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院校學風建設論文
時間:2022-11-24 02:37:27
導語:大專院校學風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學風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學生綜合素質不高。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態度不端正,遲到、曠課現象時有發生;個別學生自控能力較弱,上課吃東西、玩手機;有的學生學習缺乏動力,學習目的不明確,在校期間存在“混日子”、“得過且過”心理,加之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意識和能力不強,終日沉迷于網絡游戲,考試企圖依靠作弊蒙混過關,最終形成惡性循環;有的學生主動學習、自我學習的能力較差,學習中存在畏難情緒,學習過程中一旦遇到挫折容易自暴自棄。這些都是影響學校優良學風建設的重要因素。二是學校綜合設施不完善。目前,由于歷史原因,我院校舍面積較小,教室、體育場等教學配套設施較為陳舊,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需求。學生宿舍擁擠,沒有空調、獨立衛生間,住宿條件和其他高校相比差距較大。個別心理較為脆弱的學生容易受這些客觀條件的影響,將不滿情緒轉為對大學生活的失望,在學習上容易厭倦,稍有不順就想放棄。三是個別專業設置、課程安排不合理。目前,學院在一些課程的設置上不夠科學,不能全面滿足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尤其是獲取實踐經驗的需求;個別教師在教學上不注重方式方法,沒有引導學生理解所學專業知識的內涵,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四是校園文化建設力度不強。我院對學院學風建設的宣傳力度不夠;學生娛樂和體育活動、競賽比較多,而專業競賽、學術活動比較少;專業課程比較多,但與課程相關的講座比較少,而且形式單一。五是學院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從體制機制上來看,學院對學生的監管力度不足,有效性不高;對學生的懲處力度不夠,對違反校紀校規的學生的處分重視度不高;教學部門對“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等理念的理解有待進一步深化,彼此之間的配合默契度,對工作的細節處理不到位,對“全員育人”的理念體現還不夠充分。
學風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通過分析總結大學生學風建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建議將學風建設與教育、管理、服務、育人等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將其納入到日常管理的各個環節。同時,要采取規范流程、細化工作、擴大宣傳、正確引導等措施,在全校開展學風建設工作。具體方案如下:
(一)分階段執行全年學風建設工作
一是執行學風建設準備階段,從新生入學開始至軍訓結束,重點在于新生的入學教育、班級建設,讓學生初步認識到學風建設的重要性;二是執行強化、檢查學風階段,從新生正式上課至第一學期結束,以教學周為單位分為五個步驟,每一步都有具體的工作要求和重點檢查項目,旨在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三是執行鞏固學風建設成果階段,從第二學期開始,以教學周為單位,分四個步驟執行。分別為:總結經驗、發現問題,進行整改,同時結合評優評獎等活動,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四是執行總結交流、推進學風建設階段,在一學年結束之前,組織召開各類經驗交流會,探討工作成效及問題,提出改進方案,進一步推進學風建設工作。以上四個階段的學風建設執行過程及具體內容見下表:
(二)多渠道開展學風建設宣傳工作
在校園內營造良好的氛圍,將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傳教育有機融入學生培養的各個環節,逐漸形成校園、班級和宿舍三個緊密聯系、相互促進的學風建設宣傳陣地。首先,校園文化宣傳陣地的作用在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可充分利用宣傳欄、廣播、網絡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科學文化知識和勤奮學習在大學生成才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通過舉辦系列專業講座,學習經驗交流會以及學習方法座談會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校團委鼓勵建設以專業為導向的學生社團,開展和學業有關的競賽活動,在豐富業余文化生活的同時,強化專業宣傳教育,提升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認同感。其次,班級是學風建設的基本單元,創建優良學風班是學校學風建設工程的著力點。建議為各個班級安排固定晚自修教室,落實晚自修制度,加強監督檢查,通過教室板報、宣傳欄展示班級建設成果,使之成為班級之間交流學習的平臺。最后,宿舍文化建設是學風建設工作中敏感而又重要的地帶,也是學風建設的重要陣地之一。可以由學生組織承擔對宿舍安全和衛生檢察監督和評比的任務,以便于及時發現和糾正宿舍中的各種違規違紀行為,結合“大學生宿舍文化節”活動,開展“優秀宿舍”和“優秀個人”的評比活動,把學生宿舍建成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場所,成為學風建設的重要窗口。
