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團隊建設研究
時間:2022-08-30 10:20:06
導語: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團隊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機械基礎課程作為機械類專業的重要教學內容,對于學生們的后續學習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只有做好教學團隊的建設工作,才能夠培養出一批高素質,有著良好創新意識的教學人才,促進機械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本文主要就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團隊的建設進行了探究分析。
關鍵詞: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團隊;創新
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團隊在機械類以及近機類人才培養工作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要求各工科類院校能夠加強對該方面的研究工作。機械基礎課程作為機械學科生必修的核心課程,在公共基礎課以及專業課之間起著橋梁跟紐帶的作用,只有加強該課程教學團隊的建設工作,對現有的教學內容、課程體系以及工程實踐模式進行不斷的優化與完善,才能夠獲得良好的課程教學效果,為機械類人才的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1團隊建設概括
機械基礎類課程教學團隊需要面向全校多個專業進行授課,其中工程制圖、機械設計基礎以及流體力學等課程需要面向全校工科進行開設。在目前團隊內有著一批教學時間長、經驗豐富以及教學能力強的優秀教師隊伍,能夠勝任各種課程教學、實踐教學以及畢業設計多燈箱教學任務。在進行教學團隊建設過程中,要求在先進教學理念引導相愛,將教學內容改造作為先導,將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作為最終的培養目標,旨在建立一支有著良好知識結構以及較強教學能力的教學團隊。而在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團隊的建設過程中,要求對現有的團隊結構進行不斷的優化與完善,積極探索團隊的運行管理模式,形成一支有著良好協作能力以及教學水平的教學團隊。只有在優秀團隊基礎上,才能夠帶動后續的專業建設跟課程建設工作,獲得良好的教學改革效果。此外在團隊建設工作中,需要繼續發揚勇于創新、勇于實踐的優良作風,做好理論課程以及實踐課程的教學工作,為社會發展培養出足夠多的優秀機械類人才。
2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團隊建設途徑
(1)團隊人員設置。在經過了兩年時間的建設之后,本校的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團隊圍繞著該課程形成了一支有著23人的教學隊伍,其職稱結構、學位結構以及年齡結構也變得更加的合理。其中在團隊中包含有教授8人,副教授8人,講師7人。在仙劍教學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培養出了一批勇于創新、結構合理、團結協作并且有著優秀教學能力的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團隊。(2)專業課程設置。在專業課程設置過程中需要結合機械行業的特色,還要充分突出機械專業的優勢。在結合了學科前沿方向基礎上開展各種實驗研究工作,并且將教學、科研以及師資隊伍建設三者的關系進行協調,這樣才能夠讓機械專業的傳統優勢得到充分發揮,保障專業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其中走進創造學課程可以面對所有工科開放,并且可以通過網上授課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這樣能夠吸引更多的學生加入到基礎課程學習中,增強學生對機械類專業的了解,培養學生的主動創新能力。對于一些制圖類的課程,需要在結合專業特點以及教學大綱基礎上,面對部分專業課程的一二年級學生開設,其它專業性比較強的課程則需要面對機械專業開放,來保障整體課程的教學效果。(3)做好教學改革工作。在機械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工作中,需要將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作為培養目標,在此基礎上對校內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跟優化,提升現有的課程教學質量。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需要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加強對學生們創新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培養力度。比如在機械設計類課程的考試過程中,還可以采用半開卷式的考試方式,讓學生帶一張復習紙進入到考場內,在復習紙上面讓學生將自己覺得重要的概念以及公式進行總結,并且在考試前一天進行統一的回收。在開始過程中允許學生們參閱自己的復習紙,加強學生對于課程重點難點問題的理解程度。此外在出題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加大主觀分數的占比重,讓學生們能夠將學習重點放置在設計方法的掌握以及應用上面,促進學生的工程實際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可以說在教學改革過程中需要將創新能力的提升作為一項重要培養內容,隨后在結合了課程性質以及特點基礎上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掌握相關專業知識基礎上不斷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在教學方法上面,可以積極采用案例式、啟發式以及研討室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出學生們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創造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得到充分的發揮。此外還要積極采用科學先進的教育技術手段,通過多媒體技術等多種教學方法來進行課程教學,這樣也就能夠讓整體教學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比如通過微課的應用,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模式變得更加的靈活,還能夠加強學生對重要知識點的理解程度,提高機械基礎課程的整體教學質量跟教學效率。(4)做好實踐教學跟創新能力的培養。機械類專業有著實踐性非常強的特點,也就需要各高校能夠加強機械基礎課程的專業教學力度,并且將實驗教學環節作為學生們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平臺。在教學體系構建過程中,需要不斷加強實踐環節的重視力度,進行實踐項目操作方案的制定,對實踐教學形式跟內容進行改革跟優化,保障各項實踐教學環節的順利開展。此外還要加強科學研究跟教學實驗的結合,推薦實驗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的不斷創新跟優化,并且積極引導學生們進行一些創新性跟研究性的實驗,來促進學生的實踐水平跟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因此在進行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團隊的建設過程中,也就需要所有團隊成員能夠加強對實踐教學工作以及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視力度跟教學能力,保障該課程的整體教學效果。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機械基礎課程作為機械類專業的重要教學內容,對于學生的后續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各高校還要在結合了自身教學特點以及學科特色基礎上,做好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團隊的建設工作,保障各項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來為社會發展提供足夠多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葉友東,張東速,劉力紅.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團隊建設探索與實踐[J].中國冶金教育,2017,0(5).
[2]張五金.應用技術型高校機械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與實踐[J].機械設計與制造工程,2019,48(5):123-126.
[3]陳在鐵.協同推進機械工程力學混合教學與團隊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沙洲職業工學院學報,2018,21(3):10-12.
作者:李秋娟 單位:南京交通技師學校
- 上一篇:關于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
- 下一篇:智慧校園建設教學資源共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