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學情境創建思考

時間:2022-05-23 03:08:38

導語:初中生物教學情境創建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生物教學情境創建思考

一、情境創設方法簡析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情境創設教學模式已經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情境教學方法指的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學生心理、學生年齡及生理發育特點和學生在該年齡段下的認知水平等方面制定一種能夠使學生和教師更好交流,學生能夠更加輕松和自由地學習所需知識的環境。在該教學模式下,學生是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和促進者。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的根本作用就是創造一個更加適合學生吸收書本理論知識的,且不引起學生反感的良好環境。情境創設方法是目前學校教師普遍運用在課堂教學中的一種有效教學方式,在提高教學質量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情境創設方法介紹

1.生活實例創設法。生活實例創設法指的是利用現實生活中具體的事物作為情境創設內容,通過利用學生身邊可見的事物進行情境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印象更加深刻。生活實例具體包括與生物學有關的話題,比如與細胞有關的“試管嬰兒”或者“克隆人”等。通過利用這些現實中學生真正感受到的事件,引發學生的討論,實踐證明,這種相對貼近現實的情境教學,能夠激發課堂教學的活躍性,促進學生主人翁意識的實現,更好地實現新課程教學目標。

2.將抽象轉具體的創設法生物課是了解事物的產生、發展和存亡的一門重要課程,傳統的生物課堂大多只是依照課本中的理論知識和插圖進行講解,學生只能夠利用這些理論知識和插圖想象事物發展的始末,是一種非常抽象的認識。而實踐證明,利用圖文、錄像或者虛擬場景進行教學時,更容易引導學生深入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感悟和吸收新知識的能力。所以,為了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水平,教師應該學會運用將抽象轉具體的情境創設法比如,對生物課程中消化系統的內容,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在有條件的基礎上)制作一個直觀的消化系統結構圖和運作圖,使用鼠標就能夠詳細看到整個消化過程,學生能夠在此過程中更為直觀地看到消化系統的運作,對課本知識有更加具體和直觀的認識。另外,在展示課件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適時提出一些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比如“消化系統的組成結構”“消化系統每一種器官如何排列,怎樣分配工作”等。這種抽象轉具體的創設方法能夠滿足學生對新事物認識需求的同時,更能夠幫助學生解除疑惑,填補理解理論知識過程中的思維空缺,最終實現教學目的。

3.擴展想象空間創設法。擴展想象空間創設法指的是教師提出一個問題,要求學生根據這個問題展開想象的空間,最后教師再分析問題的根本,讓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某一事件的始末。比如,生物課堂中為了探索環境保護知識,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寫下“地球母親生病了”“天破了”幾個詞,要求學生針對這個詞所呈現的情境進行思維擴展,如“怎么生病了”“為什么生病了”“天為什么破了”“是臭氧層破了嗎”……在一番討論后,教師提出問題的根本出發點—環境保護問題,引導學生更加真切地感受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實現生物教學的目的。

4.理論與實際結合創設法。理論聯系實際是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點,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情境創設法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了解生物教學的重要作用,從而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理論聯系實際的例子如某村一戶人家與別人擁有同樣的田地,但是每年收入卻要比別人多出很多。對這種情況學生怎么理解?針對這種情況學生肯定會想到很多方面,但是由于在生物課上提到,學生更容易想到生物知識,因此也就自然而然地會想到光合作用對農作物的影響。如此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情境創設教學法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好地引導學生投入學習中,并以一種主人翁的態度參與學習生物新知識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學會在課堂上靈活運用不同的情境創設法,真正契合新教學目標,實現發展學生主體性和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促進我國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

作者:高中知工作單位:江蘇省沛縣楊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