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學在高職院校環保課程應用探討

時間:2022-10-29 08:58:11

導語:案例教學在高職院校環保課程應用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案例教學在高職院校環保課程應用探討

摘要:本文提出了案例教學是現代高職教育深化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以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為例,分析了高職教育教學現狀,闡述了案例教學在高職環保專業的意義,最后從制度引導、教師提升、項目整理與開發等方面提出了案例教學的改革策略。

關鍵詞:案例教學;教學改革;科研轉化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高職院校的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時代背景下,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勢必會發生變化。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手段的課堂教學模式深刻影響著人才培養質量。目前,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的使用,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素質的提高。而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單靠信息技術和上課手段的不足以符合學生對市場的需求,尤其對于高職學生來講,最終會走向企業,高職學生的培養重在實操技能,重在解決企業實際問題,與企業契合度高的畢業生,會高度收到企業青睞。所以,基于企業實際問題的案例教學法,深化課堂教學模式,與企業接軌,是高職院校的一個重要的改革方向。教學案例來源于生產實踐,是產教融合發展的一種表現形式,國家在多層面上制定政策要求職業教育要深化產教融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關于編制“十三五”產教融合發展工程規劃項目建設方案的通知》,啟動實施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工程規劃項目,“十三五”期間擬投入50億元,支持100所左右高職院校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全面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95號提出關于推薦產教融合的改革,要產教融合教學、產教融合師資、產教融合學科建設,深化“引企入教”改革,促進企業需求融入人才培養環節。本文就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環境保護專業為例,闡述了案例教學在高職環保課堂的作用和意義。

一高職教育現狀現狀

(一)教師年輕,沒有實際企業工作經驗

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成立于2010年,是廣東省唯一一所環保行業高職院校,至今蔡7年發展歷史,從事教學的教師大多是碩士研究生畢業后直接來學院任教,沒有企業實際經驗,缺乏一定的實踐練習,理論與實踐有一定程度的脫節。導致很多老師上課內容單一、落后,知識沒有更新,不了解企業應用的最新的環境治理技術和生產工藝,課堂教學永遠枯燥無味,尤其是理論課程,課堂上講了很多知識,但是真正讓學生領會和企業真正用的知識沒講出來。進而會影響學生培養質量。

(二)學生基礎差,不愿意聽講

學院學生構成包括高考失敗學生、中高職銜接學生、3+X文科生,這些學生存在的共同問題是嚴重偏科、基礎較差。環保類課程是化學課程在環保領域的應用,以化學為基礎,但是大多數同學不喜歡化學,甚至,沒有學過化學課程,造成了學生上課聽不懂,產生一種厭學情緒。以上學生雖然基礎差,但是多年授課經驗總結得出,高職學生更喜歡實踐類課程,通常在實訓課堂,學生積極性和參與度很高,和高職重在培養學生技能實踐操作的出發點一致,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實訓操作課程的開發,提高實踐內容的比例。根據企業需求,以企業實際項目為教學內容,深入開展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

二案例教學在環保職業教育的意義

近年來,學院科研經費投入逐年增加,2013年至2017年科研經費投入在廣東高職院校排行中穩居前4。大量的科研經費投入,使學院科研支撐平臺逐步建設完善,初步形成了具有學院環保特色的科研平臺群,同時大量的環保類科研項目資源,包括縱橫向科研課題、對外服務,面向重大環保難點,為企業解決實際環保關鍵技術,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就是面向企業,以提高實踐操作技能為重點,因此,高職環保教學過程中引入環保真實案例,進行基于案例教學的改革研究和探討,對于教師、學生、學院等是一舉多得。

(一)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高職環保專業是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面對高職教育改革的發展,要以學生為中心,深入進行教學改革。高職學生重實踐而輕理論的意識形態特點,更要求高職教育要重點挖掘企業實際案例。案例教學的應用給原本陳舊的書本知識注入了新鮮的元素,豐富了課程資源,對于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突出有積極作用,能提高學生專業學習的主動性,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有積極促進作用。更多例子已經證明,具有企業實際項目實踐經驗的高職畢業生,在就業市場廣受歡迎,所以以真實案例為重點來組織教學內容,對于高職人才的培養和學生就業的推動,效果是無可比擬的。

