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培育高校學風建設實踐研究
時間:2022-10-23 09:11:49
導語:核心素養培育高校學風建設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核心素養的培育,是新時代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學風是大學精神的集中體現,是高校的立校根本和發展之魂,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效果息息相關,是立德樹人成敗的關鍵。本文在核心素養培育目標的指引下進行高校學風塑造的實踐研究,就實踐中如何構建高校學風建設體系創設了相應的具體舉措。
關鍵詞:新時代;核心素養;高校;學風建設
一、前言
2016年我國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研究成果,提出要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核心素養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1]在該核心素養內涵標準的指引下,高校人才培養目的應明確為實現學生全面發展,人才培養的任務應為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即涵養學生的文化基礎,實現學生的自主發展,增強學生的社會參與。新時代要求高等教育落實立德樹人任務,要求我國高校必須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并以此來帶動高校其他工作。2018年8月,教育部了《教育部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2018年10月了《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這兩個文件宣示了新時代中國的高校必須重視本科生的培養質量。學風建設是高校本科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標識,更是本科生培養的重要手段,學風的好壞將直接決定高校本科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是學生核心素養培育成敗的關鍵內容。筆者結合多年從事高校學生工作的實踐經驗,認為高校的學風建設應該圍繞學生需具備的核心素養,通過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的模式,以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采取以下系列措施來促進學風建設。
二、通過關心督學和文化輔學,教學生學會學習和夯實學生的人文底蘊,使其具備扎實的文化基礎
(一)關心督學:將學生學習動機外化。為具體行動,提升其自主學習意識,教學生學會學習良好學風的培養,需要老師尤其是輔導員、班主任老師對學生的關心、教育和督導,在教育實踐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1)指導學生制定學期、學年、大學階段的學習目標和規劃,定期檢查規劃實施情況,并督促引導學生完成規劃、實現目標。(2)實行低年級早晚自習制度,并由輔導員、班主任負責督促檢查學生利用早晚自習時間進行晨讀晚學的情況。(3)輔導員、班主任實行聽課制,做好聽課記錄,匯總學生課堂學習情況,針對個別學習困難學生進行單獨指導。(4)定期或不定期走訪學生宿舍,關心了解學生公寓內學習生活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引導學生努力營造寢室良好學習風氣。(5)在學期中和學期末,各學生班組織召開考風考紀主題班會,認真學習學校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加強誠信教育;考試時,輔導員、班主任配合監考老師嚴格考試紀律,對考試作弊學生進行嚴肅的教育,并給予相應的處分。從生活到學習,再從學習到考試;從宿舍到教室,從教室到校園,再從學校到社會。學校應高度重視對學生學習的指導、督促和關心,將學生學習動機外化為具體行動,再通過外在學習目標引領、督導,教會學生學會學習。(二)文化輔學:將文化底蘊融于學生活動,拓寬學生的見識度和知識面,增強學生的人文底蘊。為繁榮校園文化,拓寬學生的見識度和知識面,陶冶情操、啟迪智慧,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促進學生多維度發展,高校各院系可結合專業特色開展系列活動。(1)舉辦常規文化節活動,如中英文演講比賽、寫作比賽、書法比賽、詩歌朗誦比賽等,加強基本技能訓練,培養基礎文化修養。(2)舉辦系列高水平學術講座,讓學生聆聽大師,與大師為伍,借此充分提升學生的專業水平和文化素養。(3)結合專業特點舉辦系列活動,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專業文化知識,增進學生對專業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強化專業文化培養。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形成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不僅能培育優良學風,還可以陶冶學生情操、啟迪學生心智,更可以實現增強學生人文底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
三、通過健康促學和考研深學,鼓勵學生健康生活和培養學生科學精神,使其具備持續的自主發展能力
(一)健康促學:將學生學習心理障礙和困難及時消除,保障其健康成長,教會學生健康生活身心健康是學習的本錢,注重學生身心健康的培養是高校學風建設的基礎,可組織開展以下一系列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動。(1)組織學生開展晨跑、晚跑運動,堅持鍛煉,提高身體素質,保證充沛精力投入學習。(2)各學生班每周定期開展1-2小時班級體育運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同時加強班級凝聚力,為營造優良學風奠定堅實基礎。(3)結合學校特色,舉辦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動,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為形成優良學風保駕護航。(4)實施學習心理輔導,由各院系黨政領導、班主任和班級心理委員組成學習心理輔導小組,定期召開主題班會進行團體學習心理輔導;針對個別學生,進行“一對一”心理輔導和咨詢,幫助緩解學習壓力,解決學習困惑,調整心態,輕松學習。