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下農業經濟管理初探
時間:2022-06-29 03:37:55
導語:新農村建設下農業經濟管理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農業是第一產業,農業經濟管理活動的開展事關整體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隨著新農村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在新的發展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面臨著新的問題與機遇,要進行不斷的創新發展。本文對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措施的制定進行了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農業經濟管理;措施
隨著農村基礎設施的不斷建設,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得到了較大改善,相比之前,大量的人員返鄉創業,大量的優惠政策出臺實施,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但是,面對經濟快速發展的全球化趨勢,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活動的開展還需要進一步強化實施,才能真正提升農村的現代化水平。
一、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的現狀分析
(一)相應的管理制度建設不完善。首先,我國當前的農業經濟管理工作過程中,存在相對滯后的管理模式運用,無法滿足日益發展的現代農村經濟。比如在當下的農村經濟活動開展過程中,存在大量的以老人、婦女和孩子為主的經濟主體,這部分人群存在技術水平低等特點,嚴重影響了農村經濟活動的高質量開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村經濟管理水平的提升。其次,在現有的農村經濟管理過程中,存在著金融管理體系水平不高的現象。隨著新農村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國家推行了更多的優惠政策扶持農村經濟發展,但是部分地區存在著農村經濟金融管理制度落后的現象,對一些政策的落實不到位,不能更好地助推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更影響了農村經濟從密集型向技術型轉化。(二)信息化管理技術運用不全面。首先,在農村經濟管理過程中,存在著信息化技術運用不全面的現狀。比如在農村經濟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大多數還依靠傳統的經濟方式,線下實體店的經濟模式,大大限制了農村經濟的大范圍開展。在全球購的趨勢下,農村經濟活動還不能及時地從線下走到線上,結合相應的電商平臺發展,是限制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制約因素。其次,農村經濟活動的開展存在創新不足的現狀。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質量不高、數量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眼前利益一旦消耗殆盡,將嚴重限制其長遠健康發展。比如在某些資源型地區,資源開發結束后,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嚴重下降,甚至出現倒退現象。最后,政府相應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待提升。政府部門在相應的政策上進行了優惠,但是并沒有進行政策落實開展的培訓,造成了農村經濟發展的不平穩現象發生。(三)專業的人才管理隊伍不到位。首先,在當前的農村經濟管理過程中,專業的管理人員嚴重不足。農村經濟管理需要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進行專業化的分析和研究,制定長遠的健康發展規劃,這些實際活動的開展需要管理人員具備專業的技能知識,但是在實際的活動開展中,往往農村經濟管理的人員存在年齡較大、素質較低的現狀,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工作要求。其次,在當前農村地區,大量的青壯年外出,留守兒童、婦女、老人居多,他們對農村經濟活動的開展認識不足,能力有限,不能開展高質量的經濟活動,更不能開展有效的管理活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農村經濟管理水平的提升。最后,現有的管理人員對新農村建設的概念存在不清楚的現象,不能正確地進行能力提升、素質提升,還依靠人情、面子進行管理,嚴重影響了農村經濟管理活動水平的提升。