(二)開拓教師的教改課題和研究內容

在高職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高職教育對教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也逐步提高。學院成立時間較短,為促進學院教學和科研的發展,近年來學院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制定了大量教學科研管理制度。然而很多年輕教師因為科研課題無思路、難申請為由,認為學院制度標準較高,學期考核指標難以完成。案例教學的應用不僅是對于教師教學手段的豐富,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更是對于豐富教師科研想法,寓教于研,衍生科研課題具有很大的推動和啟發作用。

(三)節約大量教學資源和教學成本

科研項目和科研平臺具有廣泛的科研和企業資源,具有創新性,屬于新知識,在職業教育強調與時俱進的當代,眾多的科研成果和真實案例,如果不充分利用,長期積壓,將造成科研經費和資源的浪費。通過充分整合科研過程中的項目資源和知識要點,通過合理轉化,引入課題教學中,使科研項目真實案例反哺教學需要,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服務于教學,打通科研和教學資源共享機制,可以節省大量教學經費和成本,同時也避免了科研經費的浪費,使教學、科研“雙贏”。

(四)提升教師科研轉化和技術服務能力

真實案例具有先進性和前瞻性的特點,并接近于實際生產,是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主要推動力,真實案例教學使教師理論教學與生產實際深度融合,根據科研成果的特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案例應用中不斷創新,不斷研究滿足企業應用的新方法和模式,不僅有助于提升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而且有助于提升教師科研轉化和技術服務能力,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三案例教學改革策略

本著以“放管服”改革為根本,以學院創新強校工程2016-2020建設規劃和“十三五”科研與對外服務發展規劃(2016-2020年)為牽引,以改革體制機制和重構教學體系為核心的改革思路,重點從以下幾方面開展:

(1)增強深化教學改革組織保障,完善組織內部協調機構;

(2)教師隊伍要努力提升自己,不斷學習和改革,重構專業知識,提升教學能力,根據實際做好各種提升計劃,并付諸于實際行動;

(3)學院要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根據學院實際修訂靈活的、易行的人才培養方案,從教學方針和頂層設計開始做好案例教學進課堂的教學改革;

(4)學院要科學安排教師上課時間,給出足夠時間來進行科研項目向教學資源轉化機制研究,根據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修復、環境管理、環境評價、環境監測等領域,整理和優化已承擔項目資源,開發與設計模擬項目,努力涵蓋環保各個領域,建設項目案例開發管理制度,爭取從項目資源上保證課堂教學需要;

(5)完善專任教師專業實踐管理,充分利用學院內部和外部的科研平臺群和實踐基地,要求教師每年進行定期企業實踐鍛煉,教師優先安排到學院技術服務平臺實踐,并將實際負責的項目轉化為案例教學,積極提供項目轉化教學案例,適當納入專業技術職稱評定;

(6)完善科研、技術服務與教學融合的管理機制和經費保障,對于教師或學生開發的模擬項目,要有專人對接進行開發,具體項目開發費用由學院承擔。

四結語

要提高高職院校理工科教學質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人才培養的供給側改革刻不容緩。案例教學并不僅僅只是一種簡單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而是一場涉及從知識觀、教學觀、師生觀的廣泛變革,涉及的內容和對象眾多,案例教學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相信在學院發展基礎和師資力量的基礎上,從制度引導、教師提升、項目整理與開發等方面作為改革落腳點,環保類案例教學改革可以獲得成功,并成為學院教學的特色。

參考文獻

[1]仇高賀.案例教學法在高職電器產品市場營銷教學中的應用[J].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5(01):94-96.

[2]韓春梅.案例教學法在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中的應用[J].教育與職業,2015(15):85-87.

[3]王為民.基于案例教學的高職院校數學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7(40):113-114.

作者:李保慶 羅維 單位: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 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實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