目實際完成與環評報告書(表)中的工藝或者環境保護處理設施不相符。建設項目實際生產的工藝驗收報告編制人員應該從企業那充分了解清楚:生產原輔料和主副產品、污染因子和污染源等;治理設施是否正常運行,是否采用更加先進的或是相同類型的工藝;針對環保主管部門已經審批好意見的部分資料進行仔細閱讀,以確認主管部門是否同意了每個建設項目發生的變化情況,否則建設單位應要求驗收工作延遲,若要正常進行需整改完成之后方可。如果允許,可以根據建設項目的具體情況進行更正說明,并作為驗收工作的驗收依據[1-2]。1.4缺少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開展公眾參與工作在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中很好體現維護公眾環境權益的重要性,還是落實“三同時”制度在執行竣工環保驗收的可靠依據和環保行政部門決策推行的科學化、民主化的必然需要。在竣工環保驗收監測或調查報告期間,目前確有大部分建設項目都是利用網站進行公示,導致公眾對于信息渠道了解不夠通暢,公開信息又不夠充分。選擇調查對象時,都是根據監測、調查部門來選定,致使沒能夠全面調查或根本沒有代表性,以至于有些受影響的公眾對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的信息詳情了解得很少,具有針對性的調查內容的設計極度缺乏,最終導致公眾參與只是流于形式,完全無法突出項目的特點,也根本發揮不了公眾參與監督和維護自身環境權益應有的作用。

2加強建設項目環評竣工驗收對策措施

2.1完善健全的法制體系。建設項目是多渠道投資的,針對其環評、立項、設計、施工和試生產等各個環節中,都嚴格執行“三同時”的各項國家環境保護規章制度以及相關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等工作考核,其他各部門法定程序環節中也必須引入竣工環保驗收的法律法規。針對這部分部門檢查時,如有要求未達標,同時規定建設環保設施與生產設施未能建成使用的,責令企業在規定和要求范圍內建設完善環保設施;而針對竣工環保驗收沒有完成的,立項建設的項目都不允許,這樣才能使每個環節的竣工環保驗收得以充分重視[3]。2.2加強跟蹤監督與監察。加強各部門的聯動關系(如監測、監察、審批等部門),并做好監察與跟蹤監督工作。在企業完成環評后,需進行監察與跟蹤監督工作,特別是開工、試生產、建設等環節都須加強管理。定期檢查項目環保制度(如環境監測制度、環保設施運行操作程序、環保目標責任制度等)是否真正落實到實處,從而確保其完善性。同時,檢查部分應建環保設施是否符合設計,竣工建成后還需檢查運行狀態是否正常,充分掌握部分環境污染的突發性情況,并了解工業廢物處置和回收利用的情況。另外,檢查排污口設置是否規范,并針對建設項目進行總結并創新更多、更好、更新的環境保護竣工驗收工作方法。2.3收集完整的重要資料,做到無一漏點報告。擁有一個嚴謹而全面的竣工驗收報告,等同于給管理部門提供了一個準確監管的科技支撐和依據。所以,保障項目環保竣工驗收的關鍵所在就是建設單位所提交的資料、文件是否齊備有效。①有關檔案資料。企業都應留存有環保行政主管部門對其督察或檢查的報告、整改要求、督辦通知、筆錄等檔案。在進行環境管理檢查環節時,項目負責人可以要求查閱,將對報告有幫助的資料復印并留存,即擁有完整性和全面性的編制報告。②企業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將涉及固廢的產生,有一般固廢和危險廢物兩大類,特別是危險廢物,其主要成分、運輸方式、來源種類、臺賬、處置以及綜合利用情況,及有關委托或處置危廢單位的資質證明等已成為重點。如需臨時堆存,貯存場須嚴格按《危險廢物貯存場所控制標準》來建設;若建設要求未達標,需交代清楚目前建設詳情,并提出建議或整改要求。③在施工期和試生產期間,當地環保檢查部門在進行有關污染事故和擾民情況調查時,項目負責人應準備好有關現場情況的調查筆錄、影響資料等證明材料[4]。2.4積極加強公眾參與、并完善社會監督機制。公眾參與竣工環保驗收能更好地起到廣泛監督及控制好企業排放污染等作用。為讓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能更深入滲透到竣工環保驗收工作中來,并發揮好其作用,建議:正確引導公眾參與環境管理,從信息方式的全面合理性、調査對象的代表性、調査內容設置的針對性等方面盡早出臺相關實施細則,使公眾參與的力度得以進一步規范并加大。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項目建設環評過程中須探索新技術、新途徑,解決建設項目竣工在環境保護驗收方面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從根本上解決難執行、甚至不執行等問題,從本質上提高執行率,保障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的有效行性和完整性。

參考文獻

[1]梁繼榮.陳學玲.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科技風.2013(05).

[2]江彩蘭.淺談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工作中應注意的問題[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2(12).

[3]李大鵬.建設項目環評竣工驗收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3(09):68.

[4]胡月霞.建設項目竣工驗收監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環境管理叢書,2006(03):29-31.

作者:徐福海 單位:惠州市環科環境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