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學課堂與生活的結合

時間:2022-05-22 04:23:49

導語:初中生物學課堂與生活的結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生物學課堂與生活的結合

摘要:生物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初中階段的生物學精煉地展示了生物科學的基本內容,學生不僅從中獲得了生物學的基礎知識,而且也領悟了科學家在探究過程中的基本思路和解決方法[1]。不僅如此,初中生物學知識與日常生活關系最密切。本文筆者將從具體的初中生物課堂來闡述如何將初中生物課堂作為學生獲取生活經驗和技能的陣地。

關鍵詞:生物學;生活;技能;探究

1初中生學習生物學進程

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學生從認識生物開始進入初中生物的學習,通過生物的基本特征來辨別生物與非生物;接著,第一單元從總體了解生物圈的組成,以及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之間的關系。第二單元: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生物圈中的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細胞的結構特點,以及生物體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在細胞層面上表現的細胞分裂、分化;單細胞生物;構成動植物的組織和器官,以及人體由不同器官構成的系統;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生物圈中植物的種類、植物生長的一生,從種子的萌發到開花結果;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的蒸騰作用。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人類的進化史,人類的生殖和發育過程;人體器官以及由不同器官組成系統的作用,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第五單元:生物圈中其他的生物。生物圈中動物的類群,每一種類群的結構特點、對環境的適應方式,以及在進化上更加高等的地方。動物的運動和行為,動物的運動系統,運動形成機理;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學習行為和社會行為及其意義;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細菌、真菌、病毒的形態結構,生殖方式,與人類的關系。第六單元: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生物的分類,認識生物的多樣性、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第七單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植物、各種動物的生殖和發育;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基因控制人類的性狀和性別遺傳,生物的變異;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生物進化;第八單元:健康地生活。如何健康地生活,傳染病和免疫,用藥和急救,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當然,在學習過程中穿插了科學發現過程,科學家研究方法,研究過程的體驗。在有的章節后面還有“與生物學有關的職業”,對中學生進行的職業教育。從課程的編排和學生學習的進程可以看出,初中生物的學習有一定的模式[2]:生物的基本形態結構特點,生活方式、繁殖方式、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與人類的關系;最終的落腳點都在與人類的關系上,學習生物學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生活中:在理解生物學原理的基礎上,用生物學原理來解釋生命現象,用生物學原理來指導我們健康生活,用生物學原理來分析學說,用生物科學的方法來思考、探究新問題。因此,對于初中生能夠將所學的生物學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并用生物學原理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能夠初步形成應用科學方法來探究問題,能夠模仿科學家的思維來思考問題,也就具備了基本的生物科學素養。

2課題思路的引子

在教學過程中,解放學生的思維,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是我堅持的一種教學方式,而在學生的提問過程中,我發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促成了我對生物課堂教學的思考。學習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時,教材有這么一句話:不僅是萌發的種子,植物體的任何一個細胞都要進行呼吸,所有的生物細胞都要進行呼吸作用。有學生便問:“老師,那我們人體的細胞也進行呼吸嗎?通過皮膚表面對細胞直接吸收空氣中的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嗎?”被問到這個問題,我深深地感覺學生缺乏的不僅是發散思維能力,更是聯系生活實際的慎思。初中生肯定都知道人類需要通過鼻子進出氣體,用肺呼吸,只不過他在問這個問題時并沒有聯系實際。在學習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時,討論了食物的保藏方法,介紹了高鹽分高滲透使細菌脫水從而抑制細菌的生長,舉例是咸魚、鹽鴨蛋;有同學問道:“老師,為什么鴨子下的鴨蛋是咸的,而雞下的雞蛋就不是咸的呢?”此時,我又一次體會到現在的學生因為缺乏真實的生活體驗,很難將現實生活與理論知識聯系起來,這也是我對生物學課程的一個反思。

