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教學創新思維培養路徑探究
時間:2022-07-01 03:32:37
導語:初中數學教學創新思維培養路徑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創新思維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學生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輔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數學知識背后的原理。本文探究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途徑,從造氛圍、搭平臺、蓄動力三個層面展開分析,給出數學課堂中激發、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關鍵詞]初中數學;創新思維;創新氛圍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普及,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逐漸成為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不可忽視的部分。創新思維作為創新能力的重要構成,也是提高學生數學創新能力的基礎,需要對其培養措施進行總結。
一、造氛圍:構建學習情境,激發創新興趣
學生課上思維活躍程度與數學教學效果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若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循序漸進地對數學概念、原理進行思考和辨析,就能夠經歷完整的思維發展過程,并在思考過程中產生有關數學知識的更多想法和認知。如此看來,如何保持學生思維的活躍度,促使其主動思考、主動辨析是數學課堂中創新思維培養的關鍵。例如:講解“勾股定理”部分知識時,教師在課上播放一段1~2分鐘的歷史故事短片,故事記錄了“商高定理”的產生過程,以真實的人物對話及測量場景對勾股定理在歷史中的應用進行簡單介紹。為保證學生思維得到充分的活化,觀看之前設問:短片中提到哪些數學知識?這些知識在古代是如何應用的?在現代生活中有哪些類似的場景?學生帶著問題進入到歷史故事的觀看中,并在結束后探討、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該教學案例以學生感興趣的歷史故事的形式,不但生動、直觀地引入“勾股定理”的概念,還幫助學生構建起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同時對數學文化進行傳播。注意情境構建法的應用應搭配巧妙引導性問題,明確學生思考方向,高效進行思維擴展和思維創新。教師還可讓學生結合視頻,自主設問,帶著自己的問題進入到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向其傳遞創新思考流程。
二、搭平臺:優化教學方案,構建創新思維
考慮到創新思維需要常態化、持續的訓練才能形成,給出以下幾點執行度高、可充分融合到常規教學流程中的教學方案。(一)豐富解題思路。解題能力訓練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基礎和核心,為了在該過程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教師可引導學生針對同一問題提出多個假設,打破教材中給出的解題思路,探究多樣化的解題方法,通過多角度思考、大膽嘗試,訓練學生創新思維。例如:在解決“絕對值相加求最小值”問題時,部分學生會采用分類討論的方式進行解答,計算過程復雜、容易出錯,此時教師可對學生進行提示:題目中存在絕對值的形式,絕對值與“距離”之間是否相關,那么能否通過數形結合的方式進行計算?給學生留一定時間進行自主思考和嘗試,分享計算結果,然后由教師帶領學生采用數形結合法解答問題。過程中,教師多使用詢問性的語言引導學生,使其跟隨教師的思路不斷思考,給出下一步的作答方法。通過長時間的訓練,學生在遭遇抽象性較大的數學題目時,就會不由自主尋找多樣化的解題方法,創新思維能力得到明顯提升。(二)培養空間思維。幾何知識在初中數學中占比較大,不同于其他知識,幾何知識對學生空間思維的要求較高,在知識學習、題目解答的過程中,學生往往要先在頭腦中構建幾何模型,該過程即為學生聯想、想象的過程,因此空間思維的培養也可被作為創新思維培養的一個常規性渠道。將教室內客觀存在的物體作為結合模型融入到幾何知識講解過程中,輔助學生頭腦中空間圖形的形成,對點、線、面之間的空間關系有更加直觀、深刻的認知,促進思維發散。例如在講解二面角知識時,引導學生觀察翻書、關門的過程,其頭腦中自主產生兩個由一條直線引出的平面通過相對運動,形成不同大小的平面角的感性認識,然后再對二面角的定義進行解讀,加深學生理解。該教學方案執行后,不少學生在遇到幾何問題時,第一時間就能想到從生活中尋找幾何模型來輔助問題的高效解決。(三)訓練獨立思考。創新思維形成于一定思維活躍度的基礎上,在日常教學中訓練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養成獨立思考習慣也有利于其創新思維的形成。教師可從教材中選取難度適中、具備探究價值的知識點供學生自主探究。同時,教師有必要改變自身職能,從知識的傳輸者轉變為學生的引導者,逐漸將更多的問題交由學生進行思考。當學生遇到難題時,避免直接告知答案,而是對問題解決辦法、思想方向等進行指點。逐漸降低學生對教師的依附程度,學會自主思考、獨立解決數學問題。
三、蓄動力:加強數學實踐,提高創新能力
(一)課上:小組實踐。初中階段學生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在集體氛圍中,多個學生的思維相互碰撞、交流,這種好奇心和想象力將得到進一步擴大,產生很多“奇思妙想”。在培養創新思維時,正好利用初中生思維特點及集體學習的優勢,在一個既有濃厚探究、思考氛圍,又可充分尊重學生主觀思維意識的狀態下,將創新思維上升為學生的一種創新能力,深化數學課堂教學價值。例如:選取趣味性強、難度略高于學生當前數學水平的知識作為小組學習主題,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知識探究。小組間進行比賽,最終給出結論最準確、方式最具新穎的小組獲勝。小組探究學生需要占用的課上時間較長,無法頻繁開展。因此教師要求通過合理的主題設計和小組學習流程的科學規劃,確保每一次小組學習都能充分發揮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作用。即通過單位課堂時間中創造價值的提升,來確保小組學習活動開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例如:事先依照學生數學能力、學習興趣、性格特點等進行科學分組,并要求組內進行分工。對探究學習的流程進行規范,統一探究結果的呈現形式,并對小組學習要求進行明確,以標準化的小組學習開展方案,促使小組學習活動順利進行。(二)課下:獨立探究。在課下學生自主學習階段,其主觀能動性全面發揮,思維發展更加不受限制,給創新思維的培養提供了良好條件。課下自主學習少了集體學習氛圍的熏陶和教師的監督,學習質量很難被控制,布置課后作業的方式雖然能敦促學生在課下對數學知識進行鞏固復習,但這一方法對創新思維的刺激作用并不十分明顯。建議教師對課后作業的形式進行創新。例如:要求學生以畫思維導圖的方式對當天學習的數學知識進行總結;要求學生認真完成數學習題,并在之后的數學課堂中隨機抽取學生到黑板進行習題講解。以提高學生課下學習的強制性,敦促其回顧數學知識,思考如何將全部知識點清晰、明了地總結為思維導圖的形式,并對自己的習題講解方案進行設計。以上教學方案適時開展,將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延伸到課下。
本文共給出三點初中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方法,包括造氛圍:構建學習情境,激發創新興趣;搭平臺:優化教學方案,構建創新思維;蓄動力:加強數學實踐,提高創新能力。相關人員可結合實際教學需求,適當參考本文給出的教學措施,構建科學、完善的數學課堂教學方案,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并提高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楊學明.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40):156—157.
[2]韓幫富.淺析初中數學教學與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9(19):121+123.
[3]邴興旺.探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9(26):43.
作者:林子安 單位:福建省福清市教育局
- 上一篇:初中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創新性思維
- 下一篇:數學教學啟迪創新思維探究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