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創新性思維

時間:2022-07-01 03:30:26

導語:初中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創新性思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創新性思維

[摘要]初中是學生在小學和高中之間的過渡階段,這個時期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尤為重要。由于這個年紀的學生還沒有形成固化的學習思維,教師應該把握好初中語文的教學方向,逐漸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關鍵詞]初中語文;創新性思維;教學策略

語文課本中有大量重要的知識點,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會受到課內語文知識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利用好語文資源,通過課內知識幫助學生提高創新思維,讓學生能夠在提高語文知識的同時逐漸形成自己的創新性思維。在創新性思維的培養過程當中,教師要始終以引導學生的教學方式為主,讓學生在學習當中能夠自己找到學習的道路,避免學生養成依賴性。教師通過適當的問題引導,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逐漸找到學習的方法,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從被動的學習狀態當中逐漸轉換到主動的狀態當中,自覺提高自身的創新思維。在語文學習過程當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對語文知識進行探索,深入學習語文知識。

一、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傳統的語文教學普遍是教師通過課本對學生開展語文教學,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開展教學的方法比較單一,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夠強烈。所以教師教學過程當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就應該先從教學的方式進行創新,通過教學方式的創新,讓學生在學習當中用全新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眼光看待語文學習。例如: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播放一些魯迅年輕時候的初中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海青初級中學李校龍視頻,讓學生能夠更深入地了解魯迅,然后教師再對學生開展相應的課文教學,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時候主動關注魯迅的言語表達,以及魯迅年少時的文筆。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能夠主動探索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讓學生對課文開展進一步聯想。全新的語文教學策略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更主動,提高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效率。

二、通過問題教學,激發學生的思維

初中語文教學的模式往往是教師在臺上通過自己的口述向學生傳遞知識,在學習過程當中都是教師作為主動的一方,學生參與語文課堂的比重較少,導致學生的學習思維不夠活躍。在教師的講解當中,學生很容易走神,所以教師應該讓學生逐漸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可以利用問題教學,將教學的知識通過問題重新呈現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溫習語文知識,提高自身的創新性思維。例如:在學習《鄧稼先》的時候,教師可以在教學結束之后向學生提問,“鄧稼先干了什么樣的事情,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怎樣的貢獻?”要求學生結合書本,再運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回答。教師要鼓勵大膽回答的學生,并且在鼓勵學生之后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完善和拓展,為學生能夠正確答題做出示范。在開展問題教學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收獲更多的知識,激發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逐漸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比重,活躍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在學習當中用創新的思維學習。

三、營造交流課堂,將課堂交給學生

交流是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的關鍵所在,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可以通過營造交流課堂,讓學生在交流當中開拓自身的思維,提高創新意識。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將自己的疑問和其他同學進行分享。例如:在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十分鐘的課堂交流時間,讓學生將自己在學習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自己如何學好這篇課文的方法和其他學生進行分享。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交流,在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能夠用創新的眼光看待語文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學生通過比對學習方法和學習思維,可以改進自身的不足。營造交流課堂,可以使整個課堂的氣氛更加融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對語文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四、創建合適教學環境,激發學生想象能力

創造性思維最主要的表現形式為想象力,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卻忽略了對于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只是通過刻板的教育讓所有學生的思維都達到一種統一的狀態。而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其實是想象力比較豐富的一類人群,教師若是想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可以嘗試創建與課本內容相關的教學環境,然后鼓勵學生去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讓學生可以打破思維上的枷鎖。例如:在學習《天凈沙•秋思》時,其內容主要是描寫了一幅秋天的畫面,抒發了天涯游子對于家鄉的思念之情。雖然詩詞描寫的景物都比較具體,但是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可能人生經歷比較少,就很難理解詩歌通過具體的畫面所表達的抽象的感情。針對于這一種情況,教師就可以以這一首詩為題,去創建一個合適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來感受到秋天蕭瑟的感覺,找到共鳴。為了能夠加深學生的感受,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來播放一些合適的音樂,鼓勵學生將自己腦海中的想象用語言描述出來,這對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有著很大的幫助。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就是讓學生從更加全面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在某種程度上也起到了舉一反三的效果。另外,語文本身沒有固定的答案,所以為了能夠讓學生始終保持自己的想象力,教師在講解一些語文知識的時候不能將問題講死,而是要留給學生想象的空間。

五、立足課本,激發學生生活化思維

教師若是想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也是一種比較重要的方式。而且語文本身就是一種生活語言的藝術,其出發點就是生活,所以,教師可以將初中的語文課堂變得生活化,幫助學生從生活的角度出發,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對于學習的內容也可以有一個比較深刻的記憶。例如:在初中的語文課本《濟南的冬天》一個章節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描述了濟南冬天的景色。其實,這也是學生每一年都會經歷的事情,但作者卻可以以此為題寫出一篇十分精彩的文章。所以,教師在講解到這一章節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感受冬天帶給自己的真實感覺,并且嘗試著去生活中尋找自己為什么會對冬天有著這樣的感覺呢?通過這一種形式將學生的課堂與生活串聯起來,讓學生對于創新形成一種新的認識。教師在將課堂變得生活化的時候,應該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真實生活經歷來感受學習到的文章,而不是用自己的個人經歷去引導學生。當學生能夠提出來與教師的教學觀點不一樣的意見的時候,就說明學生對于自己接受到的信息已經經過了思考,并且找到了與自己認知的不同點,就是一種創新。

總之,初中語文學習的內容并不復雜,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不僅僅要讓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學習語文知識,用自己的方法去對語文知識進行記憶。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當中逐漸找到自己的學習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促使學生在學習當中逐漸占據主導地位。并且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及時鼓勵,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過程當中收獲成就感,逐漸影響其他學生,提高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參考文獻:

[1]趙小燕.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方法[J].名師在線,2019(36):51—52.

[2]張彩紅.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9(23):72+80.

作者:李校龍 單位: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海青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