3將生物學與生活緊密聯系

學校沒有選修課,但我會在每一個模塊結束后,有一個專門的課題或者視頻拓寬學生的視野;比如在學習了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后,我會專門給學生介紹常見蔬菜水果中含有的營養元素,以及如何在菜市場選購新鮮的水果蔬菜和魚、肉類,即便學生難得去市場選購蔬菜,但能讓學生養成了不挑食不偏食的意識。還會讓學生對照零食的成分表,分析每一種成分的含量,用事實告訴哪些是垃圾食品,為什么是垃圾食品,幫助學生養成健康飲食的習慣。學習了人體的呼吸之后,我會專門給學生介紹從低等生物到高等的生物,呼吸器官的進化歷程:蚯蚓用皮膚呼吸、蝗蟲用氣管呼吸、青蛙用肺和皮膚等等讓那個學生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進一步理解動物的呼吸系統,以及與環境的適應。學習了血液和血型后,我會有專門一課給學生介紹“白血病和造血干細胞”,以及初步的外傷止血處理方法,血型的遺傳方式,如何用否定法大致判斷自己的血型。學習了心臟的結構和血液循環,會帶領學生一起分析人類靜脈輸液時藥物在血管內的歷程;介紹與心臟有關的疾病,以及心肺復蘇的急救方法。在學習了人體的神經和激素調節后,會專門給學生介紹市場上濫用激素的現象:激素草莓、激素娃娃魚等;以及利用基因工程人工合成的激素類似物等。學習了動物的基本類群后,介紹生物在進化樹上的分布,以及總結生物進化從水生到陸生,結構從簡單到復雜的特點。并且介紹常見的寄生蟲病,以及預防的方法。學習了動物的運動,介紹人體的運動系統組成,常見容易骨折、脫臼的關節,及其預防,簡單的急救措施。學習了細菌和真菌后,介紹蘑菇、木耳的培育方法及注意事項,鼓勵學生自己培育試試;并且介紹醬油、食用醋、米酒、葡萄酒的制作過程,尤其是米酒,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可以將自制的米酒帶到學校與同學老師分享。學習了病毒,重點介紹醫學歷史上重大事件,例如麻疹、口蹄疫、SARS,以及近幾年流行的病毒性疾病:流感、禽流感、艾滋病等,介紹如何正確地預防流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學習完了細菌、真菌、病毒之后,特別是這些微生物會引起人類患病,尤其是傳染病,這時就總結傳染病的三個要素: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那么任意切斷一個環節就能達到預防傳染病的目的。人類對細菌、真菌、病毒的利用方面,著重介紹了抗生素的發現過程,抗生素的作用,以及濫用抗生素造成的“超級細菌”問題和抗生素迅速換代問題,告誡學生有病就醫,遵循醫囑用藥,去藥店買處方藥需要醫生開處方,以及常見的處方藥識別標志。利用病毒生產減毒或無毒疫苗,聯系事實新聞介紹深圳問題乙肝疫苗事件原因。學習了植物的生殖,帶領學生扦插和嫁接;通過養蠶并記錄生殖發育過程,來學習昆蟲的生殖;學習鳥的生殖和發育,觀察雞蛋孵化小雞過程。學習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由于初中生對遺傳和變異的本質不夠了解,因此采用大量舉例的方法讓學生獲取更多的直觀經驗;同時,介紹幾種農作物經過人工變異從而改善了營養。轉基因生物的原理,以及轉基因食品的利弊等,通過學生收集資料、開展辯論賽形式,也可開展超市中轉基因食品的所占比例的市場調查活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只要老師肯深入生活,將生物學知識融于生活常識,將日常生活帶入生物課堂,不僅能夠增加趣味性和實用性,還能夠提高課堂效率,學生也能夠學以致用。

4真實事例的反思

曾經以為只要自己認真備課,每節課有創新點,認真鉆研教材與課程標準,學生就能夠學到知識,就能夠提高他們的生物科學素養,但是現實總是比自己想象的要骨感得多。人的思維總是有局限性,即便每一次備課我都動腦筋思考,不斷改進,但總有些地方存在缺陷,這時,集思廣益就應該發揮作用。每一次的教研活動總能夠讓我學到不少的東西;拓寬我的思維,給我提供了教學的思路和摸索的方向。其實,書本上、黑板上、PPT上的其實都是文字、圖片,老師嘴巴里講出來的也只是話語,這些都不是知識,只有學生將這些文字、語言、圖片甚至是動畫,在自己的腦袋里形成了知識框架,并且能夠用于解釋生活現象,才叫知識。例如,講到《人類的起源和進化》,提到一個開放性的問題:“森林古猿進化為現代人類,對社會產生了哪些影響?”學生能夠從科技、文化、社會不同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這堂課學生們讓我驚呆了!他們運用學習到的地理知識來回答了我的生物學問題,因此,漸漸地我學會了多提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比如,血液循環當中,不再僅僅問:人體的體循環和肺循環的路徑是怎樣的?這一類死記硬背的問題,而是換一種角度來提問,譬如:當你感冒發燒的時候,醫生會給你的手臂靜脈注射點滴,請問,這些生理鹽水中攜帶的退燒藥在你體內運行的路徑是怎樣的?一次主題班會辯論賽“科學技術發展到極致對人類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正方和反方從不同的方面給予了充分的論證,正方從社會學、經濟學角度來論證自己觀點;反方則從環境問題、人類發展問題,甚至生物科學技術等方面來論證自己的觀點;讓我看到了這些學生廣泛的知識面。所以,只要在課堂當中貫穿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的例子,學生不僅理解起來容易很多,而且會更加感興趣,這不僅增加了中學生的生活體驗與感悟,還能夠將學習到的生物學知識和原理運用于解決現實問題,運用于解釋生活現象,真正培養初中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作者:左偉英 單位:武漢市第六初級中學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A].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桑海玲.淺析初中生物“活動-感悟”教學模式[J].中學生物教學,2014(6):29-31.