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風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互動性研究

時間:2022-03-10 11:44:26

導語:學風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互動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風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互動性研究

摘要:學風是大學精神文化的主要體現,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資源。學風一方面學生在校學習生活中體現出來的精神面貌和行為風尚,另一方面也是教師師德教風、治學態度以及綜合素質的全面反映。用什么樣的思想教育和引導學生端正學習動機和目的,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問題,關系到學校樹立什么樣的形象,展現什么樣的風貌。學風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互影響、相互促進。

關鍵詞:學風建設;思想政治教育;高職院校

隨著我國教育的改革,越來越多的人對教育的關注提高了。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已經引起普遍關注。思政教育與高校學風建設有著很強的互動關系,兩者的和諧發展以及作用的發揮有著重要意義。該文就高校學風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做些淺析。

1高職院校學風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學風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近些年,全國各地的高校擴大招生,辦學規模和辦學效益越來越好,但是給學校的學風建設帶來許多阻礙與負面影響。雖然高校的風氣整體上還是好的,有追求、有理想仍然是當代大學生的主題形象,但是仍然存在學習紀律渙散,意志不堅定,行為上容易隨波逐流,思想素質不高,不能平衡各方面的的關系,忽視專業課學習,過多參與社會活動,學習目標不明確,態度不端正。(2)在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并沒有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實際意義,更加缺乏主動探究的意識,從而使管理載體形式化的可能性越顯突出;更有甚者,認為學風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是絕對獨立的。這就使得其模式相對比較落后。(3)高職院校過于重視技能培訓,缺乏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目前高校對學生的管理和教育都存在著很多的不足,教育脫離于管理,因此出現了重形式而輕內容的教育現象。對學生技能方面過于重視,沒有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嚴格要求,使學生缺乏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再一個就是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家庭教育對于學生的影響十分重要,因此孩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家長以及社會要重視。但目前我國的家長文化程度不高,使學生的基礎教育不全面。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專業的人格魅力和文化素質,自身落后于學生,從而降低了對受教者的吸引力和感召力。(4)對學風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兩者之間的關系分析比較片面,一般只意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對學風建設的積極作用,或者是學風建設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載體等。這對兩者間的關系缺乏全面、發展、系統的研究。

2加強學風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聯系

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起引導作用,它對推進高職院校學風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兩者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我們要弄清學風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聯系。(1)學風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高素質的人才不僅需要較強的實踐創新能力和扎實的專業知識,還應具備較高的思想素質。高職院校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中起著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學風建設的根本任務是要營造優良的學風,使學生在一定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動機的支配下自覺養成認真的學習態度、科學的學習方法、刻苦的學習精神、堅強的學習意志、嚴格的學習紀律、正確的學習動機,努力使他們成為見識獨特、知識豐富、富有創造力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學風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服務于高校人才培養的大目標的,兩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2)學風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內涵上是相互包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綜合運用相關學科知識,針對大學生思想變化的發展規律,對大學生進行共產主義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教育。學風建設是高校全體教職工和學生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形成的較為穩定的治學態度、治學精神、治學目的和治學方法。具體地說,學風是學生的志向、理想以及追求在學習上的反映。思想道德素質的差異,就會形成不同的學風;優良的學風會對學生的精神世界進一步優化,進而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學風建設的重要保證。高校學風建設實質是一種思想建設,是對于大學生學習過程中治學態度、求知目的、學習習慣等方面的作風的建設與思想行為。表現為其是大學生在一定價值觀、人生觀和學習動機的支配下通過長期的實踐磨礪形成的。由大學生思想品質素養形成的基本規律可知,學生科學的進取精神、嚴謹的治學態度既是大學生優良學風的內涵,又是良好學風形成、發展的前提。通過加強對大學生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引導,可以幫他們樹立正確的遠大理想和政治方向,從而為學風建設打下夯實的思想基礎,為學風建設的實施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3提高學風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動的對策

通過對高職院校學風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兩者互動關系現狀的分析,對兩者互動共同體的建立,為提高兩者間的互動關系,現提出以下策略。3.1開展學風建設宣傳月活動,為兩者間的發展創建平臺。豐富的校園文化是學風建設的一種方式,是活躍思想政教育的一種有效渠道。要想擴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就要在學風建設方面進行不斷提升、創新和拓展,這是實現目標的重要舉措。如開展社團藝術節、文明寢室建設等文化活動,為參加社會實踐的大學生開展一些服務活動,為兩者間的互動提供發展空間,建立有利于兩者溝通的信息平臺。3.2建立建全學風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長效機制。學風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好的學風建設不可能自然形成,是全校教職員工全員合作,全方位協作努力的結果。搞好學風建設,思想政治教育是先導。運行好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有一個良好的保障,而良好的長效機制包括建立:學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運行監督機制;建立學風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勵機制;學風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考評機制。由于機制本身具有強制性,所以是兩者協調發展的動力。總之,良好、健全的長效機制,是學風建設和思想政治和諧共存的保證,同樣也是其創新機制的體現。3.3實現與時俱進,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作用。學風建設要想對學生產生積極作用,就要與時俱進。當前互聯網高科技高速發展,當代大學生與以往有著明顯的區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作用,必須推陳出新,改革創新。高職院校要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開管理。及時地利用互聯網多媒體消除錯誤信息對學生的影響和誤導,優化凈化互聯網環境,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加健康的網絡環境,以提高高職院校的管理效能,培育出更加適應社會的的應用型人才。

4結語

綜上所述,學風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已經引起了各個高職院校的重視,這足以說明兩者間互動的重要性。筆者認為,從新的方向出發,采用辯證的、理性的、系統的眼光進行分析,有助于構建良好的互動平臺,從而優化互動環境和資源,進而構建學風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兩者間的互動機制和對策,這對于兩者間更好的互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建輝,陳大鵬.當代大學生學風狀況及學風教育方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S1):111-113.

[2]胡明亮.以寢室為陣地的高校學風建設新路徑探索[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8):144,166.

[3]金國峰.高校學風建設存在的誤區及改進措施[J].高教論壇,2003(1):147-149,161.

作者:劉建村 單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