身心健康得到保障是學生正常學習和生活的必備條件,教會學生健康生活是大學的基礎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長時間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蓬勃的朝氣,為優良學風的營造夯實基礎。(二)考研深學:將學習的目標繼續分化和延伸,助推其升級人生志向,教會學生修煉科學精神考研已成為當代眾多大學生的追求目標,高校應重視學生考研工作,從以下幾方面努力,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激勵,既可以幫助學生升級人生志向,提高學生考研成功率,又可以修煉其科學精神,實現考研夢想。(1)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結合時展趨勢、就業形勢進行職業規劃教育。引導大一學生“志存高遠、追求卓越”;指導大二學生開展“夢想就在不遠處”的職業生涯規劃,樹立適合自己的人生志向;幫助大三學生升級人生志向,對考研意向群體深入開展堅定信念、確定專業、制定規劃等幫扶工作。(2)舉行考研經驗分享會,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優秀考研學生做專題報告,以榜樣的力量鼓舞低年級學生堅定考研志向,樹立信心,奮發拼搏。(3)實行考研導師制,各院系黨政領導牽頭掛帥,選拔優秀專業老師組成考研導師團隊,給考研學生進行“一對一”備考指導。(4)邀(聘)請校內外專家和知名培訓機構針對考研學生集中開展政治、英語、專業課等相關考研專題系列培訓和講座。通過分階段、分層次對學生進行指導,培養學生修煉科學精神,用堅強的意志和刻苦努力將學習的目標繼續分化和延伸;整合各方考研資源,積極搭建交流平臺,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努力方向,強化考研深學信心,助推高校優良學風的形成。
四、通過榜樣領學和踐行思學,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擔當和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實踐
創新,使其具備自信地進行社會參與的行為(一)榜樣領學:將學習目標轉化為典型榜樣,激勵學生好學樂學,彰顯其榜樣的責任與擔當“榜樣是看得見的力量”。高校可采取相應措施,塑造榜樣,彰顯榜樣的責任與擔當,激發學生向榜樣學習的熱情和動力。1.三好標兵將成績好、能力強、素質高的學生選拔出來,通過校園網絡媒體宣傳他們的優秀事跡,在全校學生中起到榜樣示范作用,鼓勵廣大學生向標兵看齊,努力學習,爭當優秀。2.星級示范寢室評選出衛生、自律、學習、文化、黨員等星級示范寢室并進行表彰,號召各寢室向示范寢室看齊,做好衛生、學會自律、勤奮學習、追求進步、共創和諧。3.優秀學生干部將思想過硬、品學兼優、素質全面的學生干部選拔出來,通過開展專題講座、經驗交流等系列分享活動宣傳優秀學生干部的典型事跡,在學生干部中起到榜樣示范作用。4.優秀大學畢業生在全校范圍內邀請省優大、校優大中的杰出代表做專場報告,以強大的榜樣力量鼓舞學生努力拼搏、勇爭卓越。通過樹立各種榜樣和模范來呈現成人成才的社會標準,從真人真事入手,讓榜樣就在身邊,用責任與擔當去教會學生好學樂學,不斷濃郁高校的優良學風。(二)踐行思學:將學習的知識與技能應用到社會實踐之中,并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實踐創新和反思改進“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高校要鼓勵大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引導學生了解新時代的社情和國情,通過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和創新創業訓練,讓學生踐行思學,客觀地認識和評估自我,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1.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結合專業需要,進行專業實踐,到相應工作崗位見習、實習,將所學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訓練,提升就業技能和職業競爭能力。另一方面,利用假期,尤其是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契機,指導、鼓勵學生結合專業特點,圍繞相應主題開展活動:結合教育下鄉開展義務家教便民服務;結合文化下鄉開展文化和藝術慰問活動;結合科技下鄉開展創新實踐活動;結合社會調查開展法律宣傳與咨詢活動等,使學生在應用所學專業的過程中更快更真地了解當下中國新時代的社情和國情對人才的要求,反思自身的學習和學識現狀,不斷地進行調整和改進。2.開展創新創業訓練在制定適合學校特點和專業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同時,開展創新創業訓練,以賽促練,賽練結合,從校級項目選拔,重點打造培育,推送優秀項目參加市級、省級、國家級乃至國際級競賽。用校級競賽站穩根基,從市級競賽磨煉實學,通過省級賽事培養團隊合作及突破,在國家級賽事和國際性賽事中實現個人能力的飛躍和蛻變。[2]在這樣一系列競賽中引導并鼓勵學生結合社會實際需要對所學的專業知識進行獨立思考和團隊討論,加強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踐行思學能培養學生積極進行實踐創新和反思改進的優秀習慣,最終使其具備自信地進行社會參與的行為,在鼓勵學生不斷踐行思學的過程中逐漸升華和塑造高校獨特的校風和學風。
【參考文獻】
[1]核心素養研究課題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J].中國教育學刊,2016(10):1-3.
[2]郭超龍,肖佩娟.“以賽導教,以賽促學”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12):1-2.
[3]戴靜.“核心素養”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導向作用[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1):201-202.
[4]左群,邱斌.核心素養視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師范生職業素養培育[J].教師教育論壇,2017(9):57-63.
[5]鐘啟泉.真實性核心素養的精髓[N].中國教育報,2019-6-20(007).
[6]劉偉.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養的提升[J].高教學刊,2018(11):194-196.
作者:朱莎莎 單位:西華師范大學
- 上一篇:人本理念下學風建設探索與實踐
- 下一篇:未來社區智慧化建設運維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