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對策分析
時間:2022-07-01 03:23:59
導語: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對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主要是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能夠打破僵化的思維而主動探求新知識,遇到問題時能夠積極尋求新思路,具有開創精神和創新精神。在開放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通過一些不固定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能力訓練,讓學生將所學東西應用于生活,提高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目前,依然有一些教師沒有轉化教學理念,不注重課堂內容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數學教學效果,因此,基于現代教育理念下開放小學數學課堂設計是非常必要的。
一、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意義
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在對事物進行信息收集、整理時能夠發現內在的規律,在此基礎上總結和分析往往能夠創造新的組合,并對未來事物做出自己的判斷,這其實就是創新思維的發展過程。創新思維也可以通過培養和訓練形成,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逐步形成創新能力。首先,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把學到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新想法,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助于削弱其他影響因素比如生活環境、學習氛圍等對學生的限制或困擾,而開放課堂讓學生對所獲得的知識進一步思索,提升了運用知識的綜合能力;其次,開放教學對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具有明顯效果,依照新教育理念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轉變和發展學生思維方式,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發展,為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帶來有利條件,促進了學生的心智成長,這與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目標方向一致。最后,學習數學知識在于解決問題,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不僅考驗了學生的知識水平,也考驗了他們的綜合能力。學生可以用各種辦法對付可能出現的情況,如果學生能夠擁有良好的創新性思維,就會有新方法、新思路,把這些數學知識以數學思維的形式展示出來,這樣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幫助。
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教學對策
(一)尊重個體差異,設計開放式教學方法。影響一個人成長的因素非常多,學生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每個學生都有不同于他人的特有風格,思維方式也是不相同的。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通過開放式的設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真實感和變通性,讓學生可以應用自己的思路來解答問題,有利于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例如,在教學余數知識時,教師可以設計關于服藥的開放式問題:藥瓶中裝有40粒藥丸,每天需要服用4粒藥丸,到今日是第5天,吃了20粒藥丸,那么還剩多少粒藥丸?可以多少天能服用完呢?學生立刻能夠解答這些簡單問題,對此,教師可以再變換提問方式,比如醫生另囑咐需要和第二種藥一起服用,第二種藥每天吃3粒,那么到第5天的時候兩種藥總共吃了多少粒?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對提問進行加工而轉換成自己的思維,通過多樣化的提問獲取更全面的知識信息,從而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同時,教師可以采取討論式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二)學會提煉總結,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創新思維需要學生按照不常規的思考方式和不同角度觀察事物并找到不同的解決思路,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鼓勵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大膽設想,采取多種算法解答數學問題,并組織學生對計算結果進行研究,在多角度評價中全面掌握數學知識,有利于學生提煉核心信息,促進學生發散性思維的發展。例如,教學五年級“循環小數”時,1除以3等于多少?28除以11等于多少?當學生發現怎么也計算不完時,教師提問學生發現了什么問題,商的小數部分有何特點?最后總結:像這樣的小數叫作循環小數。然后對這個數學概念再設計,有效深化數學知識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發散思維。(三)科學指導,掌握數學創新策略。教師在培養學生思維創新能力時還需要制訂科學的指導策略,使學生能夠沿著正確的思維方向發展,最終實現新課改對教學的要求。在開放數學課堂中,通過例題示范教學或者專題訓練,讓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分類對比、換位思考、引用延伸,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數學創新意識,并逐漸轉化成為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使學生在各種情形時準確找到實踐策略。
作者:王振宇 單位:江西省德興市銀城二小城南校區
- 上一篇:淺談數學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 下一篇: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創新思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