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裝備教學建設論文

時間:2022-02-13 04:41:05

導語:加強裝備教學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裝備教學建設論文

一、扭住提高裝備人才政治素質,探索裝備政治工作教學規律

培養高素質新型裝備人才,提高其政治素質是首位。在裝備政治工作教學中,不斷總結探索教學特點和規律,是提高教學對象政治素質的基本保證。

(一)堅持“三緊貼三強化”教學思路一是緊貼時展,強化軍隊基本政治理論。按照培養造就堅定舉旗人、合格接班人的要求,堅持跟蹤研究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要求,強化最先進、最實用的軍隊基本政治理論,促進學員進一步增強高舉旗幟聽黨指揮的軍魂意識。要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教學,及時宣傳貫徹黨、國家和軍隊的重要會議精神,重點抓好十八大精神、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強軍目標重大戰略思想的學習教育。二是緊貼使命任務,強化裝備系統政治工作優勢。圍繞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聚焦“打得贏、不變質”課題,強化裝備系統政治工作優勢,大力弘揚裝備文化和裝備精神。一方面,著眼裝備和航天指揮技術人才培養,應始終緊密結合裝備保障、裝備采辦、裝備科研試驗、航天測發測控、航天指揮等任職崗位特點,引導學員熟練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會運用黨的創新理論開展政治工作和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科學方法;另一方面,應注重文化育人功能,大力弘揚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995工程”等為代表的裝備精神,培養學員忠誠使命、艱苦奮斗、團結創新、甘于奉獻的意志品質。三是緊貼官兵實際,強化愛裝特色政治教育。立足熱愛裝備事業、愛護武器裝備本職要求,著重回答解決部隊重大現實問題和官兵思想問題,充分發揮政治理論教學資源優勢,突出總裝部隊政治工作特色,強化總裝部隊經常性、針對性的政治教育,為總裝部隊建設服務,為培養能打仗打勝仗的裝備人才服務,著力促進總裝部隊官兵堅定理想信念,獻身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和軍事航天事業。

(二)創建“三為主三結合”教學模式一是堅持教員為主導,注重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教員在教學過程中,既注重講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理論和普遍原理,又注重講授崗位任職特點帶來的聯合作戰裝備政治工作特色,同時注重引導學員結合自身工作崗位研討和交流,促使學員掌握政治理論,提高運用理論分析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二是堅持學員為主體,注重前瞻性與現實性相結合。在堅持教員為主導的基礎上,積極創新教學方式方法,突出體現學員的主體地位,調動學員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采取難題會診、疑難辨析、情景模擬、經驗交流等教學方式,調動學員廣泛參與到教學中來,引導學員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在教學內容設計上,征求學員意見,立足部隊政治工作實際情況充分考慮現實性,又結合學員擬任崗位的需要充分考慮前瞻性,著力引導學員研究分析部隊和裝備建設中的重大現實問題,做到現實性和前瞻性的統一。三是堅持問題為主線,注重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始終以問題為中心編組教學力量,采用“精講—自學—案例研討—情景模擬—現地教學”的教學模式,“精講”貫穿全過程,重在圍繞研究問題梳理基本理論,提升學員政治理論水平;“自學”使學員通過研讀教材、教案、參考資料和學習網絡課程、信息資源,擴大知識和信息的獲取量,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戰例案例研討”著重圍繞戰例案例中的特定矛盾問題,探索解決矛盾問題的方案;“情景模擬”針對預任崗位設定的矛盾問題,使學員提前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和技能;“現地教學”利用西柏坡、井岡山、延安等教育基地的豐富資源,通過“聽、學、看、悟、寫、議”等形式提高學員的參與感,使學員感悟黨的優良傳統,升華思想境界。

(三)實施“三職能三進入”教學實踐一是發揮人才培養職能作用,系統進入教材。按照“主干課程系統進入、相關課程結合滲透、專題講座拓展補充”的原則,組織政治教員調查研究、集體論證,全面加強頂層設計,系統梳理教學內容,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教學實施方案,將最新研究成果及時寫入教材。二是發揮科學研究職能作用,生動進入課堂。堅持“教學出題目、科研做文章、成果進課堂”的教學與科研一體化運行機制,及時組織跟蹤學習黨的最新理論創新成果,緊貼政治理論和裝備政治工作教學需要開展創新研究,力求理論研究先行一步,在研究視野上求廣,在研究質量上求精,在研究內涵上求深,使理論研究成果在育人中發揮重要作用。三是發揮服務部隊職能作用,使創新理論扎實進入頭腦。堅持深入部隊講學輔導和參與重大決策咨詢,把黨的創新理論和裝備政治工作方法根植于官兵頭腦之中。深入總裝部隊開展“堅定信念、鑄牢軍魂”主題教育和強軍目標重大戰略思想宣講活動,贏得了總裝官兵的廣泛贊譽和總裝首長、機關的高度肯定。

二、瞄準軍隊院校一流標準,加強裝備政治工作教學建設

軍隊政治工作教學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不斷加強教學力量、教學條件等諸方面建設。

(一)打造一流教研團隊按照工程化設計、團隊式培養、高起點引進、競爭性評任、激勵性保障的思路,采取內重培養、外引人才、感情拴心、事業聚人等措施,建設高質量裝備政治工作教學隊伍,不斷提高政治工作教學向強軍目標聚焦的能力水平。目前,政治理論和政治工作教學團隊已經多次執行總部賦予的政治工作教學、研究和宣傳任務,成為總部裝備政治工作的智囊庫。

(二)建造一流政工中心按照打基礎強基礎的要求,建設一流的教學保障條件,不斷提高政治工作教學向強軍目標聚焦的保障水平。裝備學院以軍隊政治工作學學科建設為龍頭,先后投入1000余萬元經費,建成使用面積4000余平方米的裝備政治工作中心,為裝備政治工作教學科研提供了高水平的保障場地條件。中心發揮在裝備政治工作研究領域的特色優勢,堅持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綜合性與指導性相結合、咨詢性與協調性相結合,努力建成總裝部隊政工研究的平臺、理論宣講的陣地、服務部隊的先鋒、決策咨詢的智囊。

(三)營造一流校園文化堅持營造濃厚的政治工作教學氛圍,不斷提高政治教學向強軍目標聚焦的文化熏陶條件。裝備學院依托裝備政治工作中心組建文化工作小組,建成書畫院、文化活動教室等文化活動場所,堅持利用文化活動室、書畫院等文化設施和場地開展文化活動,配合重要宣傳任務和教學任務,營造政治工作教學氛圍。為教書育人文化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推動實施的“文化精品工程”,突出建設“精品文化課程”、打造“精品文化項目”、開展“精品文藝創作”、進行“精品節目演出”,同時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建強文化骨干隊伍,積極開展各類文體活動,有力提升了校園文化質量和水平。

作者:胡利民郭大方馬永全單位:裝備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