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概論”課案例教學論文
時間:2022-02-14 03:21:47
導語:高?!案耪摗闭n案例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案例教學法在高校“概論”課教學中體現了極大的適用性和必要性,得到“概論”課教師高度重視,并形成了一批高質量的研究成果。但當前“概論”課案例教學仍然面臨著學生參與度不夠、學生視角缺失以及學生主體性難以體現等困境。讓學生參與教學案例選編,是體現“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案例教學新思路。
關鍵詞:“概論”課;案例教學;學生參與案例教學法
最早應用于美國哈佛大學。案例教學法自上個世紀80年代傳入中國,此后逐漸在我國高校以及中小學教學中使用,尤其是2005年《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實施方案(簡稱“05”方案)公布后,明確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加強“教學方法的研究”。[1]由此,案例教學法因其生動具體性特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等到廣泛推廣?!端枷牒椭袊厣鐣髁x理論體系概論》(簡稱“概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核心課程,案例教學法在“概論”課教學實踐中既有成績也存在問題,在原有案例教學的實踐和研究基礎上進一步創新,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一“、概論”課運用案例教學法的適用性與現實困境
“概論”課內容主體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大理論成果,這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的創新理論,它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主線,貫穿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探索新民主義主義道路、社會主義改造道路、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艱苦實踐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因此,“概論”課教師如果將本課程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借助于學生看得見的、具體生動的“案例”,才能將深奧的、抽象的理論講述清楚,使學生在案例教學過程中體會、理解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甚至在課程學習過程中逐漸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觀點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當前,“案例”教學法越來越受到“概論”課教師的重視,從案例選擇到案例問題設計、案例的討論管控、案例總結等多方面有序展開。多年案例教學實踐中,一些專家學者還將“概論”課案例教學進行實踐經驗的總結和深度理論分析,形成了一批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為“概論”課教師提供了豐富的可供參考的“案例資源”,大大推動了案例教學在全國“概論”課的推廣。此外,也有一些學者從“概論”課案例教學的實踐經驗出發,展開案例教學的理論探討,厘清了“概論”課案例教學中的一些困惑,為“概論”課教師探索案例教學提供寶貴實踐經驗和理論指導。[2]然而,“概論”課案例教學依然面臨困境。其一,全國高校的“概論”課教學幾乎都采用大班教學,每班學生基本在130人以上,筆者所在的高?!案耪摗闭n每班大約140人,有些高校每班甚至達180人以上,在大班授課局面無法改變的實際情形下,案例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案例討論部分難以得到全面實施,絕大部分同學無法參與其中,導致學生學習熱情大大下降,案例教學的許多優點也就無法得以體現。其二,現有案例教學中的案例幾乎全部由教師選編,容易因為學生視角的缺失而收效甚微。固然,教師進行案例選編能夠從“概論”課程教學重點、難點出發選取典型案例,但常常因為案例與大學生的關注點、興趣點之間存在錯位,導致學生對案例反應不大,案例教學效果不明顯。其三,案例教學與傳統完全的“說教式”授課相比,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一定提高,然而實際上在整個案例教學實施過程中,主體依然是教師,教師選擇案例、教師設計問題、教師組織討論、教師進行案例總結,“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新式教學理念依然無法在案例教學中得以體現。
二“、概論”課案例教學的創新思路
