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高校協同創新育人機制研究

時間:2022-10-15 08:46:03

導語:本科高校協同創新育人機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科高校協同創新育人機制研究

摘要:當下,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取得了飛速發展。要想更好、更快地適應社會發展進程中的新要求,應用型本科高校必須及時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方式方法,重點做好對高校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同時要構建完善的政府、高校、企業等相結合的協同育人機制。該文首先分析了創新創業視野下應用型本科高校教育現狀,討論了創新創業視野下應用型本科高校協同育人機制構建的意義,最后提出了應用型本科高校協同育人機制構建的路徑。

關鍵詞:創新創業;應用型本科;協同育人;構建路徑

1創新創業視野下應用型本科高校教育現狀

當下,我國各地區越來越多的地方高校逐步向應用型高校轉型和過渡,這是高校更好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必然趨勢之一。而高校在這一進程中要想順利地完成轉型,需在人才培養能力、體制機制、組織架構以及資源配置等方面做進一步變革。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高校在轉型過渡進程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師資團隊建設工作還不完善、教師隊伍中明顯缺乏同時具備較高專業教學能力且有較多實踐經驗的人員。此外,雖然各高校都在推行開放式的辦學形式,但過于形式化和簡單化。另外,部分高校目前還沒有形成能夠較好推廣應用的校企合作模式,學校與企業之間還沒有完全建立起有效的溝通和聯系渠道。上述問題的存在對于從根本上保證高校的教學質量以及人才培養目標達成都是不利的。當下,在新的政策指引下,各高校正進一步大力推行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工作,并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合理地運用創新創業的教育理念,將對學生的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效融合起來,優化人才培養理念和方法,以此助推學校順利地轉型成為應用型本科高校,不斷向社會輸送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1]。

2創新創業視野下應用型本科高校協同育人機制構建的意義

2015年上半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這一文件明確要求,面對現階段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中暴露出的一系列問題,各類高校都應結合自身的發展情況以及學生的實際特點,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一般來說,可以從完善課堂教學工作、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政府給予政策幫扶、創造更多實踐訓練機會以及文化引領等多方面采取有效舉措。在系列政策文件的指引下,大部分地方高校都開始了改革工作,很多地方本科院校開始向應用型高校轉型升級。針對我國現階段各行各業的發展狀態,在創新創業視野下應用型本科高校只有通過建立完善的協同育人機制才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具針對性的高素質人才。此外,還需將政府、高校和企業緊密地結合起來,構建政校企一體的協同育人機制,唯有如此才能夠讓學生學習到更專業的知識,不斷強化他們的服務意識和實踐能力,為他們將來走上工作崗位、真正與社會發展的實際要求相適應打下牢固基礎。對于應用型本科高校來說,在創新創業視野下的教學工作應更注重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師生之間應更加頻繁地進行交流和互動,重點需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此外,在進行課堂教學工作時,一定要嚴格地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明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無論是在課堂理論教學還是在實踐教學活動中,都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自身能力的機會,并且還要結合社會對于專業的具體需求,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可見,在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的教學工作也應更注重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將其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緊密地結合起來,確保學生在社會的多個領域中都能發揮優勢。有學者提出,創業教育與創新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其對于實現學生綜合全面的發展是起決定性作用的,而這也是應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2]。

3創新創業視野下應用型本科高校協同育人機制構建的路徑

3.1政府主管部門應給予一定政策扶持

黨的十八大對于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也提出了要求,即政府、企業以及高校都要高度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并且要在培養這方面的人才上加大支持力度。總書記同樣也做出了重要指示,即在高校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更注重培養當代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從而培養出一批具備較強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敢于承擔風險的創新創業人才,這也是完成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關鍵舉措。在上述指導思想下,我國各級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對這一工作也給予了高度的重視,教育部針對這一工作多次召開會議并進行了規劃和部署。財政部還明確提出在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中要設置創新創業教育專項基金,對所有在這方面有突出貢獻的高校和企業都給予一定獎勵。在教育主管部門的政策扶持下,各地區高校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進程中也將創新創業教育的相關內容納入進來,在校企共同構建協同育人機制的過程中政府也積極參與進來并發揮了重要作用,所的一些政策方針以及所制定的規范標準等,對于校企雙方協同育人過程中應具備的義務和權利均給予了說明,同時也明確了學生的重要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類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實踐操作技能,為今后適應崗位需求打下堅實基礎。

