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網絡資源共享課程建設探索
時間:2022-09-26 09:13:11
導語:精品網絡資源共享課程建設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了解決傳統的《出納實務》程教學以講授為主、教學資源形式單一、學生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等問題,本文提出通過建設豐富多樣的數字教學資源,借助良好的平臺實現共享,建立教學共享資源管理制度,改革考評方式,從而把《出納實務》建設成為精品網絡資源共享課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出納實務;網絡共享課程;建設
1《出納實務》精品網絡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目標
目的在于建設優質的《出納實務》課程資源,通過知名的網絡平臺實現共享,既可以為高校師生教學服務,實現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更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也可以為社會上的會計人員自學提供服務。
2《出納實務》精品網絡資源共享課程建設原則
為了解決傳統的《出納實務》課程教學以講授為主、教學資源形式單一、學生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等問題,本文提出通過建設豐富多樣的數字教學資源,借助良好的平臺實現共享等舉措。2.1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培養并重,實現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本課程設計遵循“以職業能力培養為課程目標,以職業崗位職責為課程標準,在課程建設中,突出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將課程內容與職業能力培養有機結合,將課程建設成為與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吻合的精細化網絡課程。2.2以就業為導向,以工作崗位需要為出發設計課程內容。高職教育從誕生起就和企業緊密相連,無論是實訓基地建設、課程開設、教學目標確定、師資力量,還是學生就業,都離不開企業的支持。另一方面,企業也需要高職教育提供合格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以及科研力量支撐,高職教育可從合作企業中引入儀器設備、工作崗位、現行技術力量、兼課技術人員等企業課程資源,并利用到課程改革中來提高教學質量,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從而培養出更為符合企業需要的上崗的人才。所以,本課程堅持與企業合作開發的原則。2.3改革考核評價方式,適應網絡教學特點。課程學習評價方式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考核,綜合評價,突出”能力考核“。本課程建立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制度。
3加強《出納實務》精品網絡共享課程建設的措施
3.1校企合作,科學設計課程內容。為了實現人才培養的實用性,應該邀請企業一線會計和出納崗位的業務骨干參與課程建設全過程,包括課程開發與建設、授課過程、學生實習、教學評價等各個環節。校企合作雙方專家經過廣泛調研與深入探討,針對出納崗位所應具備的工作技能和職業素質進行深入分析,設計教學內容及對應培養的職業能力分析如表1。3.2建設豐富多樣、優質的網絡共享教學資源。根據本課程的學習需要,應編寫和制作全面的學習資源,包括課程介紹、課程標準、學習指南、理論課和實踐課的教學設計、課件、針對教學重點和難點制作教學微課和教學動畫、特色教學視頻、習題、案例、實訓等。總之,盡量將教學內容以圖片、動畫、影像等令90后甚至00后學生感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入教學中,抓住學生的眼球、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有關假鈔識別等內容采用網絡課程和電子課件、微課等來直觀展示,有關手工點鈔方法以及翻打傳票、票證填制等技術要點采用視頻教學,有關中英文錄入采用打字軟件進行教學等比較抽象和重要的內容形象化、具體化、生動化表現出來,有利于提高學生興趣和對知識的掌握。3.3加強共享平臺的構建,大力宣傳和推廣。優質的教學資源,必須依靠好的平臺推介出去,使學習者能知曉并方便使用。目前,互聯網上存在許多影響力比較大的共享資源平臺,如中國大學MOOC、愛課程網、智慧職教、藍墨云等。各大高校可采取先進的網絡技術借鑒已建成的網絡平臺模式,建設一個統一權威的資源共享平臺,并在建設的過程中注重規范化,保證資源管理的統一性,這樣才能夠高效地管理和維護相關資源。另外,進行必要的宣傳和推廣是必需的,可以在校報、推廣專欄、某些有影響力的網站和教學研討、教學網絡群組等場所推廣信息,提升相關資源的知曉度,以此促進學習資源的共享,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渠道。除了線下的課堂教學外,利用線上教學形式,充分利用共享資源,可以進行學生自學、留言討論、輔導答疑、作業測試等多個教學環節,實現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充分利用學生的碎片時間,使得教學不受時空的限制。3.4建立完善、有效的教學共享資源管理制度。要使優質的教學共享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就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保障。一方面,我們要加強管理和監督,要配備專門的部門或人員進行管理。有關管理部門可以制定詳細計劃和考核指標,定期抽查考核。另一方面,要建立獎懲機制,給予那些及時更新和維護教學共享資源的教師一定的物質獎勵或年終增加績效考評分、職稱晉升方面給予加分等;如果沒有及時更新,可以制定相應的處罰措施,如取消年度評優評先資格以及職稱晉升方面給予降分等。3.5改革考評方式。考評方式還是采用過程考核與終結考核相結合,但由于相對傳統的教學方式而言,網絡資源共享課程較多地利用了網絡平臺進行教學,為教師及時全面檢查學生作業、進行平時測驗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這樣教師平時可以更方便、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因此,可以適當提高平時成績比重,如平時與期末成績各占總評成績的50%,或60%和40%,甚至70%和30%等,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具體比例。平時成績考核的內容包括:網絡教學互動、課堂出勤、課堂參與、平時作業、實訓測試等;期末考試以教師課堂教學內容為主要考核內容,教師從題庫中調取試題生成試卷,對學生進行課程考核。
總之,精品網絡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是一項長期、系統的過程,今后的高質量的精品網絡資源共享課程建設可以從資源優化、平臺建設、宣傳推廣、制度建設、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探索多方面來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習者的多樣化學習需求,提高課程建設的質量和使用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平潔,屈文,鄢友娥,等.網絡共享資源在高校藥理學教學課程上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33).
[2]徐德良,田玉蘭,趙亮,等.網絡精品共享課程資源在大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8(30).
[3]劉穎.出納實務網絡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28).
作者:謝小春 鄭小紅 單位: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水利工程建設安全管理問題研究
- 下一篇:生活化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