1.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參與案例選編全過程。讓學生直接參與案例選編是案例教學新思路的開始。教師在第一節授課中就可以把本課程要講授的主要內容以及每一章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告訴學生,讓學生對“概論”課程有整體認識,并深刻領會“概論”課程凸顯的與社會實踐緊密聯系的特征。在“概論”課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學會運用“概論”課的理論以自己獨特的眼光觀察我國、特別是自己所處區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偉大實踐,從中選擇直指人心、引人思考的案例。從小處著手,詳細闡述案例;并從大處著眼,展開案例分析、點評;再將案例與課本內容結合,探討案例的教學目的和用途;最后結合案例本身的局限性,指出案例使用過程需要注意的問題。當然,在整個案例選編過程中,老師的指導不能缺失,案例的選題、案例與教材哪一部分內容相結合、案例說明的問題等等都可以在課間或通過QQ、微信、郵箱隨時跟老師討論,確保案例的真實性、典型性及其與“概論”課程的相關性。通過案例深刻理解“概論”課程的相關理論。在老師的全程指導下,學生以自己的獨特視角去挖掘案例,并展開案例分析,把案例與課程內容相結合闡述清楚一個問題、一個觀點或一個原理,在此過程中學生達成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提升。2.老師認真細致批改學生選編案例,并反饋于學生。學期結束之前,學生要將所編寫案例交給老師,教師一定認真而細致批改學生提交的教學案例,這一步非常關鍵。老師通過對學生選編案例進行認真批改,可以幫助學生正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對學生成長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例如,有的學生選擇反腐案例,在案例分析中過分夸大我黨的腐敗現象,忽略共產黨嚴懲腐敗的堅定立場。那么教師需要通過批改案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我國當前的腐敗現象,讓學生認識我國反腐敗形勢十分嚴峻,但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中國共產黨鮮明的政治立場,中國共產黨正以零容忍態度重拳出擊懲治腐敗,要對共產黨從嚴治黨充滿信心??傊?,教師對案例的批改要緊緊把握教學案例的科學嚴謹性和正確的政治思想導向性,使學生通過老師的點評學會用正確的觀點、正確的立場、正確的思維方式分析實踐中的現實問題,這無疑是案例教學的重大意義所在。3.教師從學生選編的案例中進一步篩選并完善案例,運用于下一學期的“概論”課教學中。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發揮學習主體性選編的教學案例,與教師選編案例相比具有其突出特點。其一,學生用“概論”課程的理論觀察社會,往往與最新的社會現實相聯系,案例的現實社會針對性會更強;其二,學生選編教學案例為傳統案例教學注入了全新因子:學生視角、學生關注點以及學生思維。教師對學生選編的優秀案例進一步完善而運用于課堂,一方面有利于更新教學案例,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師對學生興趣點、關注點的把握,較好解決了案例教學中教師個人收集案例的一些弊端。學生在“概論”課學習過程中,從自己的認知出發,全方位快速搜集與現實緊密聯系的實效性強、自己感興趣的教學案例,這樣的案例,老師經過進一步加工設計、完善,將之運用于“概論”課教學中,更容易引起學生共鳴。4.教師進行案例教學與學生編寫案例形成良性互動。讓學生參與案例選編的新思考絕不是對原有案例教學進行簡單的推翻、否定,而是對原有案例教學的有益補充,使之形成良性互動,更好發揮案例教學提高“概論”課教學實效性的作用。一方面,學生參與案例選編與教師開展案例教學同時進行,學生參與案例選編是學生運用“概論”課所學理論來觀察社會,在教師的指導下選編案例,教師及時批改、點評案例,并反饋于學生。當然,學生所選編的部分優秀案例經過老師的進一步完善有可能會出現在老師課堂教學中,這完全依賴于教師的教學設計和學生所選編案例的質量。很顯然,學生參與案例選編不能取代教師選編案例,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完成的案例,只是作為教師案例來源的渠道之一。其更重要的意義在于讓學生用案例教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社會,并嘗試從自身的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了選編好案例,學生必須對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的理論講授以及案例運用更加重視,積極參與到教師主導的教學活動中去。而且在整個案例選編過程中,學生跟老師應保持著密切互動,成為知識的積極探究者,主動地運用課本的相關理論去觀察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逐漸養成用“概論”課所學的理論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習主動性和學習熱情。教師也在這一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有的放矢,不再是教師力圖通過自己選編的案例把自己希望傳授給學生的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幫助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真正實現向“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教學理念的轉變。
作者:劉愛新 單位:廣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社會科學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文獻選編(1949-2008)[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2]江毅“.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實踐教學案例的設計與運用[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7).
- 上一篇: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 下一篇:高職院校專業外語與公共外語教學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