3.2高校應不斷更新并完善自身的辦學理念

首先,應用型本科高校一定要積極轉變自身的辦學理念,對行業發展需求以及市場的具體導向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從而確定出與高校實際發展情況相適應的發展策略。唯有對市場趨勢進行充分的調研和分析,才能夠更好地掌握區域經濟的發展方向,才能夠更好地掌握區域內各類企事業單位對于人才的具體需求。因此,各應用型本科高校還需充分考慮區域人才需求來設置和調整自身的專業學科,并制定出可長遠發展的規劃。同時,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以及招生計劃等都要根據這一內容進行優化和改善,在教學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以此為導向來逐步創新和優化教學模式。另外,還需要看到同一個區域內的同類型應用型本科高校間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競爭關系,因此對于高校來說,要想提高自身對學生的吸引力,就必須與當地的企業進行密切合作,在高校升級轉型的過程中要清楚自身的市場定位,要與企業共同構建協同育人機制,確保高校所培養出來的學生適合企業的用人需求。各類應用型高校都應該以構建這種協同育人機制來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這樣各類高校才會有自己的特色、發展優勢和競爭力。其次,高校還應進一步創新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對于應用型本科高校來說,在創新創業背景下構建更為全面的協同育人機制并不單純是一個理論問題,更是一個要在不斷實踐探索過程中去完善自身的過程。對現有的辦學模式不斷進行改進并創新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可能在短時間內一蹴而就,這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在實踐的過程中逐步探索和完成。因此,校內的一些關鍵部門和重要崗位等都要及時轉變觀念,并及時跟上新的行業發展需求,如可以引入合作企業的骨干人員,結合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來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招生規劃以及學科建設方案等。另外,要將實踐與理論緊密地結合起來,踐行好“走出去”和“引進來”策略;要與企業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將學生送到企業中進行實踐鍛煉,以真正實現協同育人;同時,在校園內安排實驗及實踐教學等課程時也要做到協同育人,確保在高校的整個人才培養過程中都能夠將協同育人理念落實到位。同樣重要的是,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不斷調整并完善前期所制定的教學大綱、課程建設方案等,在真正掌握企業實際用人需求的基礎上進行實踐課和理論課的教學工作,并將兩者有效融合。既要不斷豐富學生的理論知識結構,更要充分提升他們的創新創業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使他們更好地利用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3]。

3.3建立校企合作長效育人機制

在創新創業視野下要想構建更加完善的協同育人機制,其中一項重要內容便是高校能與所合作企業在理念上實現一致,即企業也愿意主動擔起高校的育人使命。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很多地區的高校都與周邊企業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在協同育人方面確實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對其進行深入研究時,我們發現協同育人的機制還不夠深入,針對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畢業生來說,高校更多的是從自身的利益出發來保證就業率,希望學生能夠先到企業中進行鍛煉和學習,從而在之后畢業時能夠順利地進入企業工作,而企業更在意的則是讓來到企業進行實習的學生成為生產線上的一員,從這個角度來看,企業和高校或許還沒有實現共同目標和利益,因此要想建立長久的合作關系并不容易,這種協同育人的機制也顯得有些形式化。可見,高校與企業要想真正地構建起深層次的協同育人機制,雙方一定要具備共同利益,要從價值觀念、文化素養、專業能力以及具體需求等多方面來平衡雙方的利益關系。企業更需要的是有較強研發能力和豐富理論知識的員工,高校則更希望能夠盡快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要想真正建立起長效育人機制,就必須找到雙方的利益共同點。同時,校企雙方都要多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盡可能向對方提供各類資源,只有這樣,兩者之間才能合作得更為密切,才能真正實現協同育人[4]。

3.4明確協同育人各主體的權利、義務和責任

為了保證高校與企業所構建的協同育人機制能夠更好地融合雙方的優勢,提升其實效性和規范性,在構建協同育人機制過程中就必須對校企雙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給予詳細說明[5]。在企業與高校合作的過程中,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對人力、物力、材料、技術研發以及知識技能等多方面的投入情況來劃分自身的責任和權利,而學校也可以在產品研發、專利申請以及人才培養方面努力做到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企業也能夠有一定的收獲。就像現代企業為了有效解決發展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時所采取的方式一樣,如果能夠很好地提前明確責任和義務,將雙方變成利益共同體,那么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有學者提出,不管是何種類型、何種規模的高校,無論是政府對高校進行投入,企業對高校進行投入或是兩種同時進行投入,都可以形成一種更為先進的管理體系,這樣的話,我國各地區的應用型本科高校存在著的一些管理難題就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6]。

4結語

通過以上論述,我們對創新創業視野下應用型本科高校教育現狀、應用型本科高校協同育人機制構建的意義及路徑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探討。可見,在創新創業視野下,我國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教育改革工作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應用型本科高校應在教育的過程中更好地依托政府以及企業的力量,與之共同構建更為完善的協同育人機制,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技能,以不斷地向社會輸送應用型人才,從而推動我國各行各業的進一步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馬楠,曾玲暉,劉葉.基于協同創新的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業教育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146-150.

[2]李鵬,朱慧芹,武香萍.產教融合視域下創業教育實踐體系的構建[J].文教資料,2017(18):95-96.

[3]宋領赟,周麗華.面向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地方高校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科技風,2019(36):35.

[4]高帥,洪梅.培養創新創業能力的高校實踐教學體系探索[J].科教導刊(下旬),2018(3):173-174.

[5]陳小虎.“應用型本科教育”:內涵解析及其人才培養體系建構[J].江蘇高教,2008(1):86-88.

[6]王靜靜.基于混成組織協同育人的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26(4):109-112.

作者:黃倩 單位:茅臺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