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老人社區戲劇文化服務建設研究

時間:2022-03-10 02:16:33

導語:失能老人社區戲劇文化服務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失能老人社區戲劇文化服務建設研究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人口老齡化現象也日益嚴重。國際上衡量老齡化的標準是60歲以上人口占該地區總人口的10%或者65歲以上人口占該地區總人口的7%。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約為1.78億,其中失能老人數量高達3300萬,約占18.54%,而到了2015年,老年人口增長到2.22億。對于現階段社會,社會矛盾已轉化為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與發展不平衡之間的矛盾,對于失能老人而言同樣適用,失能老人并不只是呆在家里安度晚年,豐富失能老人多姿多彩的晚年生活同樣很重要,有助于提高其身心健康。針對失能老人的不易行動的生理特征以及年代特征,本文認為可從戲劇文化進社區這一角度發展對失能老人的社區娛樂文化生活服務的建設。

【關鍵詞】失能老人;社區戲劇文化服務

一、概述

當前社會對于老年人社區文化娛樂建設方面大多停留在對于正常老年人的文化娛樂建設上,對于失能老人的文化娛樂建設的著重點不是很高,普遍認為失能老人的首要要義是有尊嚴的活下去,更多的側重于身體的照顧,對于深層次的精神關懷少之又少。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不是普通正常人的追求,對于失能老人而言也是一樣的。通過對社區文化娛樂服務的建設,可以加強對失能老人心理上的慰藉,讓其有一個充實有意義的晚年生活,滿足其即便失能了但一樣需要豐富多彩的生活的要求,同時還能加強其生理與心理的共同發展,加強社區的凝聚力。

二、對策建議

(一)發展戲劇進社區活動。目前,大部分失能老人大多于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之前出生,這部分的人群大多對戲劇有著不同程度的熱愛,也許對他們而言,在自己的老年生活中,在社區內現場看戲劇比在家看電視要好得多。對此,社區首先需要做的是對信息的及時掌握,掌握自己社區內的失能老人對于戲劇的喜愛程度,并及時與當地戲劇院團取得聯系,開展戲劇進社區的活動,對于已經失能的老人而言,能夠看到自己真心喜愛的戲劇,無疑是一件幸福的事,同時又走出了家門,多出去走走,對于身體又有著較大的好處,可謂一舉兩得。(二)讓戲劇走進失能老人的生活。現在的老年社區大學有針對老年人的社區活動,但是這一部分活動安排針對的是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并不能滿足失能老人的活動需求。因此,開展失能老人社區大學勢在必行。根據失能老人的特性,即身體上存在失能,因此在開展老年社區大學活動的時候,需緊貼失能這一基本特性,設計一些針對失能老人力所能及的活動。首先,可以舉辦健康知識講座,以講座的形式將大家聚在一起,在接受有益知識的同時,又能和自己同小區的人多多交流,通過交流,舒緩自己的內心,對失能老人的心理健康大有幫助。其次,可以開展一些生活技能訓練,身體失能后會喪失或減弱一部分基本的生活技能操作,因此開展生活技能訓練有助于失能老人生活自理,可以讓其有尊嚴感,即雖然我失能了,但依舊有著一定自理能力的尊嚴。最后,可以開展老年人喜愛的戲劇訓練活動,雖然身體失能了,對于戲劇的表演動作無法完成,但是用聲音去演繹依舊是可以做到的,失能老人社區大學可以定期開展教老人如何唱戲來豐富失能老人為數不多的娛樂活動。

三、結語

以戲劇進社區為契機,從戲劇進社區,戲劇進生活,加強針對失能老人的社區文化娛樂服務建設,對失能老人的身心健康有著重要影響。

參考文獻:

[1]王振國.地方戲曲的保護與創新發展研究[J].戲劇之家,2019(8).

[2]徐美玲.供需均衡視角下老年人長期照護問題[J].河北大學學報,2018.

[3]姚遠.從宏觀角度認識我國政府對居家養老方式的選擇[J].人口學刊,2008.

作者:朱哲 單位:上海工程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