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創新團隊建設問題及解決措施

時間:2022-06-28 03:06:18

導語:中醫藥創新團隊建設問題及解決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醫藥創新團隊建設問題及解決措施

1中醫藥創新團隊建設的必要性

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屠呦呦說:“沒有傳承,創新就失去根基;沒有創新,傳承就失去價值。”深入挖掘中醫藥寶庫中蘊含的精華,努力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中醫藥與現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為促進人類健康服務。充分發揮中醫藥創新團隊的支撐引領作用,處理好傳承與創新的關系,努力協調健康與基層醫學研究需求,做好中醫藥創新團隊建設,努力提升中醫藥創新水平,在提升中醫藥傳承創新對“健康中國”的貢獻度與國家經濟建設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醫藥發展事業中,為滿足社會需求,有計劃、分階段地建設一支有影響力的團隊,進而造就出高水平的基層醫學科研團隊,培養出優秀科研人才,在提高高校科研水平,促進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創新是團隊的靈魂,優秀的中醫藥創新團隊不僅可以聯合高校師生、基層科研人員等共同開展中醫藥創新研究工作,還能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提升團隊的學術和技術水平,持續為中醫藥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2中醫藥創新團隊建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中國學術研究進展,存在的很多問題都需要多學科知識共同配合來解決,客觀上要求科研人員以團隊方式進行研究[1-2]。具體還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2.1知識構架不合理研究表明。[3],團隊凝聚力與團隊成立時間呈正相關關系,團隊的合作與規模密切相關:小團隊(10人以下)合作密度和強度均高于大團隊;大團隊派系數目多且凝聚力最差(25人以上)。這表明在團隊建設過程中要嚴格控制規模,使其保持動態平衡。強調要堅持中西醫并重,推動中醫藥與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中醫+西醫”復合專業背景的人才在創新團隊建設中不可或缺。而在現今的中醫藥團隊建設中,復合型專業人才比例偏低,知識構架不合理的現象多發。中醫類科研人員大多缺乏探索精神,思維模式偏固化;而西醫類科研人員往往欠缺中醫藥團隊本該具有的中醫思維。作為基層醫學科研人員,在利用現代先進技術把人體從整體分為部分看,甚至是分為細胞看的同時,更不能忽略人體是一個整體生命形式的存在。無論是對基礎醫學還是對臨床醫學的研究,都離不開團隊合作,都需要多學科交叉學習與合作。只有跨學科和跨部門結合,才能形成知識和技能優勢互補的團隊,才能促進思維方式和方法的改革與創新[4]。因此,團隊規模的平衡性與知識構架的合理性是團隊進步的必要因素之一。2.2對中醫藥海外發展建設的重視程度偏低。近年來,隨著療效和安全性的逐步提升,使中醫藥在海外日趨流行。及時關注國家中醫藥發展趨勢,了解國家乃至海外中醫藥發展動向,分析存在的突出問題并擬定相應的對策措施,對于加快中醫藥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5-8]。中醫藥不僅是祖國醫學文化的寶貴遺產,更是人類進步發展中必不可缺的階梯。目前,部分高校存在只關注本校中醫藥發展,不了解國家對中醫藥海外拓展的最新動態、對世界中醫藥發展的敏感度和重視程度偏低等現象,直接導致中醫藥團隊的目光短淺和視野狹窄,缺乏對其長遠發展的意識,阻礙了創新團隊的建設與發展。隨著中醫藥國際化步伐的不斷加快,中醫藥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重要意義日益凸顯,中醫藥的對外交流與合作在持續加強,政府間的交流與合作也在大幅度增加。時刻掌握國家乃至世界中醫藥發展趨勢,結合高校自身發展要求,思考自身團隊建設存在的問題,會給團隊帶來成長的動力。如若高校的中醫藥團隊建設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就會被更優秀更先進的團隊所取代。2.3團隊精神欠缺團隊精神是大局意識、協作意識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團隊精神的核心是協同合作,因為團隊反映的不僅是個人利益,更是整體利益[9]。團隊成員的向心力與凝聚力則是團隊精神的最高境界,更是保證團隊高效率運轉和高質量發展與進步的必要因素。團隊精神的有效發揮需要一個優秀的領軍人物,也就是團隊帶頭人,帶領一個團隊朝向共同目標而努力奮斗。雖然一個團隊的領軍人物在團隊的成敗中起著決定性作用,但是一個團隊的運行與進步依托的不僅是領軍人物,更是每一個基層人員的密切配合。一個團隊協同合作的基礎則是每一個成員強烈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在中醫藥團隊建設中,個別隊伍思想觀念陳舊,以職務為重心,各部門之間相互獨立,缺乏橫向聯系,致使團隊精神欠缺、團隊意識薄弱,使團隊的發展停滯不前,跟不上時代的腳步。除此之外,一些團隊成員中還存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不了解團隊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標,只是一味聽從領導指揮,這也是團隊精神欠缺的主要原因。