(三)完善輔導員(班主任)管理方式
大學輔導員(班主任)應當具備較高的教育管理水平,同時性格開朗、思路開闊活躍,具有豐富的人生閱歷,能真誠關愛學生,這樣才能夠對學生的思想、學業、生活進行全面指導,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從中學到大學的過渡。目前,大專院校普遍面臨師資力量短缺、專業化程度不高、教師時間精力受限等問題。因此,需要探索更為合理有效的輔導員(班主任)管理方式,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可以設立輔導員(班主任)連任制。對于人數較少的專業,可以由一名輔導員(班主任)負責該專業三個年級全部班級的管理工作。這種帶班模式雖然班多、人數多,但是學生專業相同,所面臨的問題也具有相似性,同時由于有共同的輔導員(班主任),各年級的學生之間溝通較為便利,有利于高年級學生在日常生活、專業學習、擇業就業等方面為低年級學生提供大量信息和有效幫助,能在很大程度上減輕輔導員(班主任)在這方面的工作量,便于其把更多的時間放在班級整體管理和對學生思想動態的關注上。經過實踐證明,輔導員(班主任)并沒有因帶班數量和人數的增加而降低工作質量,反而和學生的溝通更加順暢,管理工作得心應手。另外,可以實行“學生輔導員”模式。對于人數多、班級多的專業,可以為新生班級配備同專業高年級“學生輔導員”,協助老師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學生輔導員需要經過嚴格篩選,選聘的學生不僅要求責任心強、有耐心,還要求在工作、學習等各方面表現優秀,這樣才能在學生中具有說服力。學生輔導員工作可以涉及幫助新生適應校園環境、協調宿舍關系、專業學習輔導等方面,他們和班級學生年齡相仿,生活圈子接近,比較容易相互理解,在專業學習上可以起到很好的帶動作用,在生活中也可成為學生鮮活的榜樣。同時,擔任學生輔導員的高年級學生的管理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協調能力等都可以在具體工作實踐中得到充分的鍛煉。經過實踐可以看出,這種模式不僅能在細節上彌補輔導員(班主任)工作某些方面的不足,還能為學生提供鍛煉能力的機會。學生管理工作做好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學院學風建設工作的進程。
(四)改革“三業”教育方案
建議為在校學生開展專業教育、職業生涯教育和就業教育,可以以就業為導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和奮斗目標,提升學生對專業的了解和認知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對學風建設起到積極的作用。專業教育作為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各專業骨干教師就本專業發展的歷史沿革與發展趨勢、專業特色、就業前景、課程設置、師資力量,以及如何盡快適應大學中的生活和學習等方面為學生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闡述和講解,對幫助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提高學習興趣和鞏固專業思想起到積極作用,從而進一步激發新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風建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主要目標是使學生能夠了解自己,了解職業,了解職業生涯發展和規劃的決策方式,幫助他們增強自信,在學習、生活中,即使面對激烈競爭的壓力,也能夠直面困難,明確奮斗目標,為自己制定清晰的職業生涯規劃,為職業發展找準方向。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體現,而綜合素質的提高與學風建設密不可分,所以就業教育是學風建設的有機載體,是提高學風建設的有效途徑。建議經常為學生開展就業形勢、就業觀念、職業理想等方面的講座,以及開展有關擇業方面的咨詢和指導工作,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幫助他們提高認識社會、了解社會的能力。“三業”教育改革能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增強自信、提高綜合素質,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院優良學風的建設進程。
作者:劉瑾輝孫麗麗程小冬單位:國家林業局管理干部學院
- 上一篇:城市電網建設論文
- 下一篇:工程監理電網建設論文
精品范文
10大專會計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