二、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創新管理監督體系建設。首先,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的不斷發展,要結合新農村的整體發展思路與農村當地的實際情況,制訂一套完全適用于農村發展的經濟管理體系。從農村地區的特色農業發展、區位優勢體現到展現當地的人文歷史、地理條件等各種實際情況,實行符合當地農村發展的一套管理體系,服務于當地農村經濟活動的開展,并對農村經濟活動的開展進行各種制度的約束和規范。其次,要對農村金融管理體系的完善進行建設。隨著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大量資金涌入農村,帶動了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因此需要對農村經濟活動進行金融制度的完善,對資金的投入、使用進行規范的管理和監督,保證在農村經濟活動中資金投放到位、使用合理,全面推動農村經濟活動的高質量開展。最后,在進行農村經濟管理的過程中,要健全相關的監督制度。對相應的法律法規、政策制度進行嚴格的監督管理,對農業經濟管理活動中的各種管理事實進行全面的監督管理,一旦發現問題嚴肅處理,保障規章制度的落實,也增加農村經濟管理活動的廉潔、高效,真正服務于農村、農業和農民。(二)不斷更新管理方法。在進行管理方法更新的過程中,要結合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以及當地農村經濟活動的特色進行創新性思考,助力農村經濟發展。首先,要對當地的農業經濟進行全面分析,根據國家相應的政策,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保障機制,制訂符合農村經濟活動的管理方法。比如有些地區農產品銷售占據一定的優勢,當地政府就要對銷售渠道大力開發,擴大銷售規模,結合市場發展的需要,進行競爭力的有效提升,全力推動當地農業經濟快速發展,打造出一個完整的銷售鏈條,對市場上的機會進行有效的預測,推動當地農業經濟快速發展。其次,要結合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對管理方法的創新進行全面突破。比如針對某些農村地區農產品質量優但銷售難的現狀,要結合信息技術的優勢,將線下的銷售轉化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模式,進行有效的管理。結合大型電商平臺或者流行的直播平臺,進行農產品的直播銷售、線上銷售,擴寬農村經濟活動的實施渠道,推動農村經濟綜合發展。(三)保障人才隊伍建設。首先,在進行人才隊伍保障建設過程中,要對農村現有的人才隊伍進行全面分析,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有正確的認識并相應地加以解決。如果當地的人才隊伍中存在專業人才缺乏現象,可以進行專業人才的引進;如果當前隊伍建設中存在素質不高的現象,要不斷進行培訓和教育,提升其隊伍整體素質。總之,要根據隊伍的建設現狀,進行全面的素質能力提升。其次,要對人才福利保障制度進行必要的改善。農村地區的工作環境、工作內容和工作壓力不同于城市地區,要結合當地人才的實際情況和整體收入情況,對農村經濟管理人才的福利加以改善,才能留下人才、引進人才,提升農村地區專業人才隊伍水平。最后,要對人才的培養制度進行職業化發展體系的建設,從職業提升的角度不斷培養新人才,對農村經濟管理的人才制訂職業化發展規劃,使其能夠自愿留下來,補充到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中,真正提升農村經濟管理水平。(四)實現產業化新發展。在農村經濟活動開展過程中,要不斷與其他產業結合發展,提升農業的經濟價值。比如,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與工業生產進行結合,實現地區的產業化發展。某地區最開始種植的水果口感較好,廣受市場歡迎,在長期的種植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種植技術,并在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實現了大面積的廣泛種植,達到了一定的規模。在這種形勢下,該地區將水果的深加工企業進行引進,結合相應的政策支持,進行農產品的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真正打造了屬于該地區的農產品品牌,實現了農村經濟價值的翻倍突破。又比如,在農業經濟活動發展過程中,與服務業進行結合,實現地區的產業化發展。某地區結合當地景色優美、山水資源優勢進行旅游開發,結合當地資源優勢打造出一個完整的旅游鏈條,實現了農業與旅游服務業的完美結合,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突飛猛進,實現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農村經濟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結語
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的有效開展應該從管理體系建設、管理方法更新、人才隊伍建設、產業化發展方向等幾個方面進行有效的實施,真正提升農業經濟管理水平,實現農業經濟的全面發展,保障農業發展、農民受益,實現社會經濟的高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郭玉洪.新形勢下農村經濟管理問題及應對措施[J].新農業,2020(07):87-88.
[2]穆德水.健全農業經濟管理機制,促進農村經濟發展[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03):15+17.
[3]黃成貢.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分析[J].農家參謀,2020(05):28.
作者:張海麗 單位:山東省壽光市人民政府圣城街道辦事處
- 上一篇:新農村建設村莊規劃問題及建議
- 下一篇:新農村建設下農業經濟優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