3對中醫藥創新團隊建設的意見

3.1平衡團隊規模,完善團隊結構。一個成功的團隊主要包含3種人才:優秀的領軍人才、專業技術型人才、善于人際交往的人才。從中醫藥創新團隊長遠發展的角度來講,一個團隊應包括不同領域的人才,不同領域的人才所負責的領域各不相同。團隊的規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要根據團隊目標與特點不同,明確每一個團隊成員所擔任的角色和肩負的責任,平衡團隊的規模并完善團隊的結構。要想建設一支優秀的中醫藥創新團隊,必須擺脫僵化的人員管理模式,打破單位、專業等界限,組建不同學科、不同類型、不同結構的團隊,尤其要堅持中西醫并重,達到人力資源共享,建立高水平的創新團隊。3.2充分整合、利用外部資源。在中醫藥領域中,不論是教學工作者,還是基層醫學科研工作者,都應該時刻關注國家對中醫藥海外拓展的戰略部署。很多中醫藥高校的教育都偏重于理論教學,忽略實踐能力的重要性。理論與實踐是中醫藥團隊建設發展過程中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在這個過程中,應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時刻了解中醫藥發展動向,掌握最新信息,結合自身發展,思考團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并“對癥下藥”制訂相應的處理措施,以彌補自身不足,進而加強團隊建設。近年來,我國所實行的“走出去”的戰略,不斷推進我國中醫藥在海外的發展。在團隊建設過程中,可以定期邀請從事中醫藥研究的專家舉辦講座或組織中醫藥創新團隊骨干進行研修學習,以開闊視野,活躍學術氛圍并更新團隊知識儲備。只有最大限度地整合并利用外部資源,才能推進團隊的改革與發展,建設一支適應時展的高水平中醫藥創新團隊。3.3培養團隊精神。一個優秀的領軍人物在團隊精神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個中醫藥團隊都必須配備一個優秀的團隊帶頭人。不僅要求團隊帶頭人具備高深的學術造詣,還要有創新的學術思想、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以此來激發團隊成員的積極性,帶領團隊成員共同培養團隊精神。中醫藥團隊的進步與發展首先要明確團隊共同的研究方向與目標,這也是團隊精神的主要方面。團隊成員要把團隊利益放在首位,以團隊的目標為自己的目標,具備奉獻犧牲、團結合作精神。但在團隊建設中,制度是協同合作的保障。制定合理的制度,營造以人為本的學術氛圍,弘揚信任、理解、科學等精神,形成求真務實、顧全大局的團隊凝聚力,才會最終推動團隊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宗仁,巨有謙,李盈洲.蘭州市科技創新團隊建設的現狀和問題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1):195-198.

[2]桂樂政.領軍人才在科技創新團隊建設中的核心作用[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10,32(4):5-8.

[3]許治,陳麗玉,王思卉.高校科研團隊合作程度影響因素研究[J].科研管理,2015,36(5):149-161.

[4]陸萍,曾衛明.高校創新團隊建設的管理與對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8):86-88.

[5]劉京麗.基于教師專業發展的創新性教學團隊建設———以長春中醫藥大學為例[J].教書育人,2014(12):50-51.

[6]侯志英.我校中醫藥教學團隊建設的實踐與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7):14-16.

[7]龔慕辛,車念聰,王滿元,等.中醫藥科研團隊建設有關問題的思考[J].統計與管理,2017(2):128-131.

[8]趙暉,常暖,高凡珠,等.中醫藥科技創新團隊建設的主要問題與對策[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4,22(1):4-7.

[9]申若茜,余靜輝.協同創新視角下的中醫藥科研團隊建設探討[J].人才資源開發,2016(4):35.

作者:薛亞楠 王建波 曲怡 單位:遼寧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