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圖書館制度建設論文
時間:2022-05-19 10:55:08
導語:大學圖書館制度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大學圖書館制度現狀
在大學圖書館的大學治理中的定位很不明晰,不能很好的發揮其自身的自主功能,使得圖書館喪失了運行的效率,疏遠了學生與圖書館自身和教師等人員的關系,使得大學的圖書館降低了培養人才的性能,造成這種現狀的因素主要體現在大學圖書館缺少相應制度或者制度不夠完善。
(一)缺少宏觀的保障制度。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一項完整的《圖書館法》,相應的法律只有《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省圖書館工作條例》等規范條例,并且沒有進行直接的統一,沒有較為強制的規范力度,有較大的隨意性。
(二)缺少關鍵性的發展制度。首先是關于圖書館經費的問題,在許多高等學校中,圖書館普遍發揮了其自身的重要作用,但是收到的經費卻沒有得到很好的保障,使得圖書館的運行和發展受到限制。其次是圖書館管理人員能力的缺失和對館員的評聘制度的缺失,圖書館作為一項自主的學術性場所,其館員的整體素質很重要,館員需要具有相應的基礎知識和實際能力,但是在現實中館員的存在略顯機械化。在當今的社會中,館員的精力和其他事物都投降了學位和職位的提升上去,忽略了自身的實際存在。這些因素都導致了圖書館的發展。
(三)版權和資源共享方面的缺失。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圖書館中的信息安全化、資源共享和版權保護等方面也相應的發展,但是保障制度卻沒有做到完善。單一的圖書館必然存在不足,通過館與館之間的合作進行資源共享,能夠實現圖書館的共同發展。但是由于知識版權的問題,加之以沒有相應的法律規定,導致了館與館之間的合作受到限制,館內的各部門也產生了裂隙,限制了圖書館的發展。
二、大學圖書館制度建設的基本原則
(一)以人為本原則。在知識環境下大學博物館制度的建設中的基本原則首先就是以人為本的原則,因為知識的在通過人的使用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所以在大學圖書館制度建設時,要以人為本,切實提高人的全面發展,提高人的能力和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加大讀者的只是增量和館員的良好互動。
(二)科學規范性原則。首先,應該處理好圖書館中的程序性原則,只有具備完善的、科學的、合法的程序性,才能建設出好的制度。在此過程中,要處理好館員的存在位置,做好應變認識的變動來做好管理和服務,保證制度建設的穩定性。其次是權利和義務的平等原則,所以在制定制度是考慮全館多元利益主體的需要,根據各館的要求來進行制定。再者是可行性原則,大學圖書館的制度的制定必須具有規則性和可操作性來是實現可行性原則。最后是可持續性原則,制定的制度需要具有穩定性來保持對制度對象的可持續性發展。
(三)開放性原則。大學博物館制度的開放性原則建設主要是受知識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影響,全球性經濟的開放、改革、交流等特點也適合大學博物館制度的建設。在開放性原則上,應該加強對外界的交流、溝通和合作,盡量與國際接軌。
三、大學圖書館制度建設的基本內容
(一)管理制度。大學博物館具有較高的學術性,這就使得大學博物館的發展要以學術研究為核心,管理大學圖書館的時候要按照其自身的發展規律來進行。在定義圖書館的主體上,館員、師生以及社會讀者不論不同的知識背景、不同的專業素養、不同的工作崗位都可以作為大學圖書館的主體。
(二)業務制度。任何工作都應該具有嚴格的流程規范,這樣才更加順利的完成工作。所以在大學博物館制度的建設時要做好業務制度,規范操作流程,加快圖書館的發展和學術探究的更好開展。
(三)行政綜合制度。大學博物館的行政主體主要包括博物館領導、黨組織、各部門負責人等組織,這些行政主體在大學博物館地位上,應該加強對博物館學術主體和業務主體的服務,相互之間要通力合作,努力加快大學博物館制度的建設。
(四)館員能力的發展。作為圖書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將館員的利益和圖書館的利益進行相應的聯系。注意對館員的獎賞和褒罰,促進博物館運行中公平與正義,從而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可以根據不同館員的各種能力的不同,對館員進行不同的分類,進行不同的標準規定和激勵。
四、結語
在知識環境下的大學博物館制度建設中,充分發揮各部分主體的能動作用,做好大學博物館的制度制定工作,為大學博物館的建設做出貢獻。
作者:李志兵單位:河北省衡水學院圖書館
- 上一篇:轉型期農民工社會保險制度建設論文
- 下一篇:統計局